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35.曹髦繼位
- 李世民穿越高平陵事變
- 古今之盛軌
- 2418字
- 2024-06-05 08:00:00
司馬懿知道曹芳去許都后必將控制豫州,因此,為了將就藩于徐州東海國境內的曹髦順利接到洛陽,便安排使者把曹髦假扮成普通士民,這才得以讓他順利到達了洛陽。
這位高貴相公曹髦,即將年滿十四,長得身長八尺,五官精致,面容于秀氣文雅中又帶著那么幾分英武之氣。
他平日給人的感覺,便是喜歡詩文繪畫,探討經文大義,有其先祖武帝和文帝的風采。
他去年所繪的《黃河流勢圖》、《祖二疏圖》,被士林中人列為中品,一時廣為流傳。
然而在私下,這位鄉公卻是少年老成,好讀史書,頗有大志,與其他只知醉生夢死的宗室完全不同。
他常常憧憬著想要建立一番為世人所敬仰的大功業。
這些,原本也只能是做做白日夢,因為曹魏對宗室防范嚴密,非但不允許他們做官,還將他們圈養一處不得隨意離開,以致許多宗室雖然貴為王侯,卻也只能如肥豬般無所事事,徒廢糧食。
但現在卻不同了,曹髦要做皇帝了。
在來洛陽的一路上,他遙望著曹氏的大好河山,可謂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原本潛藏在心底的志向,也逐漸開始復活了。
他決意要先在洛陽大臣們面前樹立一番好印象,以爭取人心,以盡早實現自己的志愿。
而司馬懿,同樣決意尊崇新天子。
如此,一來是為博得曹髦的好感,讓他以后更感恩的聽從自己控制。
二來,也是想在元老大臣和士林之中留下大忠臣的好名聲,方便瓦解許都陣營,便利此后號令天下對付曹芳一黨。
一待曹髦到達自己控制的河南郡境內,司馬懿便安排太常率隊前往恭迎。
今日一早,他又與另一元老高柔,率領洛陽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迎接已到達城郊的曹髦一行。
而曹髦為了顯示對百官,特別是對主導擁立自己為帝的司馬懿的尊崇,亦是在雙方相隔百步之時便下了安車,親自來到跪伏在最前面的司馬懿面前扶起了他。
雙方行禮如儀之后,曹髦便被迎接至洛陽城北的玄武館暫住,等待明日正式繼位。
司馬懿隨即請曹髦下榻玄武館前殿,但曹髦認為這是先帝寢殿,不敢越禮,要求住到西廂房。
而后,司馬懿又請求明日用天子之禮迎他入城,曹髦又不同意。
曹髦的知禮給眾臣留下了從容謙遜且好禮的好印象,但司馬懿,卻是不禁暗思這小兒恐不一般。
而當天夜里,司馬懿便安排自己的親信,也即新任武衛將軍胡奮,負責曹髦以后的宿衛之事。
而曹髦因為初來乍到,對京中情況不甚了解,又因為此番來洛陽除了帶了幾個隨從,沒有其他護衛,便只能同意司馬懿的安排。
次日,曹髦進入洛陽城,準備先拜見太后,而后正式繼位。
司馬懿自然又是親率群臣在西掖門跪拜迎接。
曹髦當即想要下安車答拜。
身旁的司禮官趕緊奏道:“依禮,天子不必答拜臣下。”
不想曹髦卻是一臉正色道:
“我眼下并未繼位,也算臣子,怎能不還禮呢?”
于是不顧司馬懿等人的勸阻,當即下車答拜了眾人。
車駕行至皇宮止車門時,曹髦又欲下車。
左右侍從勸阻稱“依慣例天子可乘車直入”,曹髦卻道“我受皇太后征召而來,尚不知所為何事?”
于是,竟下車同司馬懿等群臣一起步行到了太極東堂去拜見太后。
這兩番事情,又一次讓不少大臣對曹髦充滿了好感。
在他們看來,這位即將繼位的新天子,不但謙遜好禮,而且還非常尊重大臣,不禁開始由此聯想,說不得這位新天子一定還具有其他的美德,由這樣的天子繼位統治魏國,定能讓得天下稱治。
特別是此前對魏國前途深感失望的尚書仆射李豐,此時見識到曹髦的謙遜聰穎之后,不禁再次燃起了對振興魏國皇權的希望,他打算等待機會定要好好與曹髦接觸一番,以便陳清司馬懿一黨專權的后果,以盡早設法解除這樣的大患。
但司馬懿父子可就不這么想了。
天子越聰穎,越會收買人心,越對他們沒有好處。
司馬懿不禁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選錯了人,開始憂慮著以后到底該如何應付曹髦可能不聽使喚的局面。
曹髦率領眾人拜見太后之后,便于當天正午,在太極前殿即皇帝位,改正始十年為嘉平元年。
曹髦端坐于御座之上,微笑俯看著群臣對自己慶賀朝拜,行禮如儀,頓時感覺到了天子的尊貴。
與此同時,一股強烈的責任感亦涌上了心頭。
他決定要帶領臣民讓得魏國中興,使得國家富強。
這時,司馬懿出列奏道:
“陛下,天不可有二日,國不可有二主,如今陛下既然已經繼位,那么許都的所謂天子,便應當由陛下請求太后正式降下懿旨廢除之,同時,陛下也當降下一道詔書,告知天下臣民陛下今日即位之事,要求他們從此盡心效忠于陛下,而不為許都偽黨所惑,另外,陛下當降詔各軍鎮與州郡,告以朝廷將擇機興兵殄滅偽朝之事,要其各自整備兵馬糧草,準備配合日后朝廷討伐許都之戰。”
“就依太傅所奏,太傅稍后擬定詔書后要呈與朕御準。”
曹髦目視司馬懿,一臉認真地說道。
他此刻對司馬懿高柔等策劃擁立他的元老重臣是深懷感恩之心的。
想著若沒有他們,自己肯定沒有機會繼承皇位,也就更沒有實現自己潛藏多年的志向的機會了。
但這也并不是說他想要受制于人,并且,他也沒有想過只做一個傀儡。
這一兩日他也反復考慮過,自己因為還很年輕,也還沒有執政經驗,所以可以先容忍司馬懿獨掌朝政一段時間。
但待到自己慢慢成熟,對實際政務有所了解之后,便一定要向司馬懿要求獨自掌管朝政的。
于是,他又一臉鄭重的對司馬懿道:
“朕因為年紀尚輕,對政務不甚熟悉,因此,此后兩年之內還請太傅繼續出任輔政,掌管尚書臺,幫朕處理國家之事。”
隨即又看向群臣,正色囑咐著:
“今后,眾卿應將奏表文書同時呈送至朕與太傅處,朕雖然暫將政事托付與太傅,但并不是說朕便一切不管了,卿等須謹記!”
這番話一出,司馬懿心中大驚,暗思這曹髦根本不像一個十幾歲的小兒,倒更像是一個頗有主見,頗有機謀的成年男子。
他們本來計劃一旦新天子繼位,便要其下詔讓司馬懿擔任輔政大臣,全權處置魏國大小政務。
當然,是一直輔政到死的那種權臣。
不想此刻倒被這曹髦先將一軍,主動且只給出了兩年的輔政期,而且在此期間,曹髦還不愿完全撒手。
而群臣,不管心中是如何想的,皆是對這位新天子稱頌起了英明。
“老臣領命,感激陛下信任。”
司馬懿雖然明白自己選錯人了,面上卻還是對曹髦一臉恭敬。
他此刻并沒有篡位的打算,只是想要掌控實權,為兒子們鋪好未來的路,畢竟自己已是年將七旬了,還是盡量保住晚年名節更為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