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猶如白駒過隙一般飛速流逝著,仿佛只是眨眼之間,便從炎熱的夏天來到了涼爽的秋天。夏日的余溫還未完全消散,秋意卻已漸漸濃烈起來。
三月后……
鄭國與周國合邦的事宜在王叔姬寤生的處理下,成功的完成了。在秦伯進貢的500匹馬的幫助下,繻葛、長葛業已完成戰后重建。姬寤生沒有把鄭地作為自己或者公族的食邑,而是配合周桓王姬林,將其作為王畿直轄地。
洛邑王宮內。
“這段時間辛苦王叔了,我有一些想法想和王叔商議,不知王叔怎么看待變法?”周桓王姬林誠懇地問道。
王叔姬寤生仔細地思索了下,然后答道:“夫變法者,需施者慎之又慎,牽一發而動全身,不知侄兒想要解決什么弊端?”
“王叔,在周鄭之戰中,我大周糧草庫存已經嚴重赤字,我懷疑是大夫、公族食邑侵占王室私田導致。”姬林如實說道。
“嘶,侄兒,不是王叔掃你的興,這個問題基本不可能解決啊,先王周厲王,因變法改革,收回王室私田,并妄圖恢復我周朝建朝初期的山澤、河流之稅,便被國人“暴動”所驅逐,這前車之鑒就在眼前啊!”王叔姬寤生搖搖頭說道。
“王叔,此事吾恐后患無窮啊!若王室沒有足夠的糧草,那要如何維護周室尊嚴,又該怎樣維持這天下?”姬林滿臉憂慮地說道。他深知若沒有足夠的糧草作為后盾,王室將難以維持其統治地位。
“若侄兒非要變法,那容臣想想,王室改革阻力目前是公族與大夫,現王室剛剛東遷,大夫阻力會小很多,朝堂人才匱乏,若侄兒你能解決公族,那么變法應該水到渠成了……”姬寤生思考道。
姬林看了看叔叔,然后對門外的侍衛喊道:“速去請周公大夫!”
不多時,周黑肩便整理好服飾,來到屋內,正要下拜行禮,姬林連忙說道:“周公不必如此,此內沒有外人,就當親人議事罷!”
“那,不知陛下叫臣來何事?”周黑肩問道。
“予一人發覺公族侵占王田似乎多矣,不知周公有何感想?”
周黑肩立刻說道:“此事臣并不知曉,臣回去后立刻派人核實此事,望天子勿怪!”
“周公,予問你,若予一人欲收回公族食邑以及大夫食邑,汝如何看待?”姬林開門見山地問道。
“額,此事還容臣商議……”
“周公,予一人知道,一個人若已侵占并享受此利益多時,讓其戒斷放手,此人定會以仇人視之。但汝可曾想過,公族乃王室親藩,若王室強盛,王室可會虧待其?”
“趁此時王室剛剛復興,公族、大夫勢力并不強盛,還可以簡單的一勞永逸的解決此事,待日后,此事可就為我大周心腹之患啊!”姬林語重心長地說道。
周黑肩苦笑了聲,說道:“臣雖為公族族長,但公族也并非全部聽從吾的號令,請陛下給予臣時間,臣定會想方設法協同天子。不知天子打算如何改革?”
“效仿楚子,以城為縣,每20城為一郡,每縣有縣令、縣令下設尉、丞。尉,掌全縣軍事和治安;丞,為縣令或縣長的助手,掌全縣司法,縣以下設鄉、里和亭。鄉和里掌行,亭掌治安。鄉設三老、嗇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嗇夫掌訴訟、稅收,游徼掌治安。鄉以下為里。予一人將其名為郡縣制。”姬林按照記憶回想道。
“官員都為王室任免?”周黑肩問出最關鍵問題。
“是。”
“陛下此法確可使王室強盛,但貴族恐會有反意啊!”
“哈哈哈!”姬林大笑道,“此改革只會在周地實施,而貴族造反也無懼哉!王叔將攜鄭地之兵輔我王室親兵,其若造反,盡滅之!”
“善!那臣告退,此事臣會與公族眾人商議。”周公黑肩躬身道。
“好!告訴公族眾人,予一人日后定不會虧待其等!”
等到周黑肩退下后,王叔姬寤生立刻說道:“侄兒,此郡縣制如此精妙,恐諸侯皆效仿王室啊。”
“無礙,王叔不必擔憂,我之大志并不在于此,其等效仿最好,我日后收復其領土更方便。”姬林大笑道。
姬寤生聽著侄兒的志向,更覺一驚,道:“侄兒,此事無論堯舜還是商湯,又或者文武二王可都未做到啊!”
“那我定要做到,望王叔盡心助我!”
“臣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