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如何塑造始皇帝?
- 讓你寫歷史劇本,你還原歷史?
- BaBy俠
- 2162字
- 2024-06-07 08:27:24
長平之戰告一段落,眾人唏噓不已,
本以為李時的結尾是故意拉仇恨,吸引眼球,
現在事實擺在面前,才發現,是自己低估歷史殘酷性了。
有了這種神級表現,此時對李時的關注更上一層樓,
導播專門把他直播間放大,跟主舞臺屏幕平齊,讓觀眾可以更直接觀看他的創作過程。
“秦始皇是怎樣煉成的。。。”
李時最新頁面中,一行文字緩緩浮現,
他本人則低著頭,思索接下來的推理和劇情,
按照計劃,整個秦滅六國劇本,由三大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長平之戰,第二部分始皇掌權,第三部分統一戰爭,
長平之戰已經結束,有記憶加持,又有聯想推理,目前看效果還不錯,
但第二部分始皇掌權就麻煩了,
這涉及到一個過不去的坎,對秦始皇人物的塑造!
不論前世還是今生,關于秦始皇成長的史料都偏少,
前世稍微多一點,不過都是一些關鍵事件記錄,其中無法直觀看到秦始皇的成長印記,
今生史料缺失就更嚴重了,早年和晚年資料幾乎一無所有,只有他完成統一后到去世前的一些記載。
問題是,前世資料相對齊全的情況下,對秦始皇的爭議都極大,有人盛贊他是千古一帝,有人罵他是暴君豺狼,
這種爭論幾乎貫穿整個華夏史,2千多年后依然是熱門話題,
現在資料缺失嚴重的情況下,這個世界的人們對秦始皇的評價更是五花八門,
甚至可以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幻想出來的秦始皇,
現在新劇情要從塑造秦始皇人物形象開始,
如果塑造出來的形象,不能滿足絕大多數人想象,劇本很可能高開低走。
“又是一個創作難點,
秦始皇在華夏人心中擁有獨特的地位,
作為歷史上的首位皇帝,在迷霧加持下,顯得尤為神秘,
李時現在要去挑戰補全始皇的成長記錄和心路歷程,這難度太大了!”
王平深知人物塑造的難度,尤其是始皇這種爭議極大的,總會讓一部分人不舒服,很容易費力不討好。
“我看很多選手都直接采用了始皇現存資料中展示出來的形象,
那就是暴君與明君的結合體,
既能做出車同軌、書同文這樣的明智措施,
也能搞焚書坑儒、全民勞役這種愚民害民之策,
不知道李時會不會從這方面下手。”
陳歌在李時推理間隙,看了看其他選手的做法,感覺這種方法很穩妥,照顧大多數觀眾。
“結合形象確實是始皇后期給人的普遍印象,
但問題是,這是結果,不是原因也不是過程,
就像一個人成年后,辦事精明但脾氣暴躁一樣,
那是他性格形成后展示出來的形象,至于他是如何有這種性格的,得看他早年經歷。
李時現在是想反推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始皇的這種復雜形象,
這難度就太大了,在史料嚴重缺失的情況下,去找尋始皇丟失的經歷,還要補全他的心路歷程。。。”
王平搖了搖頭,不看好李時的這一個劇情。
“各位,難度大才好啊,
李時上一個劇情,僅憑散碎記載就能聯想推理出長平之戰地點和殺降結尾,
現在他去推理始皇丟失的前半生記錄,
說不定也能找到一些線索,讓我們的考古和歷史研究工作再進一步呢?
要知道,始皇的前半生,就研究價值而言,不比剛剛發掘的長平之戰差多少,
李時失敗了不過是劇本出點問題而已,
但萬一能給我們提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呢?”
長平之戰遺跡還在繼續發掘
易天還沒從喜悅中擺脫出來,此時對李時充滿信心。
“易老師說的不無道理,
劇本大賽本來就有找尋空白歷史的任務,
現在李時愿意打頭陣去挑戰,
成功最好,失敗也不吃虧!”
眾人的目光再次齊聚李時,
長平之戰劇情,史學界有推論、有關聯史料,還算有跡可循,
現在始皇成長的劇情,史學界可只剩猜測,史料也不充分,
他還能像上次一樣帶來驚喜嗎?
畫面中,李時筆觸開始移動,
“現存資料太少,想要推理秦始皇的前半生人生經歷,
只能在推理之外再加猜測,
可猜測不能亂猜,得有一定的參考方向,
他親人、屬下、敵國等資料中,零零散散有一些相關記載,
他發布的一些政策也能反應出他本人的一部分性格特點,
另外,還可以從現存歷史中找一個跟秦始皇類似的人物,
當做人物模版,這樣可以讓人物塑造更有邏輯!”
“看李時這樣子,除了跟長平之戰一樣利用散碎資料,
他還打算要根據現成的歷史人物,作為參考,生成秦始皇的成長經歷?”
“這倒確實是創作過程中常用的手法,
不知道怎么塑造人物的時候,可以找一個現有的人物模版作參考。”
“問題是,誰能做秦始皇的人物模版呢?
縱觀華夏上下五千年,有誰能跟秦始皇相提并論?”
“等等,我好像想到了一個人,
他現存史料比較齊全,人物經歷也豐富,比較適合作為模版參考,
不過,他的經歷用在秦始皇身上,真的合適嗎?”
李時動筆,寫下答案,
“明太祖,朱元璋!”
“啊?”這下不止觀眾不解,評委們也露出疑惑表情。
“秦始皇跟明太祖,中間差了快2千年,他倆有相似性?”
“李時在開玩笑吧,一個是世代祖蔭,出生就是世家公子,13歲就繼位的始皇帝,
一個地主家的放牛娃,父母都被餓死,被迫當和尚要飯的乞丐,這怎么當人物模版?”
“這倆不止不相同,還完全相反吧,看看他們做的事情,
一個搞丞相制度,另一個廢除丞相制度,
一個不相信分封,采用郡縣制,另一個迷信分封制,子孫戍邊,
一個建立的是華夏第一個王朝,另一個建立的是華夏漢族最后一個王朝。。。
李時不能在搞笑吧,故意用朱元璋去給秦始皇當人物模版?”
“不過,他們中后期執政經歷和行為性格倒頗為相似,
都經歷了軍閥混戰,最后一統,
都進行過大的制度改革,妄想子孫后代長治久安,
都有過常人難以理解的暴虐行為,
晚年繼承人都出了問題,
難道李時是看到了這些,所以選明太祖來當模板?”
“搞不懂他的想法,這倆無論如何也聯系不到一起吧,
李時這次的選擇可是大錯特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