李云岫道:“我,我見過你很多次,我知道你是韓秋?!?
這是他第一次和韓秋說話。
他結巴了,意識到這點后,他垂下頭,臉通紅一片。
韓秋道:“你是誰?”
他猛抬頭道:“我是李云岫!”
韓秋還想要問些什么,可是李云岫竟已落荒而逃。
韓秋仍舊不明所以,對李云岫突然而來感到迷惘,也沒有記住李云岫這個人。
李云岫一溜煙逃回自己的洞府,看著手里的瓷瓶發呆。而后他回溫的臉重又變得滾燙。
“李云岫啊李云岫,你真是個孬種!”
劉年也回到了他的院子,他正琢磨著怎么布置這個陣法,結合看過的有關陣法的書,用以確認每個陣旗應該在的位置,鑫金和隕鐵該如何布設。
許久后,他在偏房里動了起來,幾支陣旗被扔向空中,一個個釘在地上,鑫金和隕鐵絞合在一起,又拉長,將每一個陣旗勾連,形成通路。
布置完成后,劉年信手輸入一股靈氣,陣旗正常發揮作用,鑫金和隕鐵溫度也正常,沒有過熱熔毀的跡象。
他點點頭,陣法已經布設完成,靈氣灌入其中便可以催動,劉年又將鍛造的器具搬了進來,而后火起。
他望著那把自蕩云山山頂取下來的刀,這把刀最終的樣子直接呈現在他眼中。
有關這把刀的鍛造,他已模擬了很多次,他確認這一次絕不會失敗。
他將那把刀置于爐中,鼓動風箱,隨著時間流逝,那把刀的顏色漸漸變紅,最終又成了白色。
劉年沒用鐵鉗直接去拿,而是將靈力附著在鐵鉗上,用以隔絕溫度,保證鐵鉗的材料不會因為高溫和刀融合在一起。
鐵錘也是一樣的道理。
這場鍛造放在常人身上,是注定失敗的。
對于鍛造而言,正常人驅動陣法,靠的是靈石。
劉年靠的是自身的靈氣。
對于鍛造而言,正常人絕對不會用普通的鐵鉗、鐵錘去鍛造更好的法寶,因為這會污染法寶本身。
劉年卻是用靈氣將鐵鉗和鐵錘包裹。
倘若是青云宗器宗的師兄這么做,只怕不等鍛造完成,便因為靈氣干涸,整個人暈過去了。
劉年一錘下去,那把刀看起來卻沒有絲毫變化。
劉年稍作回想,有關鍛造的書在他腦海中一本本出現,一頁頁翻閱,而后他繼續之前的動作。
他已確認他是沒有錯的,既然是沒錯的,那就不需要想太多。
劉年的小院里叮叮當當的響個不停,他一開始敲擊還一板一眼,而后鐵錘擊打鐵器的叮當聲便連成了線。
他是個樵夫,砍樹已有十年之久,他的腳很穩,是因為走了很多路,他的手也很穩,因為他揮刀的次數也很多。
所以他從落錘開始,就不擔心敲錯了地方。
第一日,有人路過劉年的院子,聽見連成線的打鐵聲,不禁失笑。
第三日,三日未停,很多人都在懷疑劉年鍛造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東西。
第六日,六日未停,許多人便在打賭,劉年什么時候能停。
越來越多的人在路過這里時都會忍不住看一看,也有很多人加入賭注。
劉年一直未停,他不曾休息,打鐵聲不停,甚至也有器宗弟子聞訊趕來,聽了一會后,便搖頭離開。
鍛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鍛造任何東西都要做好準備,做好計劃,敲多少下,多少溫度,什么濕度……
要考慮的事情有很多,所以器宗的弟子都清楚,一定不會有人會像劉年這樣,打鐵的聲音連成線,一連幾日不停。
但不論器宗的弟子如何嗤笑劉年一連幾日的打鐵,都不得不感慨劉年一定是器宗的好苗子。
鍛造是一件耗費靈氣的事情,每一次敲擊都要有靈氣參與,否則效果便大打折扣。
劉年一定會是一個很適合打鐵的人。
但也僅僅如此。
于是器宗弟子便不再關注,最終幾乎只剩下那些打賭的人還在。
東方黎是打賭的人之一,每天早晨、中午、傍晚,他都會去劉年的院子外逛一圈。
他的時間很緊,當他還是外門弟子的時候,就一心撲在修行上,內門弟子時,仍舊一心撲在修行上。
筑基期的修行,已不像練氣那般時時能看見進步。
他的心也因而煩躁起來,覺得修行是一件無趣的事。
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個樂子,他趕在封盤之前下了賭注。
一個清晨,東方黎像往常一樣路過劉年的院子,一直走了好久,他忽然停步了。
與他結伴的人問道:“怎么了?”
東方黎道:“不對。”
“什么不對?”
東方黎道:“好像少了點東西?!?
他望了望,這個地方自他通過內門考核之后,已走了無數遍,對這里一草一木的布設,他都了然于胸。
那到底是少了什么?
“快走吧,也不知道今天劉年是不是還在打鐵,你說他什么時候會停?”那人笑道。
東方黎聳然一驚,他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二十二,怎么了?”
二十二,二十二,第十六天?
東方黎腳步快了幾分,與他同行的人連忙跟上,“怎么了?你也不說一聲就跑?”
東方黎道:“劉年停了!”
等他到的時候,這里已圍了好多人,賭局已經結束了,贏的人拿走了賭注,但包括東方黎在內的所有人都在看著劉年的院子。
但凡對鍛造稍微有些了解,都知道一個人連續鍛打十六天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因而沒有人會對鍛造者所鍛造之物不好奇。
他們都在望著門口。
他們等了好久,等到早課即將開始,可劉年一直沒有出來。
他們不得不散去了,不是因為早課,而是因為劉年有了一個訪客。
韓秋。
她所過之處,全都在讓路,她目光所及之人,全都垂頭不敢對視。
因為她的目光太冷。
任何一個觸碰她眼神的弟子,都會回憶起尚未踏入修行時,經歷過的數九寒冬。
那種寒冷仿佛從記憶中跳了出來,讓他們身上起了雞皮疙瘩,不敢與韓秋對視,也不得不散開。
然而只有韓秋知道,她的眼神實際上是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