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功成謀退
書名: 平荊州拐呂布,我在三國射穿天下作者名: 我想戒可樂本章字數: 2341字更新時間: 2024-06-22 11:01:21
王允越眾而出,接過密詔,大聲宣讀,控訴董卓一干惡行。
然后對兩百近衛特赦,讓他們戴罪立功。
有天子密詔,殺董卓就是天子的旨意,董旻又被呂布殺死,兩百親衛得到特赦,立即轉變了陣營。
劉琦、徐庶則與呂布、李肅則去通知皇甫嵩,接管禁軍。
王允匆忙趕回長安,立即入宮去了,大雨沖散了他的冠冕,蓬頭垢面,像是誤入皇宮的乞丐,雖說他可以先回去換一身官服,梳洗完畢再進宮,但他一刻也不愿耽擱,必須要迅速穩定局勢。
獻帝躺在榻上,似睡非睡,看到闖入進來蓬頭散發的王允,有些驚慌:“司徒怎么這般模樣?”
難道刺殺董卓失敗了,獻帝不敢再想。
王允跪拜:“陛下,天佑大漢,董賊已經伏誅!”
“啊,當真?”
獻帝有些不敢相信。
“千真萬確!”
獻帝十分高興,感覺病去了大半,說道:“司徒立此大功,加錄尚書事吧。”
“謝陛下,接下來還要肅清董卓余孽。”
“都依司徒。”
南邊城郊禁軍大營,守營將官是皇甫嵩舊將,看到皇甫嵩等人一行十多騎奔來。
“老將軍怎么來了”守將皇甫嵩迎進軍營,發現呂布、李肅也在,還有兩個年輕的儀衛武將并不認識,隱約覺得有大事發生。
皇甫嵩拿出天子密詔,遞給守將:“董賊已經伏誅,我來接管禁軍。”
守將腦子一炸,董卓死了?
驚疑之下打開密詔,確認是天子的血詔。
神色閃爍,不過看了一眼呂布,立即就有了決斷,“弟兄們日盼月盼,終于盼到老將軍重新出山,末將聽從老將軍調遣。”
劉琦突然想起了一個人,于是問道:“騎都尉張遼何在?”
守將沒有見過劉琦,看向皇甫嵩:“這位將軍是?”
皇甫嵩介紹道:“手刃董卓的正是劉琦劉中郎。”
“啊,原來是小李廣劉將軍,失敬失敬。”本來還想恭維一番,不過想起呂布也在,只得硬生生打住。
“張文遠在徐榮麾下,并不在營中。”
劉琦哦了一聲,張遼不在這里啊,劉琦記得張遼這個時候應該在董卓手下。
胡軫、徐榮這些不受用重用的董卓舊部好像投靠了王允的,張遼才輾轉跟了呂布。
陷入刺殺董卓的這股亂流,如今功成,劉琦已經謀生了退意,長安不是久留之地,掃蕩郿塢之后,看能不能向呂布討要兵馬。
劉琦回頭瞄了一眼李肅,也許可以把李肅要來,再加五百戰馬。
皇甫嵩將禁軍三千人悉數調撥,殺向郿塢。
郿塢董卓之侄董璜倉促領兵抵抗。
呂布馬快,率先沖門,城門還沒有來得及關閉,呂布已經沖了進去。
董璜來不及反應,就被呂布一戟刺死。
禁軍接著一擁而入,一陣沖殺,郿塢很快被攻破。
董卓一家老小全部被抓了起來,拉到校場斬首。
而八百女婢則全部放了。
金銀珠寶,錢糧則一俱押送回長安。
劉琦連夜趕回長安,王允還在未央宮,派人召見劉琦進宮。
呂布見王允只讓劉琦進宮,沒有叫上自己,隱約有些不快,只得與徐庶在宮外等候。
劉琦進到天子寢宮,發現蠟燭擺了一圈,照得整間屋子亮如白晝,有黃門專門照看這些蠟燭,定時剪掉燭花,不讓它們熄滅。
王允依舊沒有洗漱,神色憔悴,精神卻很興奮。
劉琦向獻帝跪拜,間接也是在向王允跪拜,劉琦看著王允布滿紅光的臉,一瞬間有種錯覺:這不就是另一個董卓么?
獻帝已經很疲憊,打不起精神了,眼皮都在打架。
王允低頭看一眼小皇帝,好像得到授意似的,“劉中郎平身。”
劉琦不露聲色,站了起來。
“劉中郎誅殺董賊,陛下很高興。”王允又低頭看一眼獻帝,“上天眷顧大漢,欲還政于天子,此乃天意。”
獻帝已經睡著了。
隨后又笑道:“也是天意將劉中郎送來。”
“在下一階武夫,怎敢承擔天意?王司徒運籌帷幄,才是殺賊的首功,此功昭著海內,才可稱之為天意。”
劉琦打定主意要脫身,功勞都是你們的。
王允大笑一聲,馬上壓低聲音,“咱們都是自己人了,接下來我會論功行賞的……”
王允輕輕給獻帝蓋上被子,抬頭向黃門小聲道:“陛下睡了,送劉中郎出宮吧,我的意思……陛下的的意思。”
劉琦悄悄告退,心中啞然,這權力的魔力竟然如此巨大,還沒有過一日,王允的變化就如此之大。
祭壇風云突變,長安城中平靜如常,老百姓們早早關了燈休息,靜消消的。
呂布等的無聊,于是找徐庶說話:“天下的事情就是這么有趣,同樣的下雨,小販擔心生意泡湯,賣傘者卻興高采烈。”
徐庶明白呂布的意思:“天下大亂、百姓遭殃,官吏惶恐,英雄們卻躍躍越試。”
“劉子衿可是英雄?”
“呂亭侯才是英雄,不過將軍有一個問題。”
“哦?”
“將軍神勇無雙,擅長審時度勢,有野心想當亂世之主。”
“元直還特意觀察過我?”呂布不介意徐庶說自己有野心,來了興趣。
“刺殺董卓這么大的事情,不做觀察,怎敢入伙?接下來的話不中耳,將軍可愿聽?”
“正要討教。”
“那就不客氣了,將軍雖然官拜中郎將,封都亭侯,外面人都尊稱將軍飛將,將軍其實心里有一道過不去的坎,心中不能忘記自己曾經是丁原的義子,董卓的義子。”
徐庶一語中的,呂布心中惱怒,面上卻依舊保持平靜。
“將軍有志天下,想一飛沖天,將軍的名號也很響亮,已經是天下第一武將,可惜,將軍的出生,沒有辦法號令群雄啊。”
“元直真是一針見血。”
“將軍海涵。”徐庶殊無歉意,“亂世之中,誰不想奪取天下?非不愿也,實不能也,袁紹舉旗,天下響應,將軍大呼,有幾人在意?”
“元直此話不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勝吳廣尸身何在?”
“高祖斬白蛇而起,坐擁天下呢?”
“天下是死的,天下人是活的,爭奪天下就是爭奪人心,不管天生貴胄,還是莽夫豪杰,能得天下者,無一不是仁義之人,哪怕是假仁假義,將軍不擇手段,視道義為草芥,不是說這樣不好,只是離天下太遠。”
“元直能言善辯,布今日見識了,請繼續說。”
“天下太平,君擇臣;天下大亂,臣擇君。將軍若能擇一名主,以將軍之才,封狼居胥,指日可待。”
聽到這里,呂布大笑:“原來元直是在為子衿做說客啊。”
“劉琦也好、王允也罷,將軍早日想明白,越早越有好處,此乃庶肺腑之言。”
呂布抱拳行禮:“布受教了。”
正說著,劉琦從宮里出來,向兩人走來。
徐庶問道:“進宮何事?”
劉琦不答,也不回避呂布,只說道:“功成當身退,我欲早日回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