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方柏仲景學術幽微探:三江傷寒流派學術特色展
- 劉方柏
- 627字
- 2024-06-18 16:30:34
一、發熱的提法
《傷寒論》的發熱,包括患者自覺發熱或醫者捫之有異常熱感。仲景描記這一癥狀采用的提法達53種。表發熱時間的有:日晡所發潮熱、時有微熱、時發熱、身熱不去、潮熱、續得寒熱、更發熱等;表發熱程度的有:發熱、熱甚、小有潮熱、有潮熱、面色有熱色、身微熱、身大熱、有熱、身灼熱、微熱等;表發熱狀態的有:煩熱、蒸蒸發熱、灼熱、往來寒熱、翕翕發熱、惡熱、其熱續在、熱勢不罷、形似瘧等;表發熱部位的有:足下熱、其外有熱、表里俱熱、一身手足盡熱、里寒外熱、表寒里熱等;表鑒別意義或特殊情況的發熱有:反發熱、反惡熱、卻復發熱等;表發熱與病機關系的有:必發熱、熱深者厥亦深、熱微者厥亦微、暴熱來出等;與寒(厥)對舉的有:發熱惡寒、先厥后發熱、厥少熱多、先熱后厥、不惡寒反惡熱等。以上僅擇要舉之。從這些豐富的內容和生動的描述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用體溫表所能反映出的低熱、中熱、高熱,超高熱的不同熱勢,同時還可看到體溫表反映不出的多種熱型,并對這些紛繁的熱型、熱勢獲得規律性的認識。
研究這些不同的提法,可以從乍看相同的發熱中,區別它們所代表的不同病機。如“發熱惡寒”同“往來寒熱”,前者寒熱無休作,為太陽表邪未盡;后者休作有時,為少陽常見之征。“熱勢不罷”同“熱續在”,前者言熱勢未減,系陽復太過;后者為熱勢減而尚未全休,乃陽氣來復。又如“翕翕發熱”和“蒸蒸發熱”,前者熱勢輕,病在表;后者熱勢重,病在里。可見從發熱的提法上,反映了仲景對發熱這一癥狀的高度重視和科學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