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開拓南洋(下)
- 榮耀美利堅
- 遠航sky
- 3279字
- 2014-09-09 18:35:37
后續的工作自然有人去干,至于錫礦產區,島上的石油勘探隊也可以客串一下,有了具體的區域,要好找得多。至于合作方,不用威廉去找,早就得到消息的英國公司迫不及待的找上門來。
威廉也不客套,說道:“據我估計,這個省的錫礦礦區很大,運作的好,每年生產三四萬噸錫是沒有問題的。就有英國,荷蘭、和我、三家來分,每家30%的股份“。
“另外的10%里,留給當地政府一半,有他們的幫助,礦區也會更好的維護。另一半,我打算引進華商來操作“。
英國公司的代表不解的問道:“問什么要引進華商?難道我們不能自己做嗎?威廉冷冷的看著他:“一是我和英國政府達成的協議,用這次的引進華商做一些推論。二是,這么大的礦區,你準備用多少人挖。用那么土著猴子嗎?
公司代表挑了挑眉頭,想了一會,無奈的說道:“您說的對,要是雇傭那些土著,10年這個礦也挖不出來”。
威廉緩了緩臉色:“也不是全部不用,我計劃用5%的股份引進幾家華商,讓他們來做提煉錫礦的活。這些工作需要勤勞聰明的人來干,所以華人是最佳的選擇。至于錫礦的挖掘,還是用土著吧。這些勞苦活不需要智商,身體好就行”。
代表想了想,豎起了大拇指。華人的聰慧他很清楚,一些高技術的活讓他們干省錢省力,況且冶煉的工作也不需要多少人,比起土著要好控制的多。
既然兩家沒意見,荷蘭政府自然是跟風,三方約定,在大規模勘探結束后,根據資源儲量和每年的最大冶金產量來做投資預算。
就在威廉忙碌的時候,情報人員也找到了亞齊反抗軍的首領:新蘇丹和伊斯蘭教首領杜固·烏瑪。威廉在信上提議:將會在班達亞齊給予亞齊人民更多的幫助。尊重當地的伊斯蘭教義,承諾在今后幾年會捐助建造10個清真寺,更多的雇傭當地伊斯蘭教徒工作,盡可能提高當地的生活水平。條件是,烏瑪所領導的抵抗組織,不能煽動當地百姓抵制,也不能攻擊總部的各種產業。
當然所謂交換,會秘密支持一部分軍火,來增強抵抗組織的力量。烏瑪遲疑了幾天,也無奈的答應了。現在抵抗組織處境極為艱難,手下沒多少人,亞齊的子民還在受苦。就是不答應,又能怎么樣。在荷蘭人的圍追堵截下,自己早就失去了對班達亞齊的控制。
一些都很順利,威廉也很滿意。財團在南洋的橋頭堡這才算是真正扎下根。今后只要深耕細種,在二戰前,這里會是整個南洋華人的后盾。
這個時代,南洋的錫產業,大部分都控制在英荷兩國手里,而雇傭的大部分是華人。極端惡略的工作環境,資本家的瘋狂剝削,都造成華工的悲慘命運。
威廉的這次行動,真正的目的就是為了盡可能的解救自己的同胞。但華人的排外性,促使他必須找一個代理人。這個人就是“陳嘉庚”。如今的陳嘉庚,在新加坡也算是名人,多年的奮斗使他成為新加坡的菠蘿大王。雖然幾十萬的資產對于威廉來說不值一提。但陳嘉庚擁有的人脈卻是無可匹敵的。
威廉找上門來,這時候的陳嘉庚不過才35歲,正處于人生的輝煌期。但良好的教育和坎坷的經歷也造就了他沉穩的性格。
對這個找上門的白人,他充滿了好奇。不過在威廉將計劃詳細的講述一遍,他驚呆了。實在沒想到,一個美國的大富豪居然肯幫助華人,在這個時代是不可想象的。
威廉看著有些遲疑的陳嘉庚,說道:“我對于勤勞、聰慧的華人充滿敬意,在我的產業里,華人占據了相當部分,如果不信,你可以派人去美國了解一番,相信舊金山的華人群體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復”。
“我來此的目的,希望由你出面,組織南洋的華商和華工,來我圈定的產業里合作。當然,你們的疑慮我明白,第一步就從蘇門答臘的勿洞礦區開始,哪里有5%的股份需要你們認購,如果覺得少,我可以把自己的股份分出來些。至于具體的操作,這些資料里都有”。
“別的廢話我也不想多說,我的幫助只是輕微的,重要的華人們要自救,自強。機會我已經給你們了,能不能把握就看你們的”。
威廉沒有手把手的去幫助,自己只能起個引子,上千萬的南洋華人只有凝成一股勁,才能創造未來。單靠他,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自己能做的就是盡量創造一個有利的外部環境,內功還是靠華人自己了。
陳嘉庚也不是省油的燈,能看出來這里面有著巨大的商機,華人的處境已經是差的不能再差了,試一試又有何妨。一旦這個計劃成功,那么帶給南洋華人的就是新生。
經過近一個月的串聯,最終有五家華商同意進入勿里洞礦區試水,但只同意購買這5%的股份。華人天性謹慎,沒有看到結局是不會輕易動手的。威廉也不在意,只要有好的開始就行,觀念的轉變不是朝夕就能改的。華人們看到好處,不用自己催,就會爆發出無窮的潛力。
再說現在還不是大肆發展的時候,等一戰開打,英荷扛不住,才是華人最佳的機會。還有四五年,足夠改變華人的思想觀念了。
南洋的布局陸續開始,百廢待新,繁雜的事物也讓一家人推遲了去華夏的時間。這次威廉沒有慣著媳婦,她想干什么都行,但不準再抱怨無聊什么的。凱蒂也是第一次看到丈夫對自己的嚴肅,清醒的認識到:這個地方怕是他的逆鱗,還是老老實實地額聽話吧。
經過兩個月的忙碌,礦區的勘探在英荷公司的全力配合下,不僅把上個世紀的老礦區濾了一遍,還探出了大片儲量豐富的錫礦資源。威廉為了平息這兩家的貪婪,又拿出10%的份額讓給兩家。最終達成協議,三家總計投資1500萬美元用于礦區的開發建設,以及冶煉工廠的建造。但工具設備則有指定的企業提供。
很簡單,威廉指定了冶煉工廠,在這方面他有著先天的優勢,財團的金屬工廠已能設計生產成套的冶金設備,還是最先進的,在大幅提高的效率前面,英荷兩家也認了。效率越高,成本越低,最后錢還不是落在自家口袋里。
其他的事物也很順利,在荷蘭政府的默認下,特戰隊和緊急拉來的保安隊合力下,無數的槍支大炮轟鳴下,土雞瓦狗的解決了針對他們的當地土著,也狠狠的教訓了當地勢力。在島的北部豎起了鐵血大旗。欺軟怕硬的土著猴子,直到二戰東瀛鬼子傾巢南下,才鼓了點勇氣來報仇,但留給他們的只是焦黑的橡膠園,炸毀的油田和無數抵抗組織的子彈。
威廉帶給陳嘉庚一封信,詳細的講述了對南洋華人的建議,最后提醒道:“未來幾年世界局勢會發生大的變化,華人的當務之急是夯實基礎,大力發展輕工業和紡織業,合理利用當地資源。一旦局勢大變,這些行業就是南洋華人改善民生,自我發展的基礎。萬不可大意。
南洋的事算告一段落,真正要大發展還需要巴拿馬運河的開通和一戰的幫助,現在是打基礎、凝聚人心的時候。
一家人慢悠悠的來到華夏,這個時候華夏正處在變革前的積蓄期。慈禧那個老妖婆去年剛死,一個三歲的小屁孩今年登基成為宣統。辮子王朝的最后一點泡沫也快要破碎了。但民間積蓄的革命浪潮卻如滔天海嘯般從遠處滾滾而來。
天津還是老樣子,但更加的破敗。除了是不是出現的北洋新軍還有點氣勢,老百姓都生活在麻木的世界里。
“諾曼”這個華夏的代理人,在數次想獨立,數次被打壓的情形下,算是徹底老實了。他知道,光是在華夏就有很多能要他命的存在。這幾年他想過脫離老板單干,還嘗試了數次,但都被無情的打壓下來。最近的一次,他差點連命都沒了。
諾曼能感覺出,老板的耐心已經沒了,而且似乎培養出了其他的代理人。如果再敢二心,老板會毫不猶豫的干掉他。所以他只有死心塌地的跟著一起干。
而且這幾年得罪的人不少,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還有倭寇,那個不想要他的命,只是有老板的勢力罩著,還算過的逍遙。錢也沒少掙。比起在美國,強得多了。
諾曼恭謹的把老板迎進來,掐媚的說道:“老板,你先休息幾天,我安排最好的廚師和傭人伺候您“。
威廉搖了搖頭,說道:“不要找華人,找幾個外國人去伺候夫人,廚師嘛就找幾個華人的好廚子。來一趟,不嘗嘗中華美食,算白來了“。
等諾曼都安排妥當,威廉就問道:“說說洋行的近況“。諾曼嚴肅的說道:“洋行的情況不太好,由于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其他國家都加大了產品的傾銷力度,我們的產品雖然好,但價格不占優勢,所以銷售情況很不樂觀。洋行已連續虧損半年,幸好老板幾年前流下了大筆的資金,所以才勉強能維持住“。
=========
(新人新書了,大大們多多支持,給點推薦和收藏啊,謝謝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