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陰陽離合論

原 文

黃帝問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岐伯對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

帝曰:愿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后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于至陰,結于命門,名曰陰中之陽。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于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于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

帝曰:愿聞三陰。岐伯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沖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于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后,名曰少陰,少陰根起于涌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于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陰。

陰陽imgimg,積傳為一周,氣里形表而為相成也。

詩青譯文

黃帝問道:天屬于陽地屬陰,日屬于陽月屬陰,大小月分合起來,一年六十加三百,人體與此亦合拍。今有三陰與三陽,天地陰陽不相符,是何道理說清楚?岐伯回答說:天地陰陽范圍廣,具體運用推演忙,由十到百百到千,由千到萬演繹長,此間道理記心上。先來說說總原則,對立統一不出外,陰陽道理難出格。萬物生存在天地,若是還在地面下,陰中之陰記心間,若是已經出地面,陰中之陽記心間。有陽萬物才生長,有陰萬物才成樁。萬物發生因春暖,萬物茂盛夏炎長,秋氣清涼萬物收,冬氣寒冷萬物藏。四時陰陽若無序,氣候來往會無常,生長收藏之變化,就要失去正常樣。陰陽變化循此理,人亦遵循此規律,一經推測便可知。

黃帝說:我愿聽你來講講,三陰三陽離合樣。岐伯說:圣人面向南方立,前方廣明君要知,后方名字叫太沖,行于太沖之經脈,可起少陰為其名。少陰經上之經脈,可起太陽為其名,太陽經脈下端起,足小趾外至陰穴,上端結于睛明穴。太陽是為少陰表,陰中之陽要記牢。人身上下再來言,上身屬陽稱廣明,廣明之下稱太陰,太陰前脈叫陽明,陽明經脈下端起,足大指側次指端,歷兌穴位需知全。陽明是為太陰表,陰中之陽要知曉。厥陰為里少陽表,厥陰之表少陽經,下端起于竅陰中,少陽身居厥陰表,陰中少陽要記清。三陽經脈說離合,太陽主表是為開,陰明主里是為闔,少陽介于表里間,名字為樞要記得。三者不是各為政,稱為一陽相結合。

黃帝說:我愿再聽你講講,三陰離合啥情況?岐伯說:在外為陽內為陰,在里經脈為陰經,少陰前面為太陰,太陰經脈從何行?足大指端隱白穴,陰中之陰為其名。太陰后面為少陰,少陰經脈從何行?足心之處涌泉穴,陰中少陰為其名。少陰前面為厥陰,厥陰經脈從何行?足大指端大敦穴,兩陰相合無陽中,厥陰位于最里面,陰之絕陰記心間。三陰經脈之離合,先要分開再來說,太陰三陰表為開,厥陰主陰里為闔,少陰太厥表里間,名字為樞要記得。三者不是各為政,稱為一陰相結合。

陰陽之氣行不息,注于全身相傳遞,氣運于里形于表,陰陽兩者相離合,表里兩者誠相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城县| 贵州省| 广德县| 永康市| 云林县| 大悟县| 监利县| 保德县| 恭城| 昌邑市| 玉溪市| 安岳县| 榆林市| 麟游县| 泸西县| 泸西县| 丹棱县| 偃师市| 五大连池市| 牟定县| 蓝田县| 莎车县| 苍溪县| 青铜峡市| 隆化县| 岳阳市| 南城县| 务川| 杨浦区| 高陵县| 宁都县| 汉中市| 江阴市| 剑河县| 武陟县| 乌兰县| 珲春市| 丹阳市| 尚志市| 崇阳县| 永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