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癌癥患者新生命周期守護者
- 黃金昶 張巧麗主編
- 288字
- 2024-06-12 18:00:43
三、溫針灸
溫針灸是在針刺得氣后,將針留在適當的深度,在針柄上穿置一段長1~3cm的艾條施灸,或在針尾上搓捏少許艾絨,點燃施灸,直待燃盡,除去灰燼。每穴每次可施灸3~5壯,施灸完畢再將針取出。這是一種簡而易行的針灸并用的方法,其艾絨燃燒的熱力可通過針身傳入體內,使其發揮針和灸的作用,多用于痹證、痿證。
溫針是在《靈樞·經筋》“燔針劫刺”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溫針之名首見于《傷寒論》,《針灸資生經》記載了用溫針治療冷痹和腳氣,但其方法不詳。本法興盛于明代,《針灸大成》載述:“其法針穴上,以香白芷作圓餅,套針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此法行于山野貧賤之人,經絡受風寒致病者,或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