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材農藥殘留研究及國際標準制定
- 郭蘭萍等
- 723字
- 2024-06-14 19:00:19
四、農藥的毒力與藥效
毒力(bioactivity)是衡量農藥本身對有害生物毒害程度的指標;指在一定條件下某種農藥對某種供試有害生物作用的性質和程度,即內在的毒殺能力。殺蟲劑毒力大小常以致死中量、致死中濃度表示,其值越小,毒力越大。
致死中量(median lethal dose)是能使昆蟲種群50%個體死亡的藥劑劑量。常以LD50表示,其單位有兩種。一種是以供試昆蟲個體所接受的藥量為單位,如μg(藥量)/頭(昆蟲),另一種是以供試昆蟲單位體重所接受的藥量為單位,如μg(藥量)/g(昆蟲)。
致死中濃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是能使供試昆蟲種群半數死亡所需的藥劑濃度。常以LC50表示,單位為μg(有效成分質量數)/mL(藥液容積)。
殺菌劑和除草劑毒力大小亦以有效中濃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表示。有效中濃度是指能使某生物群體的半數產生某種藥效反應所需的藥劑濃度。常以EC50表示,單位為mg(有效成分質量數)/L(藥液容積)或μg(有效成分質量數)/mL(藥液容積)。
藥效(efficacy)是指某藥劑在大田實際生產中對某種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表示藥效的指標有3類:①施藥防治前后有害生物種群數量的變化;②施藥前后有害生物危害程度的變化;③施藥與不施藥作物收獲量變化。
毒力和藥效都是藥劑對有害生物作用強度的量度。一般來說,毒力是藥效的基礎。但毒力并不等于藥效,而且在某些情況下,一種農藥的毒力強大并不一定藥效就好。毒力是藥劑本身(純品或原藥)對供試生物作用的結果,一般是在室內相對嚴格控制的條件下采用比較精密的標準化方法測定的結果,而藥效則是在田間條件下施用某種農藥制劑(除有效成分外,還有多種助劑)對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顯然,除了藥劑本身外,某些因素如制劑形態、加工方法、噴施方法和質量,有害生物的生長發育階段,特別是濕度、溫度、光照土壤等環境條件都對藥效有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