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面拜趙恒,單膝跪地:“陛下!《國語》有言:‘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
“今那遼使竟敢如此輕慢于您,臣雖年少,卻有命一條,愿為大宋出戰!”
“即便身死,也得讓遼人知道,大宋不可輕辱!”
陳昭等的就是這一刻!
上一個敢對著群臣輸出的寇·加特林·準現在已經被貶到地方了,沒有特殊情況,一時半會兒回不來。
一直秉承著“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的陳昭當然不會犯和寇準一樣的錯誤,而且陳昭也沒有寇準那樣錯綜復雜的姻親關系,玩不起。
那今日的瘋狂是為了什么?
為了讓趙恒看到他的決心!
陳昭“看得到”趙恒心中的郁悶。
天無二日,人無二帝,和他人分享天下神器,這可不是一件美事,更何況那人還步步緊逼。
陳昭就是要以一種非常決絕的方式展現自己“為國捐軀”的決心!
現在看來,效果很好,趙恒的眼眶都紅了。
而且陳昭可不是隨便逮著個人就上去輸出,噴的人那都是精挑細選的!
百姓的厭惡、同僚的排擠、皇帝的反對,此三者,得二基本上就能喜提“貶官大禮包”一份。
百姓、趙恒不用多說,陳昭一直和他們待在一起,至于同僚...
王欽若,樞密使,夠分量,還跟自己有利益糾纏,罵了也不要緊。
丁謂,三司使,“老朋友”了,從陳昭第一天上朝開始關系就不怎么樣,無所謂了。
還有陳堯叟...
他應該不會生氣吧?
“大宋不可輕辱...”
“好哇,好!”
趙恒嘆道。
作為“天書封禪”的主策劃之一,趙恒見過太多的虛偽和貪婪,像陳昭這樣“一心為君”的臣子,他已漸漸忘了模樣。
現在看到陳昭,覺得自己這顆冰冷的心又有了些溫度。
“陳卿這樣的年輕人才是我大宋的未來啊!”
朝堂上的氣氛也有些詭異,這里站著的任何一個人官位都比陳昭高,但此刻都被陳昭懾住了。
少年的發言雖然有些莽撞、失利,但同樣也意味著熱血!
朝中的一些官員想起了那些被歲月漸漸磨去的屈辱和悲傷。
他們一個個地跟在陳昭身后:“陛下,臣請戰!”
朝堂上主和的氛圍頃刻扭轉,溫度似乎也高了一些。
但趙恒沒被這股熱血沖昏頭腦,這站出來的都是大宋未來的肱骨之臣,豈能讓他們陷于危險之地!
這軟弱的罵名,還是讓他這個皇帝來擔吧...
“諸卿,我們必須永遠記得這沉痛的一天...”
趙恒這是不相信他的能力啊!
也是,耶律粘袞展現的視覺壓迫力太強了,看著就讓人心神膽顫,更別說站在他的對立面了。
現在得讓這位皇帝陛下安心了!
陳昭起身,脫下自己的官袍,疊好,放在一邊。
然后左手抓住胸前的衣襟,“刺啦”一聲,錦袍華服瞬間從他的身上“剝離”下來!
露出他精壯的肉身。
不似耶律粘袞那樣的粗大,但陳昭的肌肉也是經過《第十三套廣播體操》淬煉出來的,肌肉塊塊分明,似刀刻斧鑿,蘊含著無窮的力量。
(從理論上來說,古代更喜歡耶律粘袞這種“脂包肌”的身材,現在審美中肌肉男的脂肪太少,不怎么吃香,但我們這是小說,不考慮這些。)
在陛下面前脫衣,不對,是撕衣,你想干什么?這可是大不敬啊!
但沒有人敢站出來指責陳昭的過錯,他們都被陳昭嚇到了。
陳昭,開封出了名的財神爺,身上穿的衣物必然不是凡品,他竟能直接撕破...
這手臂力量,舉世罕見啊!
“陛下,家父傳臣練武之法多年,臣未敢有一刻松懈,因為臣一直在準備著,準備著為陛下拋頭顱,灑熱血!”
“陛下!讓臣出戰吧!”
陳昭大聲喊道。
“陳樸...”
趙恒想起來了,耶律粘袞是大遼的勇士不假,但我大宋也有自己的勇士!
譬如陳樸,趙恒怎么忘記了他,現在看到他的兒子陳昭...
虎父無犬子!
之前趙恒還j覺得陳昭是少年郎,一腔熱血,現在看來是胸有成竹,那肌肉,連他這個皇帝看了都羨慕。
雖然陳昭和耶律粘袞體型上還有一定差距,但趙恒覺得可以試試了。
陳昭是大宋珍貴的人才,不能輕至險地,但有如此功夫傍身,面對那耶律粘袞,即使不能獲勝,那也能打出大宋的風采了。
趙恒心里思索著,也沒忘記關心年輕的忠臣:“取我華服!”
周懷政最有眼力見,不然也不會成為趙恒的親信太監,看到陳昭撕衣服后,便早早差人去取一件披風,此刻剛好送到。
趙恒拿過,親自下場為陳昭披上披風,遮住他精壯的肉身,系好帶子,拍拍陳昭的肩膀,以示天子殊榮。
轉身環顧群臣,聞向王欽若,道:“王卿,禁軍中可有將士能比陳昭?”
王欽若剛剛才和陳昭發生矛盾,但他又不是傻子,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去觸趙恒的霉頭,回道:
“回陛下,陳宮使之勇猛軍中無人能及,全賴上天庇佑,官家慧眼,才使如陳宮使這樣的勇士能為國效力。”
王欽若無愧為“五鬼”之一,這悄無聲息的拍馬屁的技術真是絕了!
這馬屁也明顯地拍進趙恒心里去了,他哈哈大笑,緩緩坐回龍椅,俯視下面的群臣,心里是從未有過的輕松和愉快。
問向群臣:“眾卿以為如何?”
王欽若已經給他們打過樣了,大家也都是聰明人,這個時候再跳出來就是純純的找死行為了。
而且陳昭有武力也是一件好事,雖然投了比武,出丑的大頭是趙恒,但他們這些當官的終歸是臉上不好看。
有人能對戰耶律粘袞那個人形怪物,這是好事。
之前想投降,是因為完全看不到贏的希望,現在有陳昭,不說贏,打上幾十個回合后再輸,那也是雖敗猶榮,比直接投降面上好看多了。
于是朝廷上只剩下一片贊頌圣明的聲音。
這事就這么定下了。
趙恒伸手,輕指陳昭,說道:“陳卿一片為國之心,朕再阻攔,反倒顯得不美。”
“既然如此,告訴遼使,后日的比武我們應下了!”
“陳卿得多多勉力,打出我大宋的風采!”
“是!”陳昭回答得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