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血流干(求追讀)
- 南宋生存攻略
- 洛星伊
- 2662字
- 2024-06-10 19:00:00
忽必烈心慕漢文明,讀漢書,說漢話,這是后人贊揚忽必烈仁慈無比,非凡偉大的重要證據,把忽必烈一頓吹,吹成了天上的皇,地上的王。
我特么的還真信了。
然而,當許赟做完蒙古帝國的視頻,只能說‘呵呵’。
這不過是蒙古人的‘當地化’而已。
蒙古人的當地化,是蒙古五大汗國的共同現象,不是忽必烈獨有。
首先實現當地化的就是金帳汗國。
拔都信奉蒙古人的原始宗教薩滿教,他建立金帳汗國后,并沒有改變信仰,依然信奉薩滿教,但是他在金帳汗國保護了伊斯蘭教。
拔都死后,他弟弟別兒哥接任汗位,不再信奉薩滿教,拋棄了長生天,改信伊斯蘭教,投入了真主的懷抱。
金帳汗國徹底當地化了。
海都建立的窩闊臺汗國,以及察合臺汗國,最終全部伊斯蘭化了,完成了當地化。
拒絕當地化,會是甚后果?
旭烈兀是一個佛教徒,然而他的母親克烈氏和他的妻子脫古思可敦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在她們的影響下,旭烈兀滅掉阿拉帝國的阿拔斯王朝,建立了伊利汗國后,采取親近基督教仇視伊斯蘭教的國策。
中東地區,是伊斯蘭教的大本營,影響極大,無所不在,無孔不入,仇視伊斯蘭的后果極為嚴重,國內動蕩不休,難以穩定。
因而,在旭烈兀死后,繼任的君主們開始弱化基督教,親近伊斯蘭的做法。
第三任君主帖古迭兒,干脆成了伊斯蘭教徒,完成了當地化。
他即位后,更是下旨‘吾已即位,吾人即屬穆斯林,可以此有幸之事通知報達居民,將以前黑衣大食哈里發時代供給諸道善堂之物歸之,切忽違背伊斯蘭教法令。’
他已經完成了當地化,然而事情還沒有結束。
合贊汗繼位后,干脆把伊斯蘭教定為國教。
伊利汗國最初親近基督教,仇視穆斯林,就是拒絕當地化,后又不得不當地化,更是把伊斯蘭教定為國教。
這是因為當地化,是蒙古人的大勢所趨,無法更改。
因而,忽必烈讀漢書說漢話,是唯一選擇。
至于忽必烈是真心愛慕漢文明,還是討厭,只有天知道。
他不漢化,北方漢人會支持他?
拔教已經去世了,別兒哥汗已經斷位,他改變宗教信仰,完成當地化,這事屬于極秘,知者極少,汪惟正作為汪德臣的繼承人,自是知曉的。
然而,許赟不過是一個宋人,按理說,他不可能知曉,但是許赟一口道破,由不得汪惟正不震驚不已。
許赟瞄了一眼汪惟正,給了一個你猜的眼神。
汪惟正一通瞎猜,又哪里猜得到,唯有閉嘴不說話的份。
孟繼堂拔刀,在汪惟正身上一捅,又是一道傷口,鮮血四濺。
這次,汪惟正學乖了,都不需要孟繼堂喝斥,立時為忽必烈吹噓:“你也說了,我們效忠忽必烈宗王是別無選擇,忽必烈宗王要成事,需要我們這些世侯,需要北地漢人,因而忽必烈對我們極為信任,此時投效忽必烈宗王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忽必烈要建立自己的勢力,必然需要北方漢人的支持,因而此時此刻投效忽必烈是最佳良機,會得到忽必烈信任,會被他重用。
這是天經地義。
然而,許赟嘴角一扯,一臉嘲弄:“忽必烈甚時間相信過漢人?”
汪惟正脖子一梗,信心十足:“忽必烈宗王金蓮川幕府里有很多漢人,劉秉忠姚樞楊惟中郝經竇默楊果楊奐宋子貞商挺,以及我師許衡,皆漢人也,他們皆得忽必烈宗王信任。”
這些漢人,都是北方頂級人才,自從進入忽必烈的金蓮川幕府后,忽必烈很信任他們,面子給得很足,影響也很大,讓人信服。
許赟嘲笑:“他們只是擔任幕僚,有掌實權的么?”
汪惟正:“……”
劉秉忠姚樞這些漢人,都是盤盤大才,任何一個都可以獨擋一面,然而,他們并沒有被委以重任,只不過在金蓮川幕府里出謀劃策而已。
無一人掌握實權。
汪惟正嘴硬:“時機未到。忽必烈宗王成事后,一定會委他們重任。”
“呵呵。”許赟冷笑:“你說這話,你問過楊惟中么?關中之地,是忽必烈的封地,當時郭千戶之流橫行不法,完全不把忽必烈的話當回事,是楊惟中臨危受命,在關中推行法治,鐵血無情,殺了一大批不法之徒,關中形勢這才大為好轉。”
聲調轉高,嘲笑之意更濃了:“然而,當形勢穩定之后,忽必烈過河拆橋,一腳把楊惟中蹬開,讓廉希憲接掌關中。”
汪惟正看著許赟,再度被震驚到了,此事知者不多,許赟這個宋人是如何知曉的?
許赟扯扯嘴角:“廉希憲雖然有‘廉孟子’之稱,才學是不錯,然而他比得了楊惟中么?楊惟中,是窩闊臺的養子,耶律楚材死后,他接掌丞相之位,干得非常不錯。論才學,廉希憲給楊惟中提鞋都不配。他能接掌關中之地,那是因為他不是漢人,是畏兀兒人。”
楊惟中,可以說是北方漢人中的一個傳奇了。
金國末年,戰亂不斷,他還小的時候,他父母在戰亂中死去,他孤苦無依,遇到窩闊臺了。他人雖小,卻是聰明過人,展現了非凡的才情,因而窩闊臺就收養了他。
長大后的楊惟中,才情高絕,一時之冠,因而窩闊臺對這個養子很是器重,耶律楚才死后,就讓他接掌了丞相之位。
他當上丞相后,干得非常不錯。
窩闊臺是個爛酒鬼,嗜酒如命,不是喝醉了,就是準備喝醉了,因而政出多門,政局一片混亂,要不是楊惟中努力維持,會更加混亂。
就是這樣的人,治理一個關中,還是不輕松加愉快?
在他的努力下,關中很快就好起來了,這是他的功勞。
然而,關中形勢一好,忽必烈就把他一腳蹬開,讓廉希憲接管了關中之地。
廉希憲之所以能夠接掌關中,那是因為他是畏兀兒人。
而畏兀兒人,是最早跟著蒙古人的被征服種族之一,是蒙古人最信任的狗腿子之一。
忽必烈干的過河拆橋的事情,不是一件兩件,而是很多,因為他不信任漢人。
劉整投靠忽必烈后,完成了滅亡南宋的所有準備事宜,劉整還以為自己率軍滅南宋,卻是沒有想到,忽必烈過河拆橋,一腳把他蹬掉,派伯顏統兵。
伯顏不過是摘劉整的桃子,撿劉整的便宜而已。
還有史天澤雖然被忽必烈拜為丞相,卻不敢做事,趕緊辭相,讓伯顏掌權。
汪惟正愣住了,不知道該當如何反駁了,過了好一陣:“我相信,忽必烈宗王一定會信任我們汪家。”
許赟難得贊同:“當然。”
汪惟正得意:“你總算認可了。”
許赟輕蔑一笑:“你們汪氏又不是漢人。”
鞏昌汪氏雖然姓汪,卻不是漢人,是汪古部人,這是汪德臣很得蒙哥信重的重要原因。
汪惟正:“……”
想要說話,然而,汪惟正臉色蒼白,眼前發黑,搖搖晃晃,要不是被綁在馬背上,他都摔到地上了。
整個人癟了下去,他的血已經流干了。
“大哥。”汪惟賢騎著戰馬,帶著人,飛奔而來。
他趕到子午鎮,下令重新調集戰馬,然后騎著,帶著人追了上來。
經過不懈努力,總算追上了。
“惟正。”汪德臣滿臉疲憊,人都快要虛脫了,然而為了救愛子,憑著過人的毅力堅持下來了。
汪惟正努力睜開眼:“你不是為了把我扣為人質,你好惡毒的心思。”
才明白,已經晚了。
許赟扭頭,看著汪德臣父子飛馳而來,眼珠子亂轉:“放開他。”
孟繼堂雖然不解,然而依然放開汪惟正胯下戰馬韁繩。
“走。”許赟帶著人,騎行而去。
汪惟正身子搖搖晃晃,頭一歪,身子歪倒在馬背上,人事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