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揚州城內的傳聞
書名: 大明:我真沒想當首輔啊作者名: 吃蝦不扒皮本章字數: 2160字更新時間: 2024-07-26 22:01:57
拜別姚廣孝后,孔捷沒有第一時間去往燕王府,而是回到了北平布政使司。
科舉改革的工作已然完成了個七七八八,臨行前,自己身為此次北行團隊的負責人,還是要交代兩句的。
孔捷沒有把密旨上,自己返京的原因告訴給六部的大臣們。
一來是近期與北平官員的關系緩和了不少,工作開展的也十分順利,在這即將結束之際,沒必要說出來讓兩方新生嫌隙。
二來是因為這密旨上的理由有些過于抽象了!
北行隊伍與北平官員雙方,僅僅只是在最開始開展工作時,爭吵較多,想必也是在那時上奏的官員很多。
現在這個時間,再有不到一月沒準就要打道回府了,六部的官員不是傻子,細細琢磨下來,也一定知道這里面存著些貓膩。
徒增顧慮,大可不必。
所以孔捷只是說了太子讓自己率先回應天,好幫他處理一些事務。
六部官員對此也是沒有多說什么,太子器重這位小孔大人,已在朝中人盡皆知,在這邊鍛煉好了以后,自然是要回去做事的。
燕王府晚宴,出席的有燕王,燕王妃二人,吉祥三寶,孔捷以及徐妙珍。
與上一次不同的是,孔捷在馬上遠遠望去,今日在府門前迎接孔捷的,是朱高煦。
嘶。不熟!
“小殿下。。您這是。。在等人?”
孔捷從小算是半個i人,就算是見到一些很熟悉的鄰居之類的,也很少打招呼,但成為醫生以后,在與患者的交流過程中,慢慢的學會了如何與不熟悉的人相處:
先開口,打個招呼總不至于犯錯。
朱高煦沒有回答,只是靜靜地站在門口處張望著,等待著。
孔捷下馬后,腳步輕快的走上石階,對著朱高煦抱拳行禮,為避免尷尬,于是率先開口說道:
“在下受邀來府上用膳,就不打擾了小殿下了,一會見!”
話罷,孔捷轉身,朝府內走去。
他抬腿欲邁過門檻,就聽到耳邊傳來朱高煦的疑問聲:
“母后的病,真的是你治好的?”
孔捷收回了剛剛邁出的那條腿,回過身,謙虛道:
“在下只是在王妃病時,想起了他人所賜的藥方,似乎正好能緩解王妃的病癥,說到底,是那位創造出銀翹散的大師的功勞,和在下沒什么太大關系。”
朱高熾盯著孔捷許久,見他態度篤定,但是言語中似有吞吐之意,心中不禁疑惑起來:
據大哥所說,眼前這孔大人口中所說的瘟癥大師只不過是他自己的化名而已。
但行醫治病,治好王妃,此等最好的光宗耀祖,揚名立萬的機會,身為醫者又怎會放過?
猜不透,看不透。
難怪老和尚如此看重他。
“不管是何人,還是要謝謝孔大人。”
朱高煦一邊說著,一邊俯下身子,朝著孔捷深深一拜。
北平城內有言,燕王二世子朱高煦,品性雖不如朱高熾那般,但卻極守孝道。
這一拜,沒有過多的話語,只是孔捷沒來得及上前扶起,朱高煦就起了身子,大步的朝著府內走去。
不過孔捷注意到,這位性格有些自傲,走酷拽路線的燕王二世子在路過孔捷的一瞬間,臉上泛起紅暈。
“原來是在等我啊。。”
還是個小傲嬌!
。。。
揚州府
“指揮使大人,咱們已經在這運河上來回巡查好幾圈了,連戰船的影子都沒看到,是不是。。。”
揚州段運河的官船上,一名錦衣衛對著船頭上的高大身影,俯身詢問道。
近日,揚州流域內傳聞四起,說是有人曾在晨間的霧中,看到了一艘巨大的黑色戰船。
傳聞一傳到揚州城內,張鎮南便第一時間率領一隊錦衣衛到流域上進行查探。
近來一月,原本在揚州城內興風作浪的白蓮教突然沒了動作。
按理說,白蓮教隱退,對于全城的百姓,以及衛所的官員都是一件好事。
百姓安居樂業,衛所的百戶們也能暫時休息一陣。
這幾天,每天幾乎都有千戶向衛所內請假,一個接著一個的,有的人甚至變著花樣,想盡理由請假出去快活。
這不,現在在船上做著報告的一名百戶,正是在逍遙快活之時,被張鎮南通知行動。
對此,本就心有不滿的張百戶,再加上自己和弟兄們已經在這傳言四起的河岸上游蕩好幾個時辰,不禁對張鎮南發起了質問。
不僅僅是他一人,在這船上,就有許多人對張鎮南的行為表示不滿。
張鎮南初來揚州城衛所時,只是個指揮同知,但似乎是歪打正著的,破了幾個大案,他在一年的時間就做到了副指揮使的位置上。
這樣的升遷在其他人心里已經不只是用嫉妒就可以形容的了了。
年輕,運氣,關系戶。
這是他們給張鎮南打下的標簽。
張鎮南知道,在這揚州城衛所中,有許多人對他不滿,指揮使曾勸他,以下犯上,在這衛所中乃是大忌,只需抓一人明正典刑,以證效尤,這樣的流言就會少許多。
但張鎮南只是婉言拒絕,對此一笑而過。
他說:每個兄弟都不容易,但總有一天,他會用能力證明自己。
可一個人承受著諸多流言蜚語,也總會有焦慮的時候,張鎮南也從最開始的意氣風發,到后來的沉默寡言。
直到他遇見了一個和他一樣年輕,一樣有著才華,卻受人鄙夷的少年學士。
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他保護他,他認可他。
那位少年,似乎有著超脫于世俗的見識,也教會了張鎮南在面對流言蜚語時,該擺出怎樣的態度:
不爭一世爭百世,要爭,就要爭那萬世之名!
腹有詩書氣自華。
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流言蜚語,隨風且去。
張鎮南堅信,謠傳口中的黑色戰船,是真實存在的。
他一遍又一遍的盯著畫滿航線的地圖,幾乎沒有放過任何一個能夠藏匿戰船的角落,但似乎,戰船就像是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一般。
“到底會在哪呢?”
戰船順江而下。。
如果是他,會如何去查?
“每一個不起眼的地方,都有可能成為關鍵的線索,這也是我猜到郡主的藏身之處時所用到的道理。”
不起眼的地方。。。
張鎮南在腦海中一遍又一遍的思索著那所謂的傳言。
“老伯到江邊捕魚時,看到戰船順江而下。。。”
老伯到江邊捕魚。
戰船順江而下。。。
張鎮南眼前一亮:
“戰船未必就在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