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天,鄭和和宋義終于從浙江回來了,兩個多月不見宋義的臉上多了一切兼任與穩重再也不是小男孩了,看來這兩個月的行程對他的沖擊挺大看來是見過生死離別和百姓疾苦了,倒是鄭和的臉上笑盈盈的。其實寧波的戰報在鄭和來之前的三天就送到我手上了,只是我一直忙著沒有看而且我也可以信任他,如果他連掃除倭寇這點事辦不到,歷史上的是朱棣就不可能派他七下西洋了,所以看他笑盈盈的我心里也已經有了分寸。
“看你這么高興一定是有好事相報?”
“陛下經過兩個月的圍剿,一開始還有些阻力因為有些村民親人就落海倭寇所以一直以來的情報就有所偏差,臣不得不整裝幾日收集情報順便安排沿海事宜,告訴他們陛下已準備恢復通商日后的名生肯定會大大改善,三日之內如有自首著陛下既往不咎,三日之后還不從者宗親八代一律斬頭,重典之下大量海寇歸順,余下的都是些無親無故還有倭國賊子,那些歸順的海民也供出了他們藏匿的地點,僅僅兩個月海上倭寇已掃蕩九成,剩下的不過是些小漁船我已命下屬護航那些漁船用于震懾。我想不出一個月他們就會繳械投降。”
“你做的好,這些我都已經在戰報上看到了”
“宋義小弟,也多有出言納策,想出前狼假寐蓋以誘敵之計成功包圍了對方的主力艦船,并在晚上提醒我們多家防備對面偷襲,結果全殲敵方主力”
“你們做的都很好,朕明天就為你們大擺筵席”
“陛下你是還有什么顧慮嘛”
“鄭和你和倭國接觸的多,你覺得他們的實力怎么樣”
“倭國的海盜船多為小艇,主力艦不過15米左右我想對大明艦隊構不成什么威脅,是陛下多慮了”
“這個我自然清楚,我要問你的是,如果我要征服倭國你有多大的打算”
“陛下?九成,九成的勝算,這段時間我常常接觸倭國戰俘,他們大多矮小饑瘦,礙于海上他們可以周旋對戰,如果是在陸地上必然潰不成軍。”
“那這個任務就交給你把鄭和,我改主意了先不去太平洋了,你先把這個倭國拿下吧,放手一搏全大明的船艦你都拿去吧”
“好的陛下”
“記住,不是把他打成藩國,而是徹底征服讓他變成大明的領土,如果有需要人你也可以不要用留我要的只是這一塊地,和他們的聽話。”
“是陛下,我這就準備”
“明年初春出發,你需要多少人”
“四萬人和充足的武器”
“好!就可以四萬人,常規武器你通知軍部準備,我這兒另給你100把ak記住你一定要親自保存要是敢丟了一把拿你是問,再給你一萬發子彈,ak的用法你應該還記得吧。去吧”
“謝陛下”
“宋義你留一下”
宋義的臉上倒沒有驚訝的神色,好像事情都如他所預料的一樣,真是個聰明的小子,從沒參過軍兵法上倒是都能給鄭和建議了,看來讓他來當宰相沒錯。
“你這次在浙江做的不錯,聽說幫了鄭和很大的忙”
“是鄭將軍過獎了,偽裝殘破戰船來勾引敵人其實是我和鄭將軍一起的注意,晚上防備夜襲也是一起討論的結果”
“你還挺謙虛,雖然謙虛是好事,但朝廷之上可不都是你鄭伯伯那樣的人,他們恨不得把你的功勞全寫上他們的名字趁機再拉你下水,是你的功勞你就接著不然別人會覺得你虛偽,有鄭伯伯照著你你怕啥,再說了你爸還是我的老師。”
“謝皇上教誨,臣受教了”
“怎么樣這次浙江之行,外面的世界是不是和南京城不太一樣。”
“是的陛下,雖然我從書中得知人間疾苦,大多數臣民都只是為了生計奔波著,但女童賣一兩,男童賣十兩雖說是在帝國最貧瘠的沿海地帶,但還是讓微臣久久不能入眠。”
“有些事情呀就是看過,感受過才能真正的明白,你看看朝廷上那些大臣讀了一輩子書了,他們見過一個家庭為了明天的飽飯賣兒賣女嘛,見過為了生活落草為寇嘛。他們不過是聽過等一回家躺在床上早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你不一樣你還年輕所以我想讓你看看這個真實的世界,我并不是萬能的,在我的統治下依舊有人餓死,你們這些大臣要做的就是要提醒我,來彌補我的過錯,想民所想之事,做民想做之事,懂了嗎”
“懂了陛下,我一定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臣雖是一個草民但一定做盡眼中分內之事,為陛下共創大同天下盡一份自己的力量。請陛下指示。”
“你畢竟是書生,相比于我給你鄭伯伯的任務,我想另一間事情更適合你,我要你當我的宰相,當然!不是馬上上任這是我未來給你的計劃,我現在要你去幫我組建團體,我想你來的路上已經聽說了南京城外的工廠等等那些事,為此我需要一伙人來完成我的設想來完成上天的旨意,這并不是那些文臣可以勝任了,所以我選中了你你宋老師的兒子,如果沒什么突發情況你應該也和他一樣聰明,從現實來看也是如此,由你和朱晨牽頭就叫做大明科學院吧,之后你要接觸的事情可能每一件都超乎的你想象,不過朱晨也算有些經驗可以暫時坐一會兒你的老師。”
“遵旨陛下”
“好了舟車勞頓你下回去休息吧”
“好的陛下”
關于日本我可能帶著那么一點私情,不過更多的還是考慮到國家的發展,日后大明的航海海運事業一定會急速發展,那么沿線上的安全就成了問題,雖然在歷史上日本會在朱棣的斡旋下簽訂永樂條約,但是日本你懂的,因為自身的環境問題,一旦日本實現了統一一定會向外侵略,在現代短短的一百年年間日本總共對外發動過不知道多少次戰爭,甲午海戰,日俄戰爭,日朝戰爭,全面侵華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怎么說呢一旦日本統一一定會向外發動侵略戰爭,大明的航運必不可少的回合日本有交集,整個大明的航運體量,落出點餅干碎末就夠日本發達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日本統一。所以征服日本必不可少,還能震懾沿線的東南亞國家。本來報紙的宣傳就是把日本作為假想敵來宣傳的。接下來征服日本也算順水推舟,聯合朝鮮來對日本來個兩面包夾。1400年的日本也不知是幕府統治,還是天皇統治之前的探子也一直沒有回來,不過不管是幕府還是天皇,日本還是那個日本明朝的軍隊只能說是降維打擊來形容。其實我派鄭和中途去日本而不是按照原計劃去太平洋,是想看看能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造出蒸汽船更甚至是渦輪機船,如果可以鄭和來回的時間至少可以減少一半,因為這將把船從老天爺的手里搶過來,就算沒風的時候也可以全速航行了,這可比人力劃槳快的多。
第69天:鐵路的勘探隊正式出發了,他們將會從南京出發一路去到寧波和福建來尋找盡可能平坦的道路。
第70天:明朝科學院成立不僅把之前的工匠全部招入其中,高工資也吸引了大量的人加入。可能這其中也有疑問,難道工匠也算科學家嘛,如果放到現代那肯定不算是,不過如果放在科技明珠剛剛露頭他們就會有另外一個名稱了:工程師。瓦特也不過是個工程師其實之前的科學創造不怎么講究在實驗室里死讀書,更多的是考研人的動手能力和巧思,因為以前的科學果實大多是低垂的摘取的比較容易,你要是說現在的科學什么人造太陽,超導體,人工智能這些,就算是動手一輩子,如果不經過深度的思考和積累研究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所以很多東西最初的發明往往比人們設想中的簡單與奇妙。這就是我設立明朝科學院的目的,讓他們研究我給的東西時,自己也搞搞發明創造什么的,天才在任何的時代都是天才。說不定給他們看看內燃機就能鼓搗出渦輪機了這樣艦船就可以完成了呀。還有一個學科是真正需要他們的自主研究發揮的,那就是化學和醫院這些都需要他們對著教科書一步一步來,我并不能從系統里找到樣本給他們研究當然最基本的金屬和化合物也是有的。還有就是醫學,醫學是靠積累而成功的,我只能告訴他們的醫學的真理,導致人生病的其實都是病毒從而讓他們重新研究,但是人的思想有時候就是那么固執,每當新事物從現實人往往未通過舊事物來給他分類借此來認識。這對于醫學來說是萬萬不可的,尤其是在中醫根深蒂固的中國。更別提歐洲20世紀初還有人用著放血療法呢,更何況我對醫學也是一竅不通只能找幾本基礎材料給他們看,醫學進步了化學也不能落下不然哪來的藥給他們用呀,總不能都讓我來批發吧,我之前也說過我要的是帝國全面的進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一個沒了我就停轉的帝國,我還打算之后閑下來就去休假呢。之前徐瑤倒是提出過這種小蟲的理論,能在13世紀的明朝察覺的類似細菌的的存在絕對是一個有思想的不拘泥于中醫理論的天才,之后可以好好和他聊聊。看來大明的人才還是很多的嘛那就由我來當你們的伯樂吧。
雖然鐵路現在不能馬上鋪設但是鐵軌的建造已經可以開始了,鐵軌的要求就按照國際的要求來,并不是我覺得有多好只是因為我對這些真的一竅不通所以還是要多多參考前人的意見,前人說寬度標準是1435毫米咱就1435毫米一點也不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