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譚允謙
- 零點過后,我成為新任院長
- 魚的風
- 2141字
- 2024-06-17 00:40:47
又是笑著說了幾句奉承話,劉志軍才轉入正題道:“您也知道我是個小導演,既然從事這一行,就免不了跟各色人士打交道。時間一長,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個圈子。”
“昨天晚上,我從圈子里得到消息。有位大佬半年前被臟東西纏上,得了怪病,找了各路大仙都不見效果。”
“實在沒招,就差人在各類渠道里傳播消息,看看能不能撞上個能人。”
“剛一得到消息,我就覺得李院長能夠勝任,就想著把您推薦上去。”
嗤笑一聲,李響就要掛斷電話,“其一,我就是個精神科醫生,沒有抓鬼驅邪的本事;其二,跟你混一個圈子的人,道德水平也高不到哪去,真被臟東西纏上,那純屬老天開眼,收拾收拾等死就成。”
感受到李響言語中的譏諷,劉志軍趕忙解釋道:“李院長您別急著掛,聽我解釋解釋。”
李響不耐煩道:“給你三句話的機會,想好再說。”
稍稍醞釀一會兒,劉志軍開口道:“這位大佬是湖西市的首富,他每年都會向社會捐贈一大筆物資,幫他送走臟東西至少有一百萬的車馬費。”
語畢,電話兩頭久久無言,直到一聲長嘆,令人窒息的寂靜才得以被打破。
“什么時間去?費用怎么結?”
按照流程,劉志軍還打算再勸上一勸,但誰曾想,李響一開口給自己整了這么一出狠活。
一口氣卡在喉嚨好半天才咽下去,噎的劉志軍直咳嗽。
“我說的那位大佬就是譚允謙,李院長應該有所了解。想給他看病的能人可太多了,如果運氣好的話,大概半個月后就能輪到。”
“至于付錢的方式,那就更加不用擔心。一百萬對譚先生的家產體量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
聽到譚允謙這個名字,李響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容貌和煦的老者。
譚允謙,出生于湖西市的一處小漁村。其年幼時家庭條件還算不錯,在父母的愛護下,度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童年。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譚允謙上初中時,譚父突發惡疾,即便是耗費全部家財也無力回天,剛滿四十歲的譚父在正直壯年的歲數,撇下妻兒撒手人寰。
在這種舉步維艱的境地,作為家中的長子,即便譚允謙學習成績再好,他沒讀完初中便輟了學,跟著媽媽一起養家糊口。
因為從小沒受過苦,各類營養也未曾落下,年滿十五的譚允謙便出落得高大帥氣,再加上能言會道手腳勤快,他很快便和媽媽一起,在湖西市里支起一處餛飩攤子。
也是一次偶然機會,譚允謙跟一位路過歇腳的游商攀談起來,得知了現在正處在特殊時期,南方某些沿海城市里蘊藏著無數機會,只要你有眼光、有膽氣就準能發財。
就是這么一句話,便勾起譚允謙心中無限的暢想。但他并沒有著急南下撈金,而是繼續跟著媽媽擺攤,直到攢夠弟弟妹妹讀完高中的學費,他才奮不顧身的南下闖蕩。
短短幾年時間,從飯店跑堂到塑料廠推銷員,一直干到業務經理,譚允謙在深城賺到了錢數,在老家賣一輩子餛飩都不夠零頭。
但他并沒有就此停下,在積攢下足夠經驗后,譚允謙離開奮斗多年的公司,著手規劃起獨屬于自己的大事業。
他先是眼光毒辣的看準塑料花卉市場,搶占先機,幾個月的時間便回本獲利。在市場趨于飽和之際,他又是急流勇退,拱手讓出占據大半的市場份額,轉而積極轉型,投身房地產事業。
直至三年后,譚允謙成了深城風頭無兩的地產新秀,而原本嘲笑他懦弱無知的花卉同行們,早已破產倒閉。
可能是在南方摸爬滾打二十多年太過辛苦,剛過而立之年的譚允謙,變賣掉深城全部資產,準備回到湖西市隱退。
但在各級領導的勸解下,他又在湖西重新創業,幾十年如一日的為湖西奉獻自己。毫不客氣的說,湖西市的經濟騰飛有譚允謙的一份功勞。
現在,譚允謙已年近古稀,但他膝下依舊無兒無女,也沒有跟誰流出過緋聞,一輩子清清白白孤孤單單。
外界還曾有過傳言,說他是年輕時跟一位深城姑娘私定終身,但姑娘家瞧不上這個外地來的窮小子,又為了一筆豐厚的彩禮,便把自己姑娘許配給了一個瘸子。
而這姑娘為了譚允謙,在送親路上跳了河,人沒上來,譚允謙也就一輩子沒有婚娶。
依照某些潛規則,作為一名極負盛名的公眾人物,譚允謙也不出意外的熱衷各類慈善活動。
他經常給貧困家庭捐錢捐物,還主動為其提供工作崗位,并修建了不少愛心學校,用以保障孩子們的義務教育。
早年間,醫院就曾接受過譚允謙的捐贈。
老院長還跟李響提及過這件事情,若不是譚允謙施以援手,醫院早就得破產倒閉。
但老院長還說過,譚允謙這個人并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簡單。
在醫院財務狀況得以緩和后,老院長便把這筆捐助退了回去。
甩掉腦中的紛亂念頭,李響問道:“既然是譚先生,我肯定是要去的,但我很好奇,以你的身份地位,究竟是通過什么手段,才得來這個消息。”
劉志軍陪笑道:“就是在機緣巧合下,跟譚先生的親人有過交流。也是通過這條渠道,才知道譚先生正在尋求能人異士。”
雖是說得好聽,但實際上,劉志軍所認識的,不過是譚家老三數量眾多的私生子之一。
這個私生子對譚允謙的怨氣相當大,從第一次見面起,就一直念叨著自家大爺壞事做盡,被尋仇的鬼怪纏上了身,早晚得暴斃身亡。
直到昨晚,這個私生子收到自己親爹群發的尋人消息。
限期三天內,尋得一位能驅鬼辟邪的能人帶回譚家。
如果未能完成要求,便會斷絕一切經濟供應。
但是,如果找來的人能救治好譚允謙,便有機會真正進入譚家。
這條勁爆消息,讓早已覬覦譚家家產的私生子們垂涎三尺,和劉志軍有來往的那個私生子更是開出天價,只求高人相助。
劉志軍也是看中了這個機會,在確認過情況屬實后,便找上李響。
賺點介紹費倒是其次,最主要的還是想借助李響的能力,搭上譚家這艘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