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過后,賈梁再次登門拜訪紀靈,卻被其家人告知紀靈突然染病不能見客,怏怏而歸。
又過了幾日,賈梁派王倫去紀府探視,得到的回報卻還是紀靈臥床無法相見,對他之前的出兵請求也是沒有任何答復。
賈梁哪里看不出來,這是紀靈不愿跟自己一起去解救臨淄,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絕,索性就避而不見。
拐走這員大將的希望算是徹底落空,而賈梁靜下心來仔細一想,也知道是自己目前的資本還不足以吸引紀靈投靠。雖然紀靈表面上跟他稱兄道弟,但心里對賈梁的前途并不看好。
這紀靈倒是很現實,讓賈梁的心中有些沮喪。如果自己像袁紹和袁術那樣出身自四世三公的顯赫門庭,甚至不需要這許多兵馬,一個呼喝就會有無數人毛遂自薦。世家大族在大漢存在了數百年,階級固化,很多東西都已經深入人心了。
王倫見狀勸慰道:“將軍切莫憂慮,那紀伏義目光短淺,看不出將軍雄才,這是他的損失。”
這話讓賈梁重拾信心,點了點頭:“先生說得極是,縱然沒有他的相助,我一樣能帶著大家建功立業!”
說罷,賈梁站起身來,舉目向西眺望。
他現在求的,就是打仗!
只有打仗,才能有大量靈魂值入賬,讓他麾下的人才越來越多。而黃巾軍人數眾多又實力不強,正是刷靈魂值的最好對象。
況且,青州這塊地方,賈梁也是很有想法的。在這塊土地上打出名聲,對他日后的計劃亦是幫助不小。
雖然招攬紀靈不成,但營中的六千義軍這些天已經被于禁調教得井然有序,士氣高昂,正適合用作攻伐黃巾。
如今的義軍中,除了陷陣營和于禁訓練的槍兵與刀盾手外,便是大量的弩手。之前的一戰讓賈梁看到了弓弩的巨大威力,在無法組建騎兵的情況下,必須在這方面多下本錢了。
弩手們除了一般的弓弩,還又增添了上百把重弩,這些東西都是極為消耗錢糧和鋼鐵的,好在賈梁有錢,也不在話下。
唯一讓賈梁有些遺憾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弓弩手教頭,若是下次能夠召喚到一個會帶兵的神箭手,那這些弓弩手的訓練定然一日千里。
想想水滸里最出名的神射手當然是小李廣花榮,只是這人的武力肯定超過了90,不是自己目前可以奢望的。至于同樣擅長弓箭的宣贊和龐萬春等人,雖然應該在低級召喚的范圍之內,但水滸人物那么多,想得到他們的概率也太小了。
但不管怎么說,還是應該先攢一些靈魂值才能繼續召喚。賈梁準備親率義軍前往臨淄,開啟自己的征戰之旅!
翌日,賈梁就召集手下士卒拔營奔西而去。準備經過北海國進入齊國,直奔臨淄城下。
六千義軍帶著幾百輛輜重,浩浩蕩蕩離開了曲成,旌旗招展,絡繹不絕。
于禁率領著前鋒急急而行,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行軍也是一門大學問,于是在訓練中也加入了急行軍這一項。糧食不缺,再苦再累也能吃回來,賈梁也希望自己手下的士卒們能更進一步。
軍隊一邊走一邊練兵,第一批加入的老兵全成了骨干力量,最次的都混成了什長伍長。官職升得快,心情激動,越發賣力起來。
“馬躍——統率53,武力52,智力49,政治34?!?
“李弘——統率50,武力50,智力50,政治37。”
“黃逍——統率50,武力57,智力51,政治33?!?
“王燦——統率43,武力58,智力48,政治30?!?
“張浪——統率48,武力51,智力42,政治32?!?
“…………”
自從意外發現了于禁和武安國這兩員大將之后,行軍途中的賈梁也經常讓系統掃描一下旁邊士兵們的能力,生怕再埋沒一個人才。
不過他的運氣似乎已經用完了,兩天下來,賈梁總共檢測了幾百名士卒的能力,可是沒有一個達到他的要求。這些普通士兵的能力和祁林并沒有太大的差異,武力和智力基本上都在四五十左右,偶爾有幾個悍卒武力能超過六十,可又能有多大的用呢?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
賈梁發出感慨,無奈地放棄了沙里淘金的想法。
這種事就跟在地攤上買古董一樣,能撿一次漏已經是萬中無一的事了。何況自己平白撿了于禁和武安國兩個大漏,也應該知足了。
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肯定不甘平凡,不用找也會想辦法主動引起他的注意,還是不用太過在意了。
在北海國穿行了這幾天,目中所見全是殘垣斷壁,十室九空,滿目瘡痍。讓賈梁心生感慨,這片曾經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土地,如今已經狼煙四起。而這樣的日子,還要再持續近百年之久。
行軍途中時間流逝飛快,這天剛剛進入齊國,賈梁派出去的斥候就帶回了消息。
“報!”
賈梁手一揮,頓時全軍頗為整齊地停頓下來,讓他心下滿意,總算有點強軍的味道了。
“將軍,前方有數萬黃巾賊前來,距離我軍已不足二十里了!”
“全軍列陣!”
隨著賈梁的一聲令下,六千義軍立刻列隊,嚴陣以待。
大戰在即,賈梁看了一眼身后的將士們,他們盡管一個個都有些緊張,但臉上已沒有初戰時的那種畏懼。
曲成一戰,已經讓這些新兵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片刻之后,遠處煙塵涌起,數不盡的人馬浩浩蕩蕩朝著這邊沖來,正好與義軍迎個正著。
壓陣的于禁目測了一下距離,待敵軍逼近,他厲喝一聲:
“放箭!”
隨著一聲令下,位于盾陣最前排的重弩手毫不遲疑地扣動機括。上百支勁力強悍的弩箭破弦而出,向著敵潮呼嘯射去。
噗噗噗!
利箭如雨而至,沖在最前端的黃巾軍瞬間被射倒一大片,慘叫聲如狼嚎而起。
不過對面顯然也是有備而來,前排出現了一群盾兵勉強擋住了義軍的攻勢,后面也是亂箭齊發,與義軍互相射住陣腳。只是黃巾軍一方的弓手明顯是臨時拼湊而成,無論是數量和質量,都比不得賈梁精心培養的強弩兵。
一輪互擊下來,義軍這邊有大盾遮擋,傷亡并不算很大。但反觀黃巾軍則死傷慘重,足足倒下了幾百人。
但賈梁見對面依舊聲勢浩大,兵力起碼不下三萬人,也是皺起了眉頭。這支黃巾軍明顯比之前強得多,看來都是有一定作戰經驗的老卒了。
兩方對峙,黃巾軍主將手提一桿大刀,胯下烏鬃馬,在陣前大聲叫陣:“吾乃黃巾渠帥張伯是也,汝家主帥是誰,可敢報上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