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忽必烈,圣君?(求追讀)

汪惟正才情了得,說中了許赟他們的困境,余如孫遇害,就是許赟他們辦完秘事,也不知曉該找誰交差,按理說,許赟他們應當對自己友好些。

說放了自己,轉投自己,不太可能,但也不會如此對待自己吧?

孟繼堂黃元鵬他們對著汪惟正吐口水,進行侮辱。

許赟直接動刀子,傷害汪惟正了。

此時此刻,汪惟正完全不明白,自己說得如此在理,為何落得這般下場?

然而,他很清楚,他能不能活命,就在于能不能說動許赟他們了,強忍著心中的不快,盡力擠出笑容,接著游說:“各位英雄好漢,若是你們不愿為可汗效力,我還可以把你們舉薦給忽必烈宗王。”

許赟翻個白眼,你這話對那些只讀《元史》,認為忽必烈是天上的皇,地上的王的人來說,會很有用,可惜啊,我研究過蒙古帝國的歷史,對蒙古帝國的內情非常了解。

孟繼堂罵道:“不愧是狗漢奸,處處為韃子著想。”

黃元鵬他們頷首附和。

汪惟正自動忽略這些臟話:“我給你們說,我的老師是許衡,他是北方大儒,一代文宗,我還可以舉薦你們到他門下求學,你們就前途無量。”

蒙古人征服了北方漢地后,需要大量人手管理,因而給‘儒戶’的社會地位比較高,要是能入許衡這個北方大儒門下求學的話,的確是前途無量。

許衡,不僅僅是北方大儒,更是忽必烈‘金蓮川幕府’中的重要幕僚,入他門下,就是加入了忽必烈的勢力,前途不要太美好。

汪德臣讓汪惟正拜入許衡門下,名為求學,實際上就是靠攏忽必烈。

求學,這理由正大光明,沒人能指責,還不著痕跡的靠攏忽必烈,為汪家謀一個更大的前途。

可謂是,一舉兩得。

許赟嘴角一撇:“許衡也敢妄稱一代文宗,你把鶴鳴老人和遺山先生放在哪里?”

許衡的確是北方一代大儒,說他是文宗,就太抬舉他了。

此時,北方真正的頂級大儒就兩人,一個是鶴鳴老人,一個是遺山先生,這兩人才是北方仕林的真正領袖。

忽必烈想方設法,想要把這兩人收入自己麾下,讓他們入‘金蓮川幕府’,效忠自己,然而這兩人總是找各種籍口拒絕,弄得忽必烈沒辦法,想要收拾這兩人,然而他們的影響太大,又不敢,只能百般拍馬屁。

得不到鶴鳴老人和遺山先生,忽必烈就把許衡朝北方文宗方面朔造,要讓許衡扛起金蓮川幕府儒學旗幟。

這事太機密了,知者不多。

就是南宋朝中重臣也未必知曉,許赟卻是一口道破。

汪惟正眼里閃過一抹驚訝:“你究竟是何人?為何如此熟悉北方事務?”

許赟完全沒有回答的意思。

讓你猜呀猜,又猜不著,豈不美哉?

許衡的名頭不好使,汪惟正再次祭起忽必烈的名頭:“你不想學儒,也由得你,忽必烈宗王心胸如同大海般寬廣,仁慈無比,是圣君,你入了忽必烈宗王麾下,一定會被忽必烈宗王重用。”

許赟冷笑一聲:“忽必烈是圣君?”

要是只讀《元史》的人,都不會說忽必烈是圣君。

要是真有人說了,那是因為你讀《元史》沒認真。

更不用說,許赟還了解蒙古帝國歷史,熟知蒙古帝國內情,知曉忽民必烈在蒙古帝國的地位,壓根就不信汪惟正的屁話。

汪惟正振振有詞,為忽必烈大吹法螺:“忽必烈宗王真的是圣君。你們一路北行,這是要去關中吧,到了關中,你就會發現,關中百姓安居樂業,吃得飽穿得暖,沒有苛捐雜稅,官吏用命,不欺壓百姓,就是比起‘文景之治’、‘貞觀之治’也不為過。”

這話擲地有聲,不容質疑。

孟繼堂眼睛瞪圓了,不敢置信:“真的?”

黃元鵬他們也是驚訝,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汪惟正重重頷首:“無一字虛言。”

孟繼堂如同做夢似的:“那怎生可能?”

許赟反駁:“關中,是忽必烈的封地,是自己的私產,他治理起來當然要盡心盡力,這有甚好奇怪的。”

孟繼堂恍然:“這是中飽私囊。”

汪惟正辯解:“不許中傷忽必烈宗王。”

“呵呵。”許赟冷笑:“北方漢地廣大,除了關中,還有安居樂業之地么?若是忽必烈真的如你所說,是圣君,他當把北方漢地都治理好,讓北方漢人過上幸福好日子。”

目今的忽必烈,只掌握了北方漢地的軍權,沒有行政權力,無法治理北方漢地,這話戳中了忽必烈的軟肋。

汪惟正理屈,但詞不窮,轉移話題:“忽必烈宗王不僅對自己的百姓仁慈,就是對敵人也是仁慈無比。當年遠征大理時,姚樞建策,當學曹彬下江南秋毫無犯,不在大理屠殺。次日,忽必烈宗王騎在馬背上,大呼‘汝昨夕言曹彬不殺者,吾能為之,吾能為之。’當師入大理時,忽必烈宗王命姚樞裂帛為旗,書‘止殺’之令,分號街陌,由是民得相完保。”

瞅著許赟,質問:“你說,忽必烈宗王是不是圣君?”

孟繼堂完全不敢相信:“忽必烈韃子,真的如此仁慈?”

黃元鵬他們同樣不敢信,眼睛瞪大,看著汪惟正。

汪惟正重重頷首:“此事,千真萬確。”

“切。”許赟不屑一顧:“不愧是狗漢奸啊,為忽必烈吹噓,只說好的,卻不說壞的。”

汪惟正昂頭挺胸:“我說的是真事,忽必烈宗王就是如此仁慈,你休要血口噴人。”

許赟嘴角一扯,冷笑:“大理國主高祥拒絕投降,殺了忽必烈派去的信使,帶著軍隊撤退。忽必烈大怒,欲要屠城。這事,你怎生不說呢?”

汪惟正眼睛瞪圓,死盯著許赟,活見鬼:“你怎生知曉如此秘事?”

不少人為忽必烈吹噓,贊揚他仁慈無比,說他遠征大理時,書‘止殺’二字,不準屠殺,這是圣君之象。

然而《元史》中的記載,暴露了忽必烈的本性。

《姚樞列傳》記載:

壬子夏,從世祖征大理,至曲先腦兒之地。

夜宴,樞陳宋太祖遣曹彬取南唐不殺一人、市不易肆事。

明日,世祖據鞍呼曰:“汝昨言曹彬不殺者,吾能為之,吾能為之!”

樞馬上賀曰:“圣人之心,仁明如此,生民之幸,有國之福也。”

明年,師及大理城,飭樞裂帛為旗,書止殺之令,分號街陌,由是民得相完保。

這段記載,忽必烈是蒙古人中的另類,不濫殺,不屠城,仁慈無比,是圣君。

然而,在《張文謙列傳》里的記載,又是另一回事了。

世祖征大理,國主高祥拒命,殺信使遁去。世祖怒,將屠其城。

文謙與秉忠、姚樞諫曰:“殺使拒命高祥爾,非民之罪,請宥之。”

由是大理之民賴以全活。

忽必烈當眾賭咒發誓說,不準濫殺,不準屠城,不過是某種氣體,他想放就放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冕宁县| 天台县| 天峻县| 阿克| 白银市| 古蔺县| 稻城县| 江陵县| 望城县| 左贡县| 赣榆县| 吐鲁番市| 甘肃省| 老河口市| 西平县| 宁德市| 南投县| 阳江市| 绥江县| 永川市| 洪泽县| 翼城县| 修水县| 屯门区| 龙江县| 松溪县| 外汇| 昆明市| 当雄县| 深圳市| 丽水市| 大港区| 兰溪市| 乐业县| 章丘市| 交城县| 莱州市| 台州市| 富锦市| 镇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