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如果殺戮不是為了除暴那就毫無意義
- 平荊州拐呂布,我在三國射穿天下
- 我想戒可樂
- 2104字
- 2024-06-02 12:50:18
偏廳等待的蒯越看到蔡瑁,立即起身問道,“如何?”
蔡瑁苦笑,“少而有謀,有備而來。”
蒯越笑道,“當是好事,就怕有勇無謀之輩。”
蔡瑁指了指前廳,“你去見識一番就知曉了。”
“看德珪的樣子像被占了便宜啊,我倒好奇的緊”蒯良一邊說笑,一邊朝前廳走去。
前廳之中,看到蒯越走了進來,劉琦立即起身相迎。
一邊走一邊打量。
蒯越身形偏瘦,雙目有神,八字胡修剪的很整齊,如果戴上眼鏡正是現代大學教授的形象。
兩人互相行禮,蒯越輕輕拉住劉琦的手,贊道,“琦公子龍章鳳姿,同景升一樣風采照人啊。”
劉琦趕緊請蒯越入坐,“先生休要取笑侄兒,父親經常提起先生,言先生沉穩足智,是荊州大才。”
“洛陽一別兩寬,景升兄可安好?”
“家父最近頗為憂慮,甚想念先生,不瞞先生,此番朝廷任命家父為荊州刺史,家父命孩兒前來拜訪先生問計,這是家父給先生的書信。”
劉琦拿出劉表的親筆信,遞予蒯越。
蒯越展開娟布書寫的書信,邊看邊贊,“景升兄的字依舊氣勢磅礴。”
劉琦靜靜等他看完,心里覺得古代文人說話也真是有點累,說正事前總要客套一番。
劉表的信自己沒有看過,不過大致也猜的出來,說明要到荊州當刺史的情況和尋求幫助的意圖。
劉表沒有自己的兵馬,就是一光桿司令上任,在荊州沒有自己的勢力,肯定要拉攏襄陽中廬蒯家支持他,按照便宜老爹的尿性,措辭肯定滿口仁義,振興漢室之類的廢話了。
蒯越看完,徐徐開口道,“此間宗賊眾甚,群眾不附,琦公子可有耳聞?”
這是要考校我啊。
劉琦早就做過功課,對于蒯越這種精明強悍,有理想卻不迂腐的務實主義士族子弟,曉之以理,讓他覺得這是大勢所趨,才能獲得他的幫助。
劉琦不慌不忙,反問道,“宗賊與宗民何以異也?”
不等蒯越回答,自顧接著說道,“目無法紀,貪暴無道是為賊;心有漢室,安居樂業是為民。”
“吾常聞荊州有八大宗族,蔡、蒯、龐、黃、馬、揚、習、桓,皆心向漢室,奉公守紀,裨益鄉里,乃荊州之棟梁。”
“異度先生所謂之宗賊不過微末小族,每一家聚眾者不過百人,若其合之,人數甚眾;然互相厭惡,行禍害百姓之事,不過一群烏合之眾,不足為懼。”
“以荊州之棟梁治烏合之眾,先生以為如何?”
蒯越聽劉琦侃侃而談,暗自贊嘆,嘴上卻說道,“賢侄大才,不過撥亂反正,使民安之,乃劉荊州之職,非民能擔之。”
言外之意很明顯,這是你爹劉表的事,我們憑什么要幫你?
劉琦笑了,要是我有一兵一卒,還來找你干什么,當然是找你合作了。
“荊州這塊蛋糕,嗯,不是,荊州就若一張大餅,一人吃太多了,幾個人吃剛好,幾十個人吃就不夠吃了呀。”
蒯越也笑了,“賢侄這個類比頗有意思,不過這張大餅又不是賢侄家的,很燙手啊。”
“先生謬也,天子姓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荊州乃天子治下;家父姓劉,我也姓劉,這張大餅自然也姓劉。”說著,劉琦又拿出劉表出任荊州刺史的文書。
“蒯家乃荊州棟梁,先生智卓一方,況且同家父乃至交,難道不欲幫家父而欲為宗賊乎?”
劉琦這話,威脅的意思就很明顯了,你們是地頭蛇不錯,但是我這邊代表的是漢室,代表的是官方,合則兩利,你不加入自有人加入。
官子兩張口,你要是幫助我們,你就是宗族,是好人,要是不幫我們,那就是宗賊,壞人了。
蒯越聞言大笑,“德珪言子衿少兒有謀,我初以為言過其實,今觀之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又來客套,你倒是幫不幫嘛。
劉琦覺得自己口水皮都說干了,“蔡家小姐讓我叫她三姐兒,您又是我叔父,大家都是一家人,這張餅,我們一家人吃,管飽。”
要好處是不,我就給你好處。
蒯越真的被逗樂了,“賢侄畫的好一張大餅,那蒯某只得吃下了。”
終于答應了,真累。
打鐵趁熱,蒯異度對不住了,等不到你獻策,借用你的計策先用了。
劉琦趕緊喂了一口茶水,挪開位置,來到蒯越旁邊坐下,緊緊抓住蒯越的手,“吾有一計可除宗賊,非先生不能助我!”
對方就這么跑過來握住自己的手,蒯越嚇了一跳,“賢侄輕點,有何妙計先說道說道,看我能不能幫。”
劉琦尷尬地收回手,在身上摩挲了幾下,“琦打算入宜城,宣布家父入主荊州的消息,再召開英雄大會,煮酒論荊州英雄,以官爵誘各家宗帥以來,一股腦兒誅之。”
蒯越沉吟道,“子衿要演一出鴻門宴?”
“正是,還請叔父出面,聯系各家宗帥參與,務必一網打盡!”劉琦騰的一拍桌子,猛的站起來,又嚇蒯越一跳。
蒯越暗道,這小子心狠手辣啊,不過我很欣賞。
蒯越也站了起來,擊掌叫好,“真是英雄出少年,子衿之計與我不謀而合,這忙蒯某幫了。”
劉琦聞言大喜,躬身要大拜,蒯越急忙攔住,“宜城蔡家更熟悉,此事還要蔡家支持,需埋伏勇士百人。”
劉琦胸有成竹,“這個自然,蔡大兄肯定樂意相助,他最喜歡吃餅了。”
蒯越輕輕搖頭,“你呀,我就說方才看他一副苦瓜臉模樣,肯定是被你占了便宜。”
談到這里,劉琦松了一口氣,入主荊州之事已經成了大半,蔡、蒯兩家都被成功說服。
群英大會在宜城哪里搞,什么時間搞,如何散布消息,聯系哪些人,挑選刀斧手等等,就不是幾句話就理的清的了,沒有這兩家地頭蛇出力,計謀無法實施。
孤身入荊州亂局,借蔡蒯兩家勢力,用“宗賊”鏟除宗賊,以暴制暴,就是破局之法。
人心不可欺,作惡必有報。
這些宗賊作惡沒有人懲治,那就由我來,殺的他們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就知道天下還有王法,人間還有公道。
如果殺戮不是為了除暴那么就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