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子房,當今天下還是秦土嗎?
- 大秦:我秦二世,打造仙秦帝國
- 吾心成鋼
- 2440字
- 2024-06-02 08:35:00
韓信雖有傲骨,但只是對人。
面對才學見識不遜于他,且身份尊貴的胡亥陛下。
他豈能恃才傲物?
還張口索要官職?
那實在是太不像話了,識時務者為俊杰。
聽圣上安排,是最好的選擇。
“不錯,此人有大才而不傲,當為國之棟梁!”
“起來吧,寡人不會虧待與你。”
胡亥滿意示意說道。
隨后,他側頭喊衛莊入室,希望對方為韓信接風洗塵。
“臣在,陛下有何...?”
衛莊前腳進入石室,還來不及詢問胡亥的旨意。
他眼角余光,便立刻注意到了大廳內席地而坐的張良。
他與后者可謂是老相識了,二人同出自于韓國。
又都與韓非關系莫逆,認出身份不奇怪。
但衛莊想不明白。
張良怎么會甘愿為大秦效力?
不只是他這么想,張良同時也在打量著驚愕的衛莊。
二人的想法,可謂是不謀而合。
下一刻,胡亥開口宣布對韓信的人事任免:
“自今日始,韓信任征伐二隊的將軍,領鐵騎十萬!”
“衛莊,你速速帶他進宮。”
“告知白起,令其好生招待入軍營,培訓操練。”
“是,陛下!”
“臣韓信,謝陛下隆恩!”
韓信激動不已作禮,他忍不住流落下淚水。
心想建功立業的時候總算要來了。
這些年來他飽受極寒困苦,甚至遭遇到了胯下之辱,流浪許久。
雖然日子過得很凄涼,可是卻沒有放下心中抱負。
男兒志在四方,而穿上軍裝鎮守一方,為國效命也是好事。
“陛下...”
正當衛莊領命,準備帶著滿臉雀躍的韓信離開時。
張良突然站了出來,看面色忐忑非常。
“這位是?”
胡亥看著張良眨了眨眼,故作不認識對方。
其實在過來之前,他早就通過天下榜得知了張良與韓信,兩位大才子在今日聚集于招賢閣。
正因如此。
胡亥才會擺駕出宮,特意來見他們。
他當即面帶微笑,問起了身邊拘謹的李斯。
“陛下,他是....”
“草民張良,不過一介無名之輩。”
“今日斗膽上前,只是為解心中困惑,還望陛下成全。“
沒等李斯開口介紹,張良自覺地解釋起來,說完撲通跪在了地上。
“閣下不必過謙,能在此解珍瓏棋局的,有誰是凡俗之輩?”
“朕早有聽聞張良先生乃齊魯三杰,才學卓越,你有什么問題便問吧。”
胡亥淡笑回應。
他早早就知道張良的事情,當下也不怎么意外。
張良聞言目光一動,攥了攥拳頭,鼓起膽子問道:
“陛下圣明,草民方才聽陛下之言,欲將韓信立為征伐將軍。”
“此決策令草民不解,當今天下太平,四海皆屬大秦。”
“陛下興征伐之師,欲要何為?”
這話一出,在場眾人也跟著納悶起來。
張良所言不差,如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秦坐擁天下九州萬方。
除了北地匈奴,還有一些不足為懼的蠻荒外族外。
所有敵人都被嬴政給滅了。
如今秦二世要興師動眾,是要討伐誰?
又是怎樣的敵人,需要出動十萬精銳雄兵啊?
疑惑,不解……
眾人的目光充滿困惑,無一例外地聚焦在了胡亥身上。
他那張年輕面容之上,依舊是云淡風輕的模樣。
“你說的不錯,大秦是坐擁九州萬方之地,但九州并非天下。”
“世界,遠比爾等想象中要廣袤的多!”
胡亥神秘一笑,沒有明說。
他話里話外拋出的信息,卻讓眾人無比驚嘆。
“什么?陛下的意思……難道天外有天,地外有地?”
“九州并非天下?難道在其它地方,也有像我們這樣的朝堂嗎?”
“此事陛下何以知之?”
……
聽到這話。
無論是衛莊,李斯,還是韓信與張良,他們的表情連變。
眾人感到很是意外!
胡亥將大家的反應看在眼里,也不怪他們這么說。
畢竟在當前時代。
中原,還沒有所謂統一國度的概念。
大秦的出現,是這個文化圈里首個大一統王朝。
而世人對于世界的認知,也僅僅停留于九州之地。
畢竟車馬有限,人力終有窮盡時。
走遍九州都不太可能的時代,更別提整個廣袤的地球世界了。
“沒錯,誠如眾卿所言,天外有天啊。”
“世上并非只有九州而已,王朝也絕非只有我大秦一家。”
“東方日升之地,有扶桑古國,西方月落之地存有羅馬。”
“像西南方,還有安息,貴霜....”
“吾等的存在并不孤獨。”
聽著胡亥的話。
眾人心緒愈發復雜,張良更是呼吸急促忙問道:
“陛下,若要對比,九州相對于天下而言...”
“螢火與皓月!”
沒等他說完,胡亥便斬釘截鐵的回答。
隨之,又是一陣唏噓聲響起,顯然在座的所有人都沒意識到。
天下,居然如此遼闊?
以致于九州與它相媲美,也不過只是螢火與皓月的區別。
沒錯!
九州很大,但相比整個地球天下、寰宇,卻無比渺小。
而立志要帶大秦征戰諸天的胡亥。
他自然不會把眼光拘泥于九州之地的。
“吾悠悠大秦,奮六世余烈,最終自吾父皇一代,一統江山。”
“而寡人,身為先帝之子,自是要繼承先帝之志。”
“引領大秦的臣民,牧馬天下!”
“凡入眼所至,皆為王土!”
“王土之上,皆為我大秦帝國之民!”
胡亥一番聲情并茂的演說,令在場眾人心潮澎湃。
一時間,各才子紛紛跪地道:
“愿為陛下之志效死!”
韓信也激動得顫抖,厲聲道:
“韓信愿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相對于眾人的激動雀躍,張良的心情頗為復雜。
胡亥的話語如同擂擂天鼓,在他的耳畔響徹不絕.....
帝國?
這個出自胡亥口中的陌生概念。
在對方說出這句話前,張良從未有過接觸。
此刻他的心中百感交集,眼神復雜望著意氣風發的胡亥陛下。
下一刻。
張良不禁感嘆道:
“此人,也許能超過始皇。”
“贏秦一脈歷世,果真是明君盡出啊!”
張良本為韓國之后。
而相比大秦歷代君主的文治武功,不斷改革。
韓國過去的國君良莠不齊,只能說人跟人確實是不能比的。
失敗的一方,注定是要被淘汰!
“很好。”
胡亥頗為滿意地點點頭。
隨后他心情很快恢復平靜,拋出了另一個話題。
“不過在此之前,寡人欲改進本朝的.....取仕選官。”
胡亥目光堅定,望著石室里面的眾多才子。
在他看來。
這么多年,大秦的取仕系統太偏向于武將。
這套制度,乃是昔年撰寫商君書的商鞅提出的,也就是二十級軍功爵制。
此法雖然能大大激發士兵的戰斗力。
畢竟殺敵就有功勛。
有功勛就能免除賦稅徭役,入朝為官,此法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個王朝。
不能只有武將,沒有文臣,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武將打天下,文臣治天下。
光打不治,顯然不是富國強民的方略。
古人云,文治武功,治國不能單看武力!
人才的選拔,無異于維系帝國存在的生命線。
這條生命線本有兩條。
而商鞅只留下了一根!
這肯定不行,所以這也是大秦愈發沒落的原因之一。
胡亥早就想過……
農業之后,他要改革取仕之法,讓真正的好官進入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