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康復治療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方磊主編
- 658字
- 2024-06-12 17:59:06
六、雜合以治的綜合觀
在采取中醫康復治療措施的同時,同樣還要配合教育職業、社會等方面的康復措施,使殘疾者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生活、職業和經濟能力等各個方面都能獲得最大限度地恢復,最大限度地重返社會。就中醫康復方法而言,也要求能采取綜合性的醫療方法,如中藥、針灸、推拿、氣功、食療等中醫康復治療方法的綜合應用。在醫療實踐中,只要對患者康復有利的一切治療方法都可應用。此外,在“雜合以治”的康復醫療方案中,還應該掌握以下幾個基本點。
(一)標本結合
標本結合,即急則治其標,以緩解患者的病痛、搶救生命為目的;緩則治其本,以消除病因、逆轉病理狀態、恢復患者身心功能為目的。
(二)內治與外治結合
內治與外治結合,即用藥物、飲食的內治法和運動、針灸、推拿、熏、洗、熨、擦、敷等外治法,內外結合,各得其宜。
(三)醫療與自療結合
醫療指由醫務人員施行的康復醫療措施;自療指發揮患者自身潛在的自愈能力配合康復的過程。中醫康復多數方法都是通過養扶正氣、發揮人體的自療能力而達到康復目的。同時,中醫康復方法也強調在疾病的康復過程充分發揮患者參加康復的能動性,如練習氣功、進行功能訓練、安排合理的生活方式等。只有將醫療與自療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最高水平的康復。醫療與自療的相結合,是中醫康復治療學有別于其他臨床各科的重要特征之一。
(四)治療與調養相結合
中醫康復治療學強調“養”和“治”相結合,以及“必養必和,待其來復”的康復原則,采用的多數方法也都具有“養”和“治”兩個方面的作用。通過調養的方法,可以恢復體內正氣,正氣來復,則形盛神旺,機體康復。
推薦閱讀
- 制藥工藝學:新世紀第三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護理心理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護理專科)規劃教材)
- 中華影像醫學:中樞神經系統卷(第2版)
- 溫病條辨精選原文評析(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中醫歷史與哲學(英文版)
- 醫藥數據庫系統原理與應用(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局部解剖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手術室護理專科實踐
-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頭頸部腫瘤診療指南2019
- 方藥縱橫:中藥成方制劑用藥規律分析
- 中醫內科學習題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數字骨科學(第2版)
- 中醫藥統計學與軟件應用:新世紀第三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診斷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