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睿安很好奇,白虎想跟著自己,不知道打的什么主意。
“虎爺,為什么盯上我了,我可不相信說是看我順眼,才想和我契約。”
白虎邊說著邊跳到溫睿安的肩膀上。
“你們人類是身為萬物之長,就算不修煉也有百年壽元,可是我們動物呢,有的區區幾年就沒了,更不要說蟲類只活一夏了。”
“為了逆天改命,我們只能踏入修行的行列,百年成怪,千年成精,萬年成仙,但是在此過程中,逆天就會得到天道之罰,雷劫就是我們的劫。”
白虎說道此處,臉上露出畏懼的神色。
“雷劫是不容易過的呀,所有靈物的雷劫都是九死一生。”
“但是,道生萬物,道于萬事萬物中,又以百態存于自然。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總有一線生機。”
白虎看了看溫睿安,說道。
“這一線生機就是你們人類,故靈類多借助福緣深厚之人應對雷劫,而借了你們的運就的報恩。”
“本尊身為四圣之一,借助天才地寶熬過去不難,但是現在被你小子中間打岔參了一腳,下一次不好過了,所以才想和你成為伙伴。”
白虎說完,從溫睿安肩膀上跳下來,落到前面。
停下腳步,溫睿安在心里想著,有因就有果,既然是我種的因,也無法逃避這個因果。
白虎身為四圣獸之一,是有大功于人族的,想當年蠻荒時期,百獸橫行,人族被其他強大的存在當成食物,隨意捕殺,山河染血導致天道震怒,降下天罰,借助四圣獸打擊其他獸類,扶持人族。
至此后,四圣獸成為人族守護之神,被人族祭祀至今。
溫睿安嘆了口氣,弱小就是原罪,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天意如此。打定主意隨對白虎說道。
“虎爺是因為我的原因陷入困境,溫睿安厚顏,和虎爺成為伙伴。”
白虎聽完大喜,繞著溫睿安轉了一圈。
。。。。。。
晚云收,夕陽掛,一川楓葉,風行颯颯。
溫睿安和白虎向著夕陽的余暉,念道。
“天道在上,厚土在下,以天地為證。”
“我溫睿安!”
“我白虎!”
“以后生死與共,不背棄彼此,結為伙伴,契!”
頓時溫睿安和白虎的額頭中間閃過一道血色契約,慢慢隱了下去。
做完這些,白虎向溫睿安說道。
“小安子,走,我帶你去個好地方。”
溫睿安跟著白虎朝原路往回走,路上經過當初的山谷,發現五位叔叔在谷口唉聲嘆氣。
“小流兒被哪個家伙追遠了,不知道現在怎么樣了,還有為什么那家伙一直追著流兒。”
“誰知道那家伙發什么瘋,平時就算看到咱們也就吼一聲,誰知道啥情況啊。”
“不會是咱們采摘優曇花得罪它了吧。”
“看痕跡應該往西邊去了,咱們往西邊去找找。”
大家七嘴八舌的說著。
這時候老二朝老三老四問道:“三兒,老四,我記得當時你們倆說那只虎吼了一嗓子把你們倆給震暈了。”
老二好像想到了什么,急忙朝老大說:“大哥,可能流兒沒事,一是大家伙只是震暈了老三老四,而流兒卻沒事,還能夠跑開,流兒極大可能有功夫在身。其二,那個家伙平時不欺負弱小,屬于善類,所以流兒有可能不會出事。”
“老二說道有道理,咱們收拾一下順著路去找找。”
溫睿安聽到此處,瞬時感覺心里溫騰騰的,忙出聲說道。
“幾位叔叔,我沒事,我回來了。”溫睿安轉過幾棵樹,就出現在五兄弟的面前。
五人回頭一看,呵~,可不就是這小子嗎。
忙跑到溫睿安旁邊,打算問問具體情況,但是剛剛抬腳,又立即收住了腳步,因為五人都看到溫睿安的肩膀上趴著的那只小白貓。
特別是老三老四,頓時打了個顫,輕聲朝著溫睿安喊道。
“我了個乖乖,流兒你咋把這個祖宗給帶回來了,趕緊放下來。”
“幾位叔叔,沒事,虎子之前是和我追著玩呢,以后會跟著我一段時間。”溫睿安想著就編了個理由,實際的緣由就沒有說出來。
白虎打眼掃了五兄弟一下,升了個懶腰,開始瞇眼打起盹來。
五人看到這里,才慢慢蹭了過來,圍著溫睿安問東問西。
這時,天色變暗,大家就都跟著溫睿安朝白虎的巢穴走去,距離此谷不遠,翻過這邊的山崖,在半山腰的地方有個天然的溶洞,此處就是白虎的住所。
大家伙走到此處時,已是月上中天,且經過白天的事,大家伙都有點疲憊,就在山洞里平坦的地方鋪上干草,和衣而臥。
一夜無話,凌晨時分,白虎叫醒溫睿安,并帶著去了一處所在。
在距離山頂不遠地方,有一個平臺,其上有一間茅草屋,被風雨洗禮的破破爛爛的,茅屋里有一方石桌,桌面上刻畫著許多小人,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這里以前住著一個有意思的人,但是百年前走了,也是逃不過一缽黃土的可伶之人罷了。”
白虎帶著溫睿安來到這里,就給其說道。
“當年,他在此山隱世苦修,希望能夠沖破命運的束縛,到達彼岸。”
白虎說道這里,收拾好心情,繼續給溫睿安說。
“老頑固脾氣不好,但是醫道通神,其耗費一生之力,無數靈藥造出一物名為補天丹,其效能夠逆天改命脫胎換骨,老頑固本來想著他突破那一步的時候服下的,但是那最后一步直到他壽元耗完也沒有到,故遺憾而終。”
“做完老朋友,我得把他的心血傳下去,小安子,老頑固的傳承就在這面石桌上,就看你的緣分了。”
白虎說完就走出了茅屋,慢慢走到石臺邊緣,遠處紅日欲出,萬物染色。
記得那時候,老頑固也是風神俊秀的人啊。
風吹著記憶回道那時候,他說他叫荀修穆,才華橫溢的讀書人,說是因為有一年家鄉遇到大疫,看到相鄰皆苦,所以才學習了醫道,醫道通神后悟道,故又轉而修道,可惜最終沒有跨過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