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部六病翼:學習《傷寒論》
- 康守義
- 1894字
- 2024-06-12 19:08:43
第四節 三部的生理特性
三部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必須具備其正常的生理特性。如這些特性遭到破壞就會產生病理變化而發病。所以,我們要努力維護三部正常的生理特性。
一、結構的特殊性
用系統論的方法宏觀地看三部的結構,每部的結構都有其特殊性,都是為其生理功能服務的。換句話說,有什么樣的特殊結構才有什么樣的特殊功能。里部從口腔到肛門以平滑肌為主的粗細形狀不等的軟管腔,腔內壁又有許多消化腺分泌消化液,這就適應于食物的磨碎、推進、消化與吸收。表部則有體表的無數汗腺和肺臟的肺泡,以適應與外界的熱量交換和氣體交換。樞部由心臟和動靜脈血管組成。心臟的結構適應于將動脈血泵出,靜脈血回流。血管則主要由平滑肌組成,其舒縮功能適應于血液的流動。三部的這些功能都是由其特殊的結構所具有的。
從微觀上看,任何一個組織器官其功能也是由其自身特殊的結構所具有的。耳能聽,眼能視,鼻能嗅,以及內臟肝、膽、胰、腎、生殖系統等的功能都是由其自身的特殊結構決定的。
機體的這些特殊結構是機體自組織的。雖然隨著科學的發展有了器官移植或人造器官置換,但比起機體自組織的器官,不論其功能還是生命力差距還是很大的,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所以從醫學的角度看,維護其本來結構或促使其再生是很重要的。
如何維護三部或組織器官的結構或促使其再生呢?這是我們后面討論的主要問題之一,這里只簡單說一下。任何一個組織器官無論其結構如何復雜,維持其正常的結構最主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該組織器官能得到正常的血液供應。這個正常是指供應的量不多不少,供應的速度不急不緩,血液不稠不稀,無雜質,也就是血液的一切成分正常。這樣該組織器官的結構就不會發生病變,否則該組織器官易發生病變。如動脈充血易發炎,若缺血營養不良又易感染或壞死。血脂過高動脈易硬化,血糖過高易損心、腦、腎等。假如某組織器官的結構因血液供應的異常而發生病理變化,那么只要設法將異常的血液供應調整為正常的血液供應,則機體會將該組織器官的結構自組織地修復再生,其功能也恢復正常。這是我們維護機體結構或促使其自身修復再生,使其功能正常或恢復正常的主要理論依據。因為任何組織器官不管它的結構如何復雜、功能如何特殊,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在本機體內它沒有特需的血液。
二、結構的完整性
人體從整體到三部、系統、組織、器官乃至每個細胞,其結構必須是完整的正常的,既無缺損又無多余更無變質。任何原因使人體的任何部位的結構發生改變就是疾病。如細胞組織的腫脹萎縮、變性、壞死、增生乃至缺損,都是破壞了三部組織的完整性。這些破壞輕者可通過三部的自組織而逆轉恢復,如一些普通的炎癥、輕微的外傷等。嚴重的可造成不可逆轉的殘壞而成為終身的疾病。如嚴重的心瓣膜缺損或器官的外傷性缺損。
三、結構層次的有序性
人體結構的層次是有序而嚴格的。從細胞開始,其結構由胞核、胞漿、胞膜層次有序地構成。由細胞構成組織,由組織構成器官,由器官構成系統,由系統構成整體,其結構層次有序而不可逆亂。一旦發生逆亂則疾病發生。如良性腫瘤結構與正常細胞基本一致,只是細胞排列順序紊亂則為病變。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子宮內膜轉移到其他部位而成病變。惡性腫瘤是細胞的胞核與胞漿比例失調等。這些都是三部結構層次的有序性被破壞而生病。
四、組織的柔和性
人體不論是宏觀上的三部還是微觀上的各個器官都是由各種不同的組織構成的。這些組織大部分有收縮和舒張的功能。如胃腸的舒縮、心臟的舒縮、血管的舒縮、骨骼肌的舒縮、汗腺的舒縮、肺的舒縮等。在正常情況下,組織收縮和舒張的交替出現是完成該器官該系統生理功能的主要功能之一。但是,這種舒縮的強度和頻率是有限度的,是有一定的正常范圍的,在正常范圍內隨著生理的需要該強則強,該弱則弱,該快則快,該慢則慢,在不舒不縮時有個相對安靜的狀態。所謂相對就不是絕對不舒不縮,而是收縮不強、舒張不弱,即不急不緩的狀態。組織的這一生理特性稱之為柔和性。所有組織柔和了器官就柔和了,所有器官柔和了系統就柔和了,于是三部到整體就都柔和了。若某種原因使組織的收縮過強甚至成強直性痙攣,或收縮過快而成顫抖,或舒張過度收縮無力為松弛甚至成為癱瘓,這就成為病態。如里部以平滑肌為主的消化道,收縮過強會出現腹痛腹瀉,強直性痙攣可致蠕動減弱而食糜不能正常推進,舒張過度收縮無力而弛緩可致食糜推動無力,脹氣不能正常排泄而出現腹脹。樞部心臟收縮過度或血管痙攣可致高血壓,心臟收縮無力或血管松弛又可致供血不足。表部收縮過度可無汗身痛或喘咳,收縮無力可致自汗、肌無力或氣短。由此看來三部的柔和性是非常重要的。病理上往往是直接診斷的對象和辨證結果的依據。所以,我們要認真細致地認識體會三部的柔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