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投入與回報
- 重生人皇,功德拉滿打造不敗殷商
- 溫暖晴空
- 2041字
- 2024-07-20 23:01:51
她能嫁入王宮,簡直可笑!
黃飛燕兒戲雖然有不俗的容貌,可這樣的黃飛燕能入宮,那就是在挑戰王室的威儀,挑戰王室的底線,輕視后宮之地,以為入宮那么輕便隨意,這又不是兒戲,難道王室的選擇標準那么低嗎?
他們可是知道,就連黃家自己都對黃飛燕頭痛至極,開始變得無法忍受,還送入王室,王室能接受嗎?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黃家作為大商的柱石之臣,柱石之家,不管行與不行,黃家都必須與王室構建更緊密的關系,通過某種方式,讓黃家在宮中能有說得話的人存在,讓黃家在宮中具備一定的影響力,而不只是在朝堂上。
讓黃家在朝堂立穩的同時,也能在宮中有所依靠,而這種方式就是將黃飛燕送到后宮之中,嫁入王室。
這不僅是黃家的需要,也是王室所需要的,以此可以保證黃家之后對大商的絕對忠誠。
以黃家的實力和地位,還真的可以把黃飛燕送進去,即便一些家族成員,已經自認為自家的大小姐黃飛燕沒有這個資格。
同時心里腹誹,就算真的把她送入后宮,以后還不知道會搞出什么事情呢。
雖然他們的想法沒錯,后來的事實也是如此,但他們沒搞清楚什么是政治需求,和政治需要。
這不是他們該知道的,也不是他們該懂得的。
黃家的政治地位已經有了,自然要滿足政治需求和政治需要,以黃家的政治地位來說,有些政治需求是正常的。
政治地位與政治需求是對等的,政治需求是正常的訴求,當政治需求得到了滿足,自身也就滿足了政治需要。
所以黃飛燕入宮是必然的。
不過現在來看,黃飛燕確實滿足不了入宮的要求。
黃飛燕的所作所為,已經嚴重影響了她的名聲,女子的名聲是最重要的,它決定了女子在未來能否找到一個好婆家,也決定了娘家在未來婆家心中的地位,以及在當地和本地形象的好壞。
可以說女子首先就是娘家的臉面,說是在外充當娘家的門面也不為過,人們對娘家的了解,只能通過女子本人,其他的諸如門第高低,門風優劣,家風好壞,通常只有耳聞,真實的情況如何,并不能親眼見到,具體什么樣,誰也不知道,只能把女子當作窗口。
娘家的好壞,通常是通過自家女子向外傳達,而女子為了不給娘家抹黑,也盡量會表現自己品性優良的一面,極力約束自己,而不是像黃飛燕這樣。
女子從來都不只是代表自己,而是整個娘家。
正因為女子未來要嫁隨夫家,代表的是整個娘家,所以女子自幼就要被嚴格進行管束。
除了管束外,還要嚴格進行教育。
養女與養男不同,男孩兒只要不是太過頑劣,一般不會太過要求,也不會太過去管教。
相比于女孩兒,男孩兒可是寬松太多了。
投入的教育上也不同,所謂窮養男,富養女,自幼被養在深閨的女孩兒,她的一切所見所聞所知,都來自家里安排的專人教育和指導。
花費重金,外聘教師到府里,一切的教育資源都是專門進行安排,一切的教育資料都是自行籌措,投入是巨大的。
為的就是能培養出一位大家閨秀,為娘家增光的同時,也能讓夫家高看。
女子從閨中開始,所用的花銷要比男子多許多,卻不能長留于家中,至十四、五歲后,便可出閣。
嫁人后,無論從名義上還是實際意義上來說,女兒都不再是自家的了。
之后,一切都將以夫家為重,而真正在家的時間也不過十幾年。
可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卻要比培養家中男丁,培養家中未來的頂梁柱,還要多耗幾倍,乃至十幾倍,這顯然是不劃算的。
有投入就得有回報,何況如此巨大的投入,那回報在哪兒?
這就涉及到投入與回報理論了,投入可以分為表面投入和真實投入,表面投入是能看到的,其中還有隱藏投入,這與真實投入區別。
也就是表面投入大于真實投入。
與投入對應的是回報,回報也分為表面回報與實際回報。
表面回報就是表面能看到的,表面能看到的只是一部分,本身具有時間的限制性,而且所限制的并非只有時間,還有其他的局限性。
也就是暫時能看到的。
除此還有隱藏回報和額外回報。
除了表面回報能即時看到之外,其他都是不明顯的,這也造成了感覺有時投入與回報并不成正比。
不僅回報與投入不對等,就連回報本身也并不對等。
回報本身包含表面回報、隱藏回報以及額外回報,這些加起來才是實際回報。
真正的回報應該是實際回報本身,而不是表面回報。
任何一個具有長遠目光的人,都不會將視線聚集在眼前的利益上,尤其一些大家大族更是如此。
只有一些平民小家才會計較柴米油鹽。
一些小家庭、小社會、小團體才會著于眼前的利益紛爭,而不是合作互贏,共同協作,相助發展,成為利益共同體,乃至團體。
眼光永遠只著于內部,而不是向外拓展。
因為內部最容易看到利益所在,外部則會困難許多。
最容易看到的,是最容易相爭的。
是最同意得到的,也是最不容易得到的。
最容易得到,意味著不容易保存,注定不能長遠,最不容易得到,意味著相爭無益,何苦來哉?
對于一些大族來說,女兒本身就是資本,而不只是投資、投入的對象。
同時投入的也并不只是女兒本身,而是整個家族,以及家族未來與之結親的親家。
這就是表面投入與實際投入的區別,表面投入大于實際投入。
那些傾注于身的教育資源,所用的資金花費,為的不只是培養自家女兒,為的是以女兒為延伸,培養整個家族,培養外界的力量,培養整個未來,相比于家中男丁的培養,只能服務于整個家族,家中女子的兼容性、擴展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