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繼承判解研究與適用
- 何志
- 384字
- 2024-06-06 12:27:35
第一章 一般規定
本章概要
繼承制度是關于自然人死亡后財富傳承的制度。[1]《民法典》繼承編共分為四章,依次是一般規定、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遺產的處理,其基本內容來自《繼承法》。最高人民法院結合我國繼承糾紛的司法實踐,吸納了《繼承法意見》的成功經驗,遵循“與《民法典》抵觸的予以廢止,已經被《民法典》吸收的不再納入”的原則,于2020年12月29日發布了《繼承編解釋(一)》。
本章共7條,是針對繼承制度的一般規定,其內容包括繼承編的調整范圍、繼承開始的時間、死亡推定、繼承權的喪失和恢復等。本章與《繼承法》第一章“總則”的規定基本相同,根據現實生活和司法實踐的需要,增加了有關死亡時間推定的規定,修改了遺產范圍的規定,增加了寬恕制度。同時,基于《民法典》總則編的相關規定,刪除了《繼承法》關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繼承權、受遺贈權代理的規定、繼承權糾紛訴訟時效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