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每次姜穗和葉女士因為觀念不合吵架時,自己心里也會很難受、很生氣,但是看到父母辛辛苦苦準備好的豐盛飯菜,和那一句——吃飯了,小穗!姜穗又會不由自主地心軟,甚至是愧疚,覺得自己應該多讓讓他們,少和他們吵架頂嘴。
但是姜穗又是一個很有自己想法的人,她從小在父母的過度關心和保護下長大,她受夠了父母總是掌控她的生活,不喜歡父母不尊重她本人的意愿,打著“為你好”的幌子去要求她。
每當姜穗感覺到父母在反復勸說,甚至逼她,讓她吃她不喜歡的東西,讓她做她不喜歡的事,給她灌輸封建傳統糟粕思想的時候,姜穗都會有一種強烈的應激反應,就是不斷地回擊,去吵架,去頂嘴!
現在想想當初自己的反抗和回嘴,何嘗沒有表達一種想要溝通的意愿?何嘗不是希望他們能夠做出改變?
可是客觀上來說,葉女士小學一年級都沒讀完,從小到大,去過最遠的地方也只是安泊縣城市的中心,還是因為看胃病才去的。既沒有受過太多教育,又沒有學會上網,還沒有見過太多世面,所以思想盲目封建了一些,也是很正常的。
畢竟時代不同,老一輩的人大多如此,很難去改變他們活了大半輩子的思想,只能自己多忍忍,在小事上多讓讓他們。
對于葉女士來說,也不是她自己不想讀書,不是她自己不想走出去,而是在當時整個時代背景下,艱苦的農村環境,我們這個困頓的家庭,也不能對她的思想進步有任何幫助,而我已經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受過教育,也看過外面的世界,也許我的思想會更與時俱進一些。
既然我們從父母對我們的辛苦養育中獲得了機會,等將來我們有能力的時候,理應主動帶父母去感受,他們當初遺憾的沒有感知過的世界。
前世姜穗和父母的關系,一直在反復的憤怒甚至是痛恨,又反復心軟愧疚中徘徊,最后直到麻木。
這一世,姜穗覺得再努努力,再嘗試一下,可能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去相處,也許會比前世好一些吧!
還有老姜頭,今年姜穗15歲,老姜頭60了,姜穗記得高中前兩年,老姜頭還能做一些零工去補貼家用。
等到高二下學期了,就完全失業好幾個月了,那段時間姜穗即將高三,又碰上疫情,老姜頭一直找不到工作,內心苦悶。
老姜頭名叫姜建國,年輕的時候脾氣爆,火氣旺,和葉女士,也就是葉英紅,生下了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姜穗上頭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
大姐姜麗娟、二姐姜麗珍還有唯一的兒子姜禾,從小就活在姜建國的棍棒教育下。
其中姜麗娟成年后就嫁給一個瘸腿的人,也就是張強,在兩人結婚前幾年,也是甜甜蜜蜜,如膠似漆,誰知后來張強染上了賭博,姜麗娟反復地勸,以為他能改,日子能回到從前,誰知他不停地賭,最終傾家蕩產。
姜麗娟因此長期郁積,得了精神病,姜穗只記得前世她大學的時候,大姐還在精神病院治療,再往后就沒怎么聽說他們一家的消息了。
兩人生下的一男一女,分別是姐姐張玲和弟弟張宇,兩人都跟姜穗差不多大,一到18歲,嫁人的嫁人,打工的打工,逢年過節很少見。所以小的時候玩在一起的情誼,在長大時也不曾被提起。
二姐姜麗珍,從小機靈勤快,孝順的同時也很會說話,嫁給了當地鄉政府官員的兒子,在這個小小的清水鎮上,還算嫁的好。二姐夫陳偉杰生于不愁吃穿的家庭,好吃懶做,安逸于現狀。姜穗只記得,兩人的婚姻中,矛盾爭吵不斷。
兩人生下哥哥陳浩,長相粗獷豪放,性格靈活會說話但脾氣不好學習成績不太好,初中畢業后沒考上高中,直接讀得中專到大專的3+2模式;弟弟陳煜長相柔美秀氣,聰明靈慧內向話少,初中時成績比較好,考上了高中。
得虧陳偉杰有個睿智的爹和能干的妹。他爹是鄉政府的副書記,陳明。前世陳明很欣賞姜穗這種學習好的孩子,私底下見到這個親家小姨,也總給姜穗零花錢,讓她去買吃的。
他妹是陳偉婷,高中畢業之后去大城市里打拼,當上了大公司的資深HR,又嫁了個好老公,之后在新一線城市蘇州買房定居,生了兩個長相可愛精致的男孩,一家人過得幸福美滿。
姜穗記得,前世的二姐姜麗珍常說,要是陳偉杰有他妹一半能干就好了!
大哥姜禾,則是命運多舛。剛生下來沒幾個月,發高燒,家里窮,沒有及時送醫治療,因此燒壞了喉嚨,從此成了個啞巴,還留下了四肢走路不協調的毛病。
姜建國兩口子沒有送姜禾去上過學,就管他一口飯,平時讓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對姜禾不報有太大期望,只希望他本本分分,不給家里惹事就行。
但姜穗對于哥哥的記憶很少,因為姜禾在十八九歲的年紀,偷拿了父親的幾十塊塊錢去買游戲機,姜建國知道這件事后,一氣之下,把姜禾打了一頓,讓他去睡柴房,當初這件事街坊鄰居都議論紛紛。
就在姜禾睡柴房的當天夜里,葉女士于心不忍,在老姜頭的默許下,拿了柴房的鑰匙,想叫姜禾進屋睡,但柴房內空無一人。
葉女士告訴老姜頭這件事,兩人在家附近找了找,沒有看到姜禾。
這大晚上的,姜建國懶得費心思,勸葉英紅說:“這么大個人了,明天他自己就回來了,先睡,別管!”
葉英紅仔細想想,覺得也是,可不知為何,心里老是隱隱不安。
結果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姜禾一直沒有回來。
在這期間,鎮子上貼滿了關于姜禾的尋人啟事。姜建國也不種田了,每天就去隔壁鄉鎮尋人,最后走遍了周圍的縣城,都沒有見到人。
前世姜穗上大學之后,在各大網站上發布了關于姜禾的尋人啟事,但是直到姜穗重生回來,也沒有找到姜禾。
姜穗只記得事情剛發生的前幾年,葉女士似乎總在晚上,在昏暗的燈光下默默流淚。每每有人提起此事,父親也是緊鎖眉頭,神情悲痛,閉口不談。
后來大家久而久之,習慣了姜禾的離去,也不再提起姜禾。
在那個年代,姜建國和葉英紅,沒有讀到什么書,也沒有勇氣嘗試新事物,只能守著那一點貧瘠的土地,在自己都吃不飽的情況下,很難負擔孩子們的學費。
再加上姜禾身子弱,從小落下病根,要不停地吃藥打針,所以兩個姐姐,小學還沒畢業就出去打工了,給家里人補貼費用。至此,姜家前三個小孩,都不曾讀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