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比箭
- 平荊州拐呂布,我在三國射穿天下
- 我想戒可樂
- 2452字
- 2024-06-21 11:11:14
又進行了一日的排練,這場大漢最具創意的歌舞表演進行了一次試演后,最終的表演定在了明晚。
三公九卿、朝中重臣都被邀請來參加宴會。
董卓拖著他肥胖的身軀坐在了首席。
貂蟬今日穿的是一身白色的上衣,粉色的襦裙,伴舞們則穿的是鵝黃色的襦裙。
蔡邕和劉琦一左一右想對而坐,一同撫琴。
隨著蔡邕的琴音響起,宴會開始,劉琦也引吭高歌。
貂蟬翩翩起舞,她的長裙隨著她的身體動作而飄逸搖曳,仿佛一片綻放的花瓣。她輕盈地旋轉、扭動,將曼妙的身材與舞姿完美結合。
董卓看的目不轉睛,連酒都忘記喝了。
三公九卿們也被貂蟬的舞姿吸引,如墜仙境,忘記了蔡邕的琴聲和劉琦的歌聲。
一曲舞完,無不叫好。
董卓站了起來,大聲稱贊,一一賞賜。
賞賜了舞姬們一百金,貂蟬千金。
賜蔡邕金樽一杯。
輪到劉琦的時候,出人意料的對親衛說道:“取吾的太阿寶劍來。”
群臣紛紛側目,這可是天下名劍,董卓竟然拿此寶劍賜給劉琦。
大家開始紛紛揣測起董卓的用意來。
只有呂布臉色鐵青,上前跪拜在董卓面前:“劉琦未立寸功,怎么能受此重賞,孩兒懇請父親收回成命。”
大臣們開始小聲議論起來。
有的贊成呂布的觀點,認為這個獎賞太過了;
有的則認為呂布是嫉妒了,所以故意出來找事;
有的則看出了董卓拉攏劉琦的意圖,并不說話只是觀望。
董卓面露不愉:“賞出去的東西,哪有收回來的道理,我不是也賞賜了奉先赤兔么。”
呂布依舊伏地不起:“父親既然執意要賞,那等明日我與劉琦在校場比箭,若他能贏得了我,我也無話可說。”
董卓見呂布堅持,假裝生氣:“奉先有飛將之稱,劉子衿如何是你對手,我給你另外賞賜就是了。”
呂布仍然不肯放棄,彷佛跟劉琦卯上了:“父親不知,劉子衿箭術不凡,荊襄一帶皆喚他小李廣。”
是么,劉琦竟然也有如此神勇?
董卓改了主意:“那就明日你們比試一番,看看誰才是正真的飛將軍。”
呂布這才起身:“謝父親成全!”
然后看向劉琦,一臉倨傲。
劉琦知道呂布在演戲,只是你這也太突然了吧,好歹提前通知一聲啊。
讓我跟你比箭,你這打的什么主意?
當然面上不能示弱,劉琦也惡狠狠地盯了回去。
董卓看在眼里,心里十分滿意,安撫劉琦道:“劉子衿莫要羞惱,今日先賞你大宛良駒一匹,明日得勝,太阿劍依然歸你。”
劉琦拜伏:“謝太師重賞,琦必不負太師厚望,明日定取太阿寶劍。”
呂布則冷哼一聲,退了回去。
董卓大袖一揮,招呼道:“喝酒,喝酒!奏樂、起舞!”
酒宴又恢復了熱烈的氛圍。
蔡邕不用撫琴,換了個位置,坐到了劉琦的旁邊,有些擔心,小聲道:“子衿明日可有把握?”
劉琦當然不能說沒把握,敬了蔡邕喝了一杯酒:“祭酒放心,若是戰場廝殺,我不是呂奉先對手,但是比箭,敢一爭高下。”
蔡邕還是擔憂,“子衿莫逞義氣之爭啊。”
你這才當虎賁中郎將,就跟董卓的義子關系搞僵了,樹一強敵,實在不明智。
蔡邕當然不知道呂布在演戲。
劉琦又敬了一杯酒:“祭酒放心,此事明日自有定論,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蔡邕贊道:“不愧是玉麒麟,又出一句佳句。”
不經意間又抄詩了,哎,文抄公就文抄公吧,抄一首和抄十首沒什么區別,劉琦也看開了。
劉琦知道今天不能喝多了,于是不再喝酒:“今日吾不能與祭酒暢飲,明日得勝再飲。”
后面宴會依舊熱鬧,但是人們都已經開始期待明天的比箭起來。
子時,劉琦正要睡覺,突然聽到了輕輕的敲窗聲。
一起疑惑,半夜還有誰來找自己,找出佩劍,靠近窗戶、小聲問道:“誰?”
一個女聲答道:“我!”
赫然是貂蟬。
劉琦打開窗戶,一身黑衣的貂蟬翻了進來。
你這是翻墻進院子的啊,那為什么不敲門要翻窗子?
不過劉琦沒有問這個,而是奇道:“你半夜來找我干嘛。”
“義兄讓我來問你,百步之內,你能射中靶心么?”
我靠,這是要作弊,貂蟬這一問把劉琦整不會了。
“呂奉先也太小瞧我了,一百五十步內,箭無虛發,無有不中。”
“那就好,明日義兄提議百五十步射戟,他射左邊,你射右邊。”
還果真是作弊啊,這是要打平手,晚上來提醒我,給足了自己面子啊。
“如此甚好.......”
貂蟬美目端詳了劉琦半天,卻不說話。
劉琦忍不住問道:“有話直說。”
貂蟬才又問道:“你真的能百五十步百發百中?”
劉琦有些掛不住了,啥意思,你這是擔心我吹牛逼啊,這么瞧不起我?
劉琦伸手把貂蟬往門外推:“我騙你做甚!”
不料竟然又摸到不該摸的地方,趕緊收了回來,為了化解尷尬,指向門:“走的時候走門!”
貂蟬彷佛沒有感到劉琦的手碰到了自己,轉身往門外走去,出門的時候又問了一句:“你真的能射吧?”
我去,我當然能射了,劉琦不耐煩:“能射!你快走吧!”。
第二天午時,
校場上已經圍滿了圍觀的大臣,而除了值守的衛兵,也紛紛前來看熱鬧。
這可是飛將對小李廣啊。
呂布和劉琦一同入場。
董卓坐在點將臺上,示意比試開始。
呂布站在校場中央,跟董卓行了一禮。
然后大聲說道:“今日比箭,我將方天畫戟置于一百五十步外,穿過小戟者獲勝。”
哇,一百五十步啊,這么遠,武將和衛兵們都驚嘆起來。
文官們對于一百五十步沒有概念,看到武將吃驚,自然也曉得要射來穿過小戟極為不易。
“劉中郎可有異議?”
劉琦搖頭。
于是呂布令小校將他的方天畫戟插在了一百五十步外,在起始處劃了一條線。
然后要了一張兩石強弓,輕輕松松就拉滿,也不跟劉琦客氣,搭箭,瞄準,松弦。
箭矢快的像一道閃電,射向了畫戟,正好穿過了左邊小戟的小孔。
董卓站起來,揮舞起拳頭:“吾兒奉先果然神勇!”
大臣們和衛兵也紛紛歡呼叫好。
只有蔡邕眉頭緊皺,十分擔心劉琦。
大家更加不看好劉奇,覺得劉琦能射到一百五米遠已經算不錯了。
呂布向劉琦微微一笑,然后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劉琦也不怯場,令人拿來一張一石五斗強弓,深呼吸一口氣,挽弓搭箭,比呂布瞄的久了一些,不過動作一樣行云流水。
箭若流星,一樣穿過了右邊小戟的小孔。
一時間校場安靜了下來。
過了片刻,蔡邕興奮的喊了起了,第一個喝彩。
眾人才醒悟過來,紛紛喝彩。
董卓再次站起,這次舉起了雙臂:“吾有奉先、子衿神箭雙壁,何愁天下不定。”
眾人齊齊跪拜:“太師英明、布武天下!”
董卓讓大家免禮起身,然后說道:“此番比箭,不分伯仲,太阿寶劍劉琦當之無愧。”
叫劉琦上前,賜予太阿。
劉琦受劍,使勁擠出眼淚,痛哭流涕,拜伏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