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繼承判解研究與適用
- 何志
- 1420字
- 2024-06-06 12:27:34
前言
《民法典·繼承判解研究與適用》是我從事民商事審判三十余年首次將相關研究單獨成書,也是筆者拙著《民法典判解研究與適用叢書》之一。過去在筆者拙著《民法典·婚姻家庭判解研究與適用》《婚姻繼承法原理精要與實務指南》《婚姻案件審理要點精釋》等中零碎研習了繼承法律制度。
繼承制度是關于自然人死亡后財富傳承的基本制度,也是一項古老的法律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于1950年通過的第一部法律是《婚姻法》,該法明確規定夫妻之間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父母子女之間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這是第一次在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中規定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的繼承權,為處理繼承糾紛提供了法律依據。1985年4月1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繼承法》,并自同年10月1日起實施。該法共分為5章37條,主要是總則、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遺產的處理等。同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繼承法意見》。至此,處理繼承糾紛的法律制度可謂完備,直到《民法典》頒布之前,《繼承法》及其司法解釋一直沒有修訂過。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個人和家庭擁有的的財富日益增多,因繼承引發的糾紛也越來越多。根據我國社會家庭結構、繼承觀念等方面的發展變化,《民法典》繼承編在《繼承法》的基礎上,吸收了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修改完善了繼承制度。繼承編共計4章,45個條文,包括一般規定、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遺產的處理。在一般規定中,增加了相互繼承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繼承規則,增加規定對繼承人的寬恕制度,完善了繼承權法定喪失制度;在法定繼承中,完善了代位繼承制度,增加規定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在遺囑繼承和遺贈中,增加了打印、錄像等新的遺囑形式,刪除了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在遺產處理中,增加了遺產管理人制度,明確了轉繼承規則,完善了遺贈扶養協議制度以及無人繼承遺產的歸屬制度。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繼承編解釋(一)》等幾部與《民法典》相關的司法解釋亦同步實施。《繼承編解釋(一)》回應了人民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其突出亮點是:注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遺產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情況下,如果有繼承人以外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或者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應當分給適當遺產,引導全社會形成尊老愛幼、互幫互助的良好風尚;滿足養老形式多樣化需求,妥善處理實踐中的相關糾紛;切實尊重遺囑人的真實意愿;確保遺產順利分割,為使遺產管理人制度能夠有效地對接實踐,在司法解釋相關條文中增加規定了繼承人放棄繼承可以書面形式向遺產管理人表示,以保障遺產管理人制度的順利運轉。
《民法典·繼承判解研究與適用》,依據《民法典》繼承編的規定,融百家之長,以司法實踐和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案例為依托,采用判解研究的方法(從案例入手——提出問題——法理闡釋——簡要評析),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民法典》繼承編,力爭做到判解研究與適用緊密結合,力爭做到為審判實踐和現實生活服務。
《民法典·繼承判解研究與適用》作為筆者《民法典判解研究與適用叢書》中的一部,該叢書總序承蒙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篡項目領導小組成員、秘書長王軼老師作序,筆者表示最衷心的感謝!拙著的出版發行,得到了中國法制出版社周瓊妮女士的大力支持與辛勤付出,筆者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何志
電子郵箱:nyfyhezhi@126.com
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