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68.收老將田豫斷其一腳
- 李世民穿越高平陵事變
- 古今之盛軌
- 2335字
- 2024-06-21 19:00:00
曹芳掃視了一遍武臣們,讓他們安靜了下來,隨即一臉鄭重言道:
“勝敵之道先要知己知彼,如今老賊的優(yōu)勢與劣勢在哪里呢?老賊的優(yōu)勢莫過于威望極高,善于用兵,兵多將廣,又懂得操縱輿論,而其劣勢,便是老賊不敢久戰(zhàn)!”
“而今,老賊的前面有我們與之對陣,其背后則有吳蜀兩個猛虎窺伺,此外,老賊在朝中也必定還有不少反對者,因此,老賊是絕不敢長久在外的。”
“雖然咱們確實兵力很弱,但只要設(shè)法與老賊打成相持局面,哪怕只是相持一個月,也足以使老賊不安退走,如今我們的實力尚在發(fā)育之中,只要與老賊打成相持局面,便算勝戰(zhàn)。”
“只要咱們每使老賊敗走一次,咱們的實力就將得以壯大一次,而老賊的實力和威望,就要削弱幾分,而這還沒有估計咱們在戰(zhàn)場上大敗老賊的情況。”
這番從整體進行分析的見解,頓時引來眾人的交口贊同:
“陛下妙論啊!”
“此番剖析真是抓住了老賊的要害,可謂高瞻遠矚。”
“對呀,陛下說得入木三分,只是當如何才能擊退老賊大軍呢?”
“正是啊,又當如何布置才能打退老賊?”
……
眾人又將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御座。
曹芳又是侃侃而言道:
“咱們不可隨老賊起舞,不能隨他之動而動,而應(yīng)主動擊敵弱旅斷其一腳,則賊勢必定因此轉(zhuǎn)弱,便可利于我與賊軍相持或容易將其擊敗了。”
“眼下相對較弱的一支賊軍,仍然是司馬昭軍,只要咱們再次擊破司馬昭軍,就可大大震懾賊軍,其影響也必將比前次更大,而幽州方面也將因此不敢再選擇依附老賊了。”
可這時毌丘秀忽然出列奏道:
“陛下,那司馬昭其實頗有才略,前番剛吃了敗仗,必定嚴加防備,比從前更加小心,恐怕我們現(xiàn)在將很難找他的破綻將他擊敗了,何況他現(xiàn)在又有并州老將田豫相助,聽聞那田豫自前朝建安初年便投身軍旅,用兵不輸古之名將,這樣一看,如今的司馬昭軍也不算弱旅了。”
曹芳只是哈哈一笑,解釋道:
“對,司馬昭確實頗有才略,前番咱們得以成功,只是因為他一向輕視我們,不曾料到在他看來已經(jīng)窮途末路的我們敢于突襲河北,因此才造成慘敗,但此番,他在并州的情形又不可以常理論之了,你們可知并州田豫將軍的具體情形么?此番戰(zhàn)事的突破口正要著落在這位老將身上。”
自遷移鄴城及司馬昭逃進并州去后,他近來一直在回憶思考并州幽州人物,覺得田豫應(yīng)不會是司馬家的忠犬。
陳泰此前在尚書臺辦事,因此了解地方大員,于是奏道:
“回陛下,田豫字國讓,出身邊地寒士,乃漁陽雍奴人,現(xiàn)已年過七十,初從蜀主劉備,與之情誼頗厚,因母親年老回鄉(xiāng),后跟隨軍頭公孫瓚,待公孫瓚敗亡之后,便歸服了太祖武皇帝。”
“此后他便常年鎮(zhèn)守北疆,征烏桓,斬骨進,破軻比能,多有功勛,又曾參與對孫吳的作戰(zhàn),在成山斬殺吳將周賀,于新城擊敗吳主孫權(quán),可謂智勇之將,因此在正始年間升授為使持節(jié)、振威將軍、并州刺史。”
“此外,田老將軍生活儉樸清貧,朝廷給他的賞賜都分發(fā)給部下將士,每次胡人給他個人送來禮品,他都進行登記并收入官府,從不拿到家里,因此他家中常常貧困。”
隨即又介紹了一番田豫的個性喜好長處等事。
眾人見賊軍有隙可乘,無不群情振奮,皆是七嘴八舌說了起來。
文欽笑道:
“這樣看來,那田老將軍與司馬家素無往來,像個仁義君子,說不得他最中意的還是以前的蜀主劉備呢?”
毌丘儉也是立時充滿了希望:
“那田老將軍乃是正直之人,恐怕他此次歸服司馬懿多半不是真心的,定是迫不得已才勉強屈從,而這,就可作為咱們的突破口而將田將軍拉攏過來了。”
“好,太好了!”文鴦更是眉開眼笑,覺得甚是痛快。“只要遣使對田將軍許以重利,讓他在司馬小賊的背后捅上那么一刀,同時咱們再從前面猛攻,使之腹背受敵,不就可以再破小賊了嗎?”
毌丘秀笑了笑后卻是提出了疑慮:
“只是前次陛下也派了人去向田將軍傳詔要他歸服,可他當時卻稱親屬在洛陽為質(zhì)而不愿表態(tài),而后在老賊派兵屯駐并州邊境之后,田豫卻是立刻倒向老賊了,因此咱們現(xiàn)在再派密使去,真能說動他嗎?”
陳泰微微一笑,解釋起來:
“此一時,彼一時也,之前陛下降詔時的實力遠不及現(xiàn)在,也并未真刀真槍的打敗過老賊的兵馬,但現(xiàn)在卻不同了,陛下不但使老賊中了圈套,還剛剛大敗了小賊的數(shù)萬大軍,已經(jīng)顯示出了陛下作為中興之主的新氣象和硬實力,那田將軍又怎么還會無動于衷而再一心一意跟隨老賊呢?”
他已認識到說服田豫將成為決定此次戰(zhàn)事的極重要因素。
曹芳聽完也是哈哈一笑道:
“朕的辦法正是如此,只要咱們遣一密使說服田老將軍歸心,如此前后相擊之下,則小賊之軍無不能破,而并州亦將歸于我手,而并州一歸,老賊的老巢司州便要兩面受敵,老賊又如何敢安心在外攻打黃河呢?他便將很快變得十分被動了!”
眾人頓時齊聲稱妙!
陳泰又出列請奏道:
“陛下,臣在尚書臺多年,對地方大員履歷情形頗為了解,對田將軍的情況亦不例外,臣方才已經(jīng)想到了游說田將軍來歸的說辭,待陛下將密使選定之后,由臣交代囑托一番,則說服田將軍的成算極大。”
曹芳當即微笑同意,隨即著手安排了此事。
并州上黨郡潞縣。
那司馬昭收集本部敗軍之后,清點人數(shù),尚有一萬五千人馬。
這里面幾乎都是中軍兵將。
因為中軍的家屬皆在洛陽為人質(zhì),因此他們并不敢輕易投降。
只要主將與州縣主吏設(shè)法相召,他們也就不能不前往歸隊。
加上賈充帶過來的一萬并州兵,以及田豫麾下可以調(diào)用的四萬多并州兵。
此刻司馬昭麾下已有大約七萬大軍。
實力顯然已經(jīng)超過了之前。
但此時的司馬昭,已是決定痛改前非了。
他沉痛地向諸將進行虛心檢討,表示先前的慘敗乃是由于他過度自信大意輕敵才造成的,所有責任皆由他一人承擔。
并為此向司馬懿上書請求治罪。
當然,司馬懿自然不可能在戰(zhàn)事還未結(jié)束的這個節(jié)骨眼兒上治他的罪。
更不可能在此非常時期將主管一方兵權(quán)的職務(wù)授予外人。
見到二兒的悔過書,司馬懿也是稍感寬慰,只是將他革職留任,表示將視后續(xù)表現(xiàn)再做定奪。
也因此,司馬昭此次不敢再大意,決定從善如流,全力以赴投入新的戰(zhàn)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