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你所說的天書?”
紫宸殿上,趙恒身穿紅色朝服,端坐在龍椅之上,無悲無喜。
天瑞安可必得,前代蓋有以人力為之者。惟人主深信而崇奉之,以明示天下,則與天瑞無異也。
世間真的有河圖洛書嗎?不過是圣人為了教化民心而虛構出來的工具罷了。
趙恒比任何人都清楚所謂的“天書”是怎么一回事,有些“天書”還是他親自找人掛上去的。
此刻看著陳昭煞有其事地拿出一卷“天書“,心里有些疑惑,“朕最近沒安排‘天書’降世的戲碼啊!”
陳昭雙手捧著“天書”,一臉虔誠地說道:“官家,昨夜臣就寢時,忽見一金甲神人闖進臣的房間,臣仔細一看,發現那金甲神人是臣死去多年的父親!”
聽到陳昭談起他的父親,趙恒恍惚間好像又看到那個在澶淵城下身中三箭、負八創,卻仍浴血奮戰的身影。
“陳樸是個忠心的。”趙恒在心里默默贊嘆道。
陳昭繼續說道:“臣父對臣說:‘當今天子以仁德治國,大益于百姓,上天為彰顯其功,將降天書于郊外一山上。’”
“今日卯時,臣便出城尋找天書,幸有臣父的指引,在一番奔波后,臣終于在一座風景優美的小山上找到了這卷天書!”
陳昭的故事編得一般,有許多地方經不起推敲,但很對趙恒胃口,他對這卷“天書”有些興趣。
“你父親是個忠心的,逝去了也不忘為大宋效忠,朕今日就要看看朕忠心的臣子給朕帶來了怎樣的祥瑞!”
趙恒從龍椅上起身,想親手打開“天書”,以示對“天書”的尊重。
陳昭趕忙攔住趙恒,這群古代人可沒有見識過后代的3D畫法,要是趙恒被“天書”上畫的龍和鳳嚇得呆住,在朝中大臣們面前失了天子威儀,那陳昭獻“天書”的好事就可能變成壞事,搞不好就會被貶到嶺南去挖蘑菇。
“官家千金之軀,豈可妄動!不如讓臣代勞。”
皇帝雖為一國之主,但只也是天子,在祥瑞“天書”面前,也不能說“尊貴”,“千金之軀,不可妄動。”實在有些強詞奪理。
趙恒以為是陳昭想分享“天書下凡”的威風,看在陳昭苦心謀劃的份上,便也答應了他的請求。
“那便由愛卿為朕打開天書吧。”
陳昭緩緩打開“天書”,只一眼,趙恒便被“天書”上的內容震住。
龍威嚴,鳳祥和,仿佛馬上就要從畫卷里飛出來,和皇帝陛下分享喜悅!
中間的幾十個大字更是金光閃閃,幾乎要晃瞎人的眼睛。
趙恒的手不自覺地抓住龍椅邊上的把,渾身微微顫抖,久久不言。
“這...這...這上面寫著什么?”趙恒緩過神來,伸手指著“天書”上的現代字。
這時候就到專業人士登場了!
陳昭將“天書”翻面,裝出一副仔細查看,認真思考的樣子。
過了一會兒,陳昭對趙恒行大禮,大聲說道:“恭喜官家,賀喜官家!”
朝中的君臣都被陳昭這一嗓子嚇了一大跳。
陳昭也不再賣關子,解釋起“天書”上的內容:
“天朝宋,有明君,趙受益,誕皇嗣,后有繼,當大興......”
趙恒聽得有些癡了。
人是想像不出自己認知以外的東西的,趙恒本來以為陳昭是自己做了一份“天書”,以求富貴,但當真正看到這份“天書”,趙恒改變了他的想法。
瞧那花紋、瞧那線條、瞧那材質......都不像是會出現在大宋的產物。
“難道這真的是天書?!”
趙恒貴為皇帝,什么好東西沒有見過,若陳昭這份“天書”只是單純的華貴,其實也不會讓趙恒產生這種錯覺,幾千幾萬貫錢砸下去,什么好東西做不出來?
重要的是上面寫的字!
“趙受益,誕皇嗣,后有繼,當大興!”
趙恒等皇嗣已經等了整整六年!
咸平三年(1003年)趙恒當時唯一的兒子趙祐早夭。
他才九歲啊!
在趙祐之前,趙恒還有一個兒子趙禔,出生沒多久就死了。
兩度經歷喪子的趙恒內心的悲痛無人可知!
可就在這個時候,朝中的那些大臣,用著“國家無后,社稷不穩”的借口,逼著他將宗室子趙允讓接入宮中做皇子培養。
這無疑是在趙恒的心口上又插了一刀。
誰想為別人養兒子!誰想把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送給別人的兒子!
現在陳昭拿出一份華貴的“天書”,上面用一種全新的文字寫下“趙受益,誕皇嗣,后有繼,當大興!”,這說明什么?
說明他趙恒會有兒子!他的江山后繼有人啦!
趙恒打心底里認為陳昭遞上來的這份“天書”是真的。
陳昭悄悄瞥了趙恒一眼,看到他飄飄然,一臉滿足的樣子,心里松了口氣。
封建社會就是這樣的,皇帝只要腦袋里有個想法就行了,自然有人滿足他的愿望,可下面的大臣們就很辛苦了,除了干活做事,還要注提防同僚背后捅的刀子,還要拍皇帝的馬屁,什么時候拍、怎么拍,這一切都要經過深思熟慮。
朝中的大臣們無論是信“天書”的,還是不信“天書”的,此時都在為皇帝賀喜,說些“天佑大宋”的話,再蠢的人都不會在這個時候觸皇帝的霉頭。
“官家,臣有事要奏。”陳昭趁熱打鐵。
“準奏。”趙恒現在的心情很不錯,對陳昭多了幾分長輩的慈愛。
“臣請求在玉清昭應宮內建一座宮殿供奉天書,為皇子祈福!”
“臣雖位卑,亦想為官家分憂!”
陳昭的目的就是玉清昭應宮!
玉清昭應宮是趙恒為了把以天書為中心的崇道運動搞得場面壯觀而建的宮殿,計劃建二千六百十座殿宇,極盡奢華。
其中僅三座雕像就用去金一萬兩、銀五千兩,玉清昭應宮大概耗費近億兩白銀。
玉清昭應宮耗資之巨,幾乎把太祖太宗的積蓄揮霍殆盡,期間不知有多少官員上下其手,中飽私囊。
陳昭的想法很簡單,建造玉清昭應宮的利潤太大了,他也想從其中分一杯羹。
有現代的眼界和系統的幫助,陳昭自然會把宮殿建的漂漂亮亮的,贏得皇帝的賞識,順便監督一下官員,免得他們把國家的錢都裝進自己的口袋。
為皇子祈福,很好的借口,趙恒沒理由拒絕,他正欲答應。
此時,百官中傳來一道不和諧的聲音:“官家,萬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