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南太平洋某隱秘海島。白沙如糖霜,海水由近及遠的藍層層暈染,椰影婆娑。遠離游客聚集區,一棟極簡主義的白色水屋懸于清澈瀉湖之上。
(一)“最優解”的蜜月基地選址
蕭寒的執念(空間美學與體驗):“必須是水屋!推門即海,光影穿透地板縫隙,像住在流動的藍寶石上!建筑本身要融入環境,線條干凈,拒絕俗氣裝飾?!彼弥鴰准翼敿壦莸脑O計圖對比,挑剔得像在選競賽方案。
程越的精密計算(效率與風險控制):
地理位置:“A島水屋私密性99分,但往返主島補給耗時成本高;B島設施新,但處于季風尾流區,降雨概率超標;C島……”平板屏幕上是復雜的氣象、交通、設施評估模型。
成本效益:“綜合私密度、景觀質量、服務響應速度、潛在干擾因子(如海鳥噪音)及單位時間成本,最終目標:C島7號水屋。其懸挑結構抗風系數最優,退潮時屋下可形成天然潟湖泳池(蕭寒的‘體驗附加值’),且……”他頓了頓,調出一個實時監控畫面,“配備高速穩定Wi-Fi及多個電源接口,滿足遠程‘觀測’需求?!?
畫面切入:監控畫面里,“館長”正四仰八叉地睡在程越父母家(精挑細選的可靠留守地)陽光房的貓爬架頂層,肚皮隨著呼吸起伏。旁邊,智能喂食器綠燈常亮,自動飲水機潺潺流動。
蕭寒的甜蜜妥協:她笑著撲進程越懷里,指尖點著屏幕上熟睡的毛團:“顧老師連蜜月的Wi-Fi速度都為‘館長觀測站’優化了!這‘最優解’,我認了!”
(二)海風中的專業碰撞與感性沉溺
1.晨潛·數據流與色彩狂想:
程越穿著專業潛水服,手腕戴著潛水電腦表,下水前最后一次檢查數據:深度、時間、水流、氣瓶壓力?!澳繕耍?0分鐘,最大深度18米,安全冗余量15%?!?
蕭寒則像一尾人魚,穿著亮黃色比基尼,迫不及待扎入水中。她的注意力完全被水下世界俘獲:“看!珊瑚的形態!簡直是天然的參數化設計!這簇鹿角珊瑚的枝杈角度,完美符合斐波那契數列……那條小丑魚藏身的???,褶皺的肌理多像哥特式玫瑰窗!”她興奮地指給程越看,氣泡一串串上升。
程越護在她身側,電腦表的數據閃爍被暫時忽略。他透過面鏡,看到的不再是單純的海洋生態數據,而是蕭寒眼中那個充滿建筑美學與生命律動的奇幻世界。他伸手,輕輕托住她被水流帶起的一縷發絲,通過手勢示意:“形態數據庫已更新。用戶(蕭寒)體驗滿意度:極高。”
2.落日·“非標”雞尾酒與邊際效用:
水屋露臺,夕陽熔金。蕭寒舉著一杯侍者剛送來的、造型夸張的雞尾酒(插著小傘、水果串、甚至一朵蘭花),眼睛發亮:“看!這層次!這色彩碰撞!多棒的‘空間構成’!”
程越看著自己手中那杯成分透明、比例精準的古典威士忌,理性分析:“裝飾性元素過多,占用飲用空間,且糖分攝入邊際效用遞減。風味核心可能被掩蓋……”
“噓——”蕭寒將吸管塞進他嘴里,“顧老師,蜜月經濟學第一條:放棄邊際效用,擁抱‘顏值即正義’!”程越被迫嘗了一口,甜膩感讓他皺眉,但看著蕭寒在落日余暉中笑得比杯中裝飾還燦爛,他默默咽下,評價:“……視覺體驗轉化率,尚可。”換來蕭寒得意的笑聲和海浪的合奏。
(三)“館長”的遠程存在感與情感貼現
固定儀式:每天早晚,無論身處何地(浮潛歸來、沙灘漫步后、晚餐前),兩人必會準時連線“館長觀測站”。畫面里,“館長”或在陽光房追光斑,或在啃新玩具,或只是懶懶一瞥鏡頭。
程越的“遠程運維”:
檢查喂食器、飲水機數據記錄(“攝水量正常,罐頭消耗速率穩定”)。
通過攝像頭觀察“館長”精神狀態、排泄物情況(間接評估健康)。
遠程操控智能玩具晃動兩下(測試互動性)。
結論:“系統運行平穩,‘館長’幸福指數維持高位。情感貼現率(思念成本)處于可控范圍?!?
蕭寒的感性輸出:
對著鏡頭絮絮叨叨:“館長!看媽媽這邊的海!藍不藍?沙子細得像你的貓砂!給你撿了最漂亮的貝殼?。ㄕ故荆┛上Р换厝ァ氩幌雼寢專俊?
看到“館長”敷衍地舔舔毛就走開,假裝傷心:“小沒良心的!就知道吃爸爸買的罐頭!”
意外插曲:某晚暴雨,海島短暫斷電斷網。恢復后第一時間連線,看到“館長”安然睡在貓窩里(程越父母及時啟用了備用電源和安撫措施),兩人懸著的心才放下。蕭寒靠在水屋玻璃門上,望著窗外洶涌的海浪,輕聲說:“突然想它了?!背淘綇纳砗髶碜∷?,下巴抵著她發頂:“數據延遲恢復?!^長’思念貼現率……此刻同步飆升?!眱扇遂o靜相擁,聽著雨聲和海浪聲,對遠方那只毛茸茸小生命的牽掛,成了蜜月里一份獨特的、甜蜜的羈絆。
(四)星空下的“非理性”最優解
終極浪漫:深夜,暴雨初歇。兩人躺在水屋延伸網床上,身下是微微蕩漾的海水,頭頂是洗凈的、綴滿碎鉆般的浩瀚星空。沒有光污染,銀河清晰可見。
蕭寒的沉醉:“這穹頂……比任何教堂的拱頂都壯麗。星星是永不熄滅的燈,海風是流動的音符……程越,我們像飄在宇宙的搖籃里?!?
程越的“失控”:他放棄了計算星座方位或大氣能見度數據。只是側過身,在星輝與海聲的包裹中,深深凝視著蕭寒被星光柔化的臉龐。他的指尖拂過她微濕的鬢角,聲音低沉,帶著一種罕見的、純粹的感性:
“蕭寒。”
“嗯?”
“我曾以為,人生的最優解,是找到一條路徑清晰、變量可控、回報可期的航線?!?
他頓了頓,目光比星空更深邃:
“但現在我知道,最優解是和你一起,偏離所有預設的航線?!?
“是潛入未知的深海,擁抱珊瑚的色彩;是喝下那杯華而不實的雞尾酒,只為看你笑;是在最精密的計劃里,永遠為一只貓的呼嚕聲留出帶寬;是在這搖搖晃晃的網床上,忘記所有模型和數據……”
他的吻輕輕落在她的額頭,如星子墜落海面:
“……然后發現,這失控的、感性的、充滿‘非理性變量’的當下,才是計算過千萬遍后,唯一值得錨定的‘最優解’。”
“館長”的遠程認證:此刻,千里之外的監控畫面里,“館長”翻了個身,在睡夢中發出了一聲悠長而滿足的呼嚕。仿佛在星空見證下,為這份“非理性”的甜蜜,敲下了毛茸茸的認可印章。
尾聲:潮汐與歸期
蜜月尾聲,兩人赤腳走在退潮后的沙灘上,撿拾被海浪打磨光滑的珊瑚碎片和小貝殼。
“給館長帶什么禮物?”蕭寒晃著手里的小袋子。
“數據表明,它對新玩具的興趣周期平均為3.7天?!背淘嚼硇苑治?,“不如……帶我們的氣味和故事回去?!?
蕭寒笑了,將一枚形狀奇特的白色珊瑚骨放進他手心:“那這個歸你。像不像微型建筑結構?放在你書桌上,提醒你……偏離航線的美妙?!?
程越握緊那枚帶著海的氣息的“建筑”,也握緊了她的手。
遠處,接他們離島的小艇劃破碧藍。海風溫柔,將蜜月的尾聲,吹向那個有“館長”等待的、名為“家”的溫暖港灣。而“最優解”的航程,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