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破武陵
- 平荊州拐呂布,我在三國射穿天下
- 我想戒可樂
- 2250字
- 2024-06-14 10:58:19
桓階從零陵逃了出來,知道奇襲攻城的是劉琦后,也不敢回桓家,他知道劉琦不會善罷甘休,只能去投靠張羨了。
張羨收留了桓階,奉為上賓。
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自己的弟弟被劉琦殺死,雙方有不共戴天之仇。
張羨安撫桓階道:“貝羽徒呈匹夫之勇,行事完全不考慮后果,劉琦殺我族弟,我心恨之,也只能引而不發,得遇到良機才能報仇啊。”
桓階現在如喪家之犬,只有張羨這一個去處,張羨有七千兵馬,堅守城池肯定還是能守住,張羨要是完了,自己也就真的完了。
但是只靠張羨一人之力,肯定抵擋不了劉琦,畢竟他代表的是劉表,現在大半荊州都已歸附,劉表實力已經大增,儼然一方諸侯。
桓階于是向張羨建議道:“將軍與劉琦有仇,劉琦小兒睚眥必報,以武陵一郡之力抵抗整個荊州,力有未逮。”
“將軍莫不如聯絡劉焉,以求歸附,得劉焉維護,劉表必不敢輕動。”
其實張羨是想投靠袁術的,只是袁術勢力在南陽、汝南一帶,中間隔了南郡,除非袁術和劉表立即開戰,否則遠水救不了近火。
張羨并不是很想投靠劉焉,于是回答道:“只是劉焉素有野望,器量狹小,投他非明智之選。”
桓階也知道劉焉主張廢史立牧,就已經暗含了不臣之心,正是他造成了群雄割據的局面。
只是武陵毗鄰益州,除了投靠劉焉,沒有其他選擇了。
桓階無奈的說道:“將軍還有選擇乎?”
張羨已經打定主意:“劉琦必定要來攻我,我整兵備戰才是當務之急,勝之則進取長沙,敗則投奔益州。”
劉琦這邊已經集合了一萬人。
蔡瑁領五千人、劉磐領五千人、黃忠領五百飛軍,其中兩百弓騎。
殺氣騰騰殺向武陵。
來到武陵城下,擺開陣勢。
劉磐上前叫陣。
桓階勸張羨死守不出,同時向劉焉求援。
張羨卻說道:“未戰而先怯,兵家之大忌;敵軍不過萬人,如果連出戰都不敢,則士氣不可用。”
留下兩千人馬給桓階守城,自己帶著五千人馬出城應戰。
張羨并不與劉磐搭話,挺搶就刺。
劉磐拔刀格擋。
雙方戰了十個回合,張羨不能力敵,逃了回去,親兵急忙接應。
劉磐揮軍掩殺,斬殺千人,小勝而歸。
張羨逃回城里,閉門堅收不出。
張羨積極備戰的效果還是有的,守城器械準備的很充足,劉磐試著攻城,城上箭矢如雨,大量落石砸下,火油無情地傾瀉。
死傷兩百余人后,劉琦鳴金收兵。
張羨守城還是有一定的水平的,要強攻破城的話,損失必然慘重。
劉琦也不強攻,圍三闕一、劉磐圍東門,蔡瑁圍西門,自己圍了北門,留黃忠率無當飛軍埋伏在南門外。
頭兩日,守城的士兵還士氣高昂,三日過后,見劉琦并不攻城,慢慢有些松懈。
第四日,劉琦擂鼓,劉磐引軍佯攻,城上立即射擊,荊州士卒沖到城下一百五十米處就退了回去,并沒有損傷。
武陵軍松了一口氣,半夜的時候,鼓聲又響起,蔡瑁又率兵沖擊西門,張羨趕緊前往西門督戰,結果蔡瑁也是佯攻。
如此折騰了兩日,守軍疲憊不堪,卻又不敢不防,說不得下一次就是正的進攻。
這時劉琦中軍主帥帳中,徐庶對劉琦說道:“疲兵之計已經達到效果,寫好勸降書信,今夜再派人射進城中,武陵軍必然軍心動搖,武陵指日可破。”
劉琦問道:“勸降書信如何寫?”
徐庶笑道,只需如此如此,劉琦聽了大喜,命人依計行事。
半夜,武陵城墻上輪值的新兵朱小七柱著長戟昏昏欲睡,被旁邊的老兵麻六拍醒,“嘿,醒醒,要打瞌睡也不要在城剁邊,流矢飛來,小命不保。”
朱小七被拍醒,迷迷糊糊地走到靠后的城墻邊,靠著墻坐了下來,疲憊的問道,“麻叔,你說這荊州兵到底啥時候攻城啊。”
麻六也挪到朱小七旁邊坐下:“我哪里知道,虛虛實實,說不定明早就會攻城。”
“那你說咱們守的住么?”
“守不住也得守,聽說劉琦心狠手辣,不接受投降。”
朱小七驚呼:“投降都不許的啊”
麻六嘆道:“可不是么,劉琦攻襄陽的時候,黃巾軍投降,一個沒留,全部殺了。”
朱小七嚇著了:“一個沒留?”
麻六點頭,“一個不留!”
朱小七覺得心里撥涼撥涼地,“那咱們能活下去么?”
麻六沉吟,他也不知道,要不是在張羨麾下當兵,有口飯吃,早就餓死了。
就在這時,荊州兵又擂起鼓來,武陵守軍強打精神,紛紛張弓搭箭,準備防備。
城下只來了兩百弓箭手,在一百五十米開外,射了一輪,就退了回去。
箭矢歪歪斜斜,并不具備殺傷力,只是箭矢上似乎綁了什么東西。
于是有士兵撿了起來,竟然是書信。
麻六也撿起一枝箭,取下了上面綁裹的蔡倫紙,上面寫的什么卻看不懂,麻六不識字。
遞給朱小七:“你小時候讀過私塾,可認得字?”
“認得。”朱小七點頭,接過信紙看了起來,臉上露出一絲期望的神情。
麻六催促道:“快講講,說的啥?”
“這上面說劉將軍,嗯,劉琦心地善良,不是濫殺無辜的人,黃巾軍之所以不準他們投降,是因為他們是反賊;我們不一樣,我們都是荊州的良家子弟,要是愿意投降,不但既往不咎,還能領取賞錢。”
“啊,真的,是真的么?”麻六搶過信紙,雖然看不懂,卻把紙拽的緊緊的,彷佛拽住的是他生的希望。
之前之所以死戰,是因為沒有生的可能,但是現在能夠投降,那就不一定要拼命了,麻六的心思急劇轉變。
一時間,張羨軍中紛紛傳遞信件起來,軍心不穩,有不少士兵暗中想要投降。
張羨也發現了勸降信,憤怒罵道:“劉琦小兒,卑鄙無恥!”
張羨知道守不住了,于是決定從南門突圍。
桓階抓住張羨的衣袖,拼死相勸:“劉琦圍三闕一,射箭勸降,皆是擾亂我方軍心之計,必然早有埋伏,將軍突圍,必然陷入絕境!”
“為今之計,應該把軍中有二心的士兵抓起來斬首,以儆效尤,穩定軍心,告訴大家援兵將至,才是良策。”
張羨撥開桓階的手,“書生焉知兵事,軍心已惑,罪不責眾,你殺的盡么?”
不是張羨不想守,而是真的守不住,帶著五千兵馬拼死突圍,也許還有生機。
不顧桓階的勸告,執意帶軍突圍。
桓階見勸不住,面如死灰,知道大勢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