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學經典導讀:新世紀第二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胡真 王明強主編
- 2212字
- 2024-06-14 19:14:32
編寫說明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更好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持”的講話精神,進一步適應新形勢下全國高等中醫藥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引導大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和中華文化自信,培養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守護民族健康、創新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復合型高等中醫藥專業人才,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材辦公室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的規劃和組織下,來自20所中醫藥院校的專家、教授共同努力,通力合作,編寫了本教材。
國學經典導讀是高等中醫藥院校本科教育開設的一門具有通識性質的公選課。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增強文化自信。課程設置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走進中醫學的文化母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品讀中華思想文化史上代表中華文化傳統與文化精神的經典著作的過程中,讓學生樹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們要敬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要善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思維。中華國學經典經過歷史洗禮,千古流傳,不僅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永恒的生命力,而且代表著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觀念。引導青年學生走進代表中華文化思想精髓的元典著作,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進入國學經典世界的門徑,使當代大學生走近國學經典,把握國學精髓,傳承國學精神。通過溯本求源的國學經典教育,全面提升當代大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為其準確把握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奠定思想基礎,為其理解和把握中醫藥學精髓,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醫藥事業提供理論武裝。同時,運用開智修心的國學經典教育增強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助其養成健全人格,為其在中醫藥實踐中彰顯人文關懷、傳播健康文化、引領大眾健康、服務社會民生塑造強大內心。
《國學經典導讀》是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在編寫之初就確立了以下原則。
其一,經典性原則。國學經典導讀課的教學目標是要為培養具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熟悉國學知識、掌握中醫學文化母體的中醫藥人才服務。為提高教學效率,本教材選擇具有中華元典價值的國學經典進行解讀,所選內容既符合傳承優秀文化的實際需求,又著眼于培養與提升大學生傳統文化素養,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其二,科學性原則。教材的結構致力于構成科學有效的課程體系,努力反映國學教育理念和現代傳播模式的發展,“博而返約”,舍棄傳統文化讀本單純的理論表述,力避國學教材“求大求全”的簡單拼湊。在編寫體例上,選取十部國學元典中的重要章節進行導讀。知識導入細致全面,串聯相關國學知識;讀解部分提綱挈領,引導學生由堂入室;復習思考啟迪思維,舉一反三。
其三,包容性原則。國學體系博大精深,圍繞國學元典的學術研究成果豐碩,相關的解讀和闡釋數不勝數,給教材的編撰、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知識拓展提供了征引和發揮的空間。為此,我們兼收并蓄、廣征博引,在立足國學元典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參編人員的學術優勢,圍繞經典篇目進行集思想性、學術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導讀,力圖幫助學生聞一知十,觸類旁通,讀懂悟透中華元典精髓。
教材編寫注重知識傳播和人格培養。在幫助學生學習中華國學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知識導入”板塊,詳盡介紹經典著作的作者及其成書年代、主要思想及其藝術特色,重點推介其在中華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注重課程思政,堅持“以文化人”,在教材中融入數字化資源等內容,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多面、立體。
教材編寫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發展,緊扣元典著作、凸顯經典特色。在加強文獻導讀的基礎上,拓展課堂的有限時間,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積極性,打造知行合一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交流碰撞,以加深對元典的理解。
教材編寫充分尊重和借鑒前人治學成果與方法,結合當代青年學生和廣大國學愛好者的認知,藝術地處理了思想傳達方式和知識傳承模式的高度統一,略去了學術著作的繁瑣引證,以便讀者在輕松閱讀中領略精要。
本教材的使用對象為全日制高等中醫藥院校各專業本科生。全書共分為十一個部分。首先是緒論,介紹國學及其分類、國學精神、國學元典等相關知識;從第一講到第十講分別選擇有代表性的中華元典文獻,包括《詩經》《尚書》《周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傳習錄》《老子》《莊子》,逐一進行導讀,力圖繼先哲之遺產、發潛德之幽光。
本教材由第一主編提出總體思路、修訂完善原則,確定編寫框架和編寫分工。在“十三五”規劃教材基礎上,去掉了《周禮》《左傳》《孫子兵法》等篇目,增加了《傳習錄》導讀。具體編寫分工:緒論由胡真、胡思、江瓊編寫,第一講由史雙文、耿燦編寫,第二講由章原、張星編寫,第三講由趙榮波、林家虎編寫,第四講由方鵬、薄彤編寫,第五講由賈成祥、林珊編寫,第六講由楊莉、馮麗梅編寫,第七講由王麗、何水英編寫,第八講由鄔曉東、張黎編寫,第九講由周祖亮、段鳴鳴編寫,第十講由王明強、張繼編寫。本教材紙質版由胡真統一修改審定全稿,數字化資源由王明強負責審定。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借鑒和參考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國學經典導讀》的內容。在此,向上一版教材編委會的所有專家表示衷心感謝!
本版教材在編寫內容和編寫方式上均有所改進,但不足之處仍不可避免,對此,敬請各位教師和讀者不吝賜教,以便再版時修訂提高。
《國學經典導讀》編委會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