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明的江山朕扛得住!
- 大明:開局簽到雨化田
- 玉龍殿主
- 2087字
- 2024-05-17 08:25:53
周太后輕聲說著,氣息比剛才稍微緩和了一些。
她雖然深居后宮,可每日陪伴先皇身邊,對朝局和大明如今的處境自然非常了解。
就是因為越了解,所以才會更擔憂。
今時不同往日,自當年土木堡之變后,皇權逐漸旁落,朝政由內閣把控,再加上前幾任帝皇的不作為,更有甚者因為皇嗣的問題三十幾年不上朝,以致今日一發不可收拾。
皇帝想要干什么竟然還要經過朝臣的同意,張口祖訓,閉口祖訓,打又打不服,殺又殺不了,壓的你只能妥協。
先帝也曾想改變,可奈何無從下手,無奈只能重用宦官,與之抗衡。
這樣雖然治標不治本,但至少不會被架空。
如今先帝剛剛崩逝,這群人就等不急了,欺負新帝年幼,實在是可惡至極。
周太后臉色鐵青,越想越氣,剛剛平緩下來的氣息再次急促起來。
“此事兒臣心里有數,母后您現在要做的就是安心養病,其他的事交給兒臣就行了。”
看著周太后怒氣沖沖的模樣,朱鈺煌無奈的勸說道。
“是啊,母后,您就算是想幫皇兄也要等把病養好了再說啊。”
朱玥瑤在傍邊也開口勸慰道。
“唉...!”
周太后輕嘆一聲,拉著朱鈺煌的手,滿眼溫柔的望著他再次說道:“皇兒,你還記得你父皇臨終前對你說過的話嗎?”
朱鈺煌劍眉微處,頓時陷入了回憶,根據前身的記憶,先帝彌留之際是給他說了一句話。
“吾兒當為堯舜。”
“大明就交給你了。”
想到這里,朱鈺煌點了點頭。
“你父皇既然將大明交給了你,你現在也是大明皇帝了,心中就應該擔得起中興大明的責任。”
周太后一臉正色:“如今我大明舉步維艱,內陸蜀地中原動蕩不定,邊境建奴戎狄常年肆虐,朝中大臣各派林立,爭斗不止,只為自己,王族勛貴貪圖享樂,醉生夢死。”
“整個朝廷能幫助你的不多,母后也不懂朝政,更何況祖訓有云后宮不得干政,我也幫不了你什么,朝中之事只能靠你自己。”
“要時刻謹記你的身上抗的是整個大明的江山社稷,萬萬不能有半點疏忽……!”
周太后語重心長的說著,他當然知道把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壓在一個十七歲的少年身上,是一件多么殘忍的事。
可這也是沒辦法,身為皇室子弟,身為大明的皇帝,這就是朱鈺煌的命,他應該抗的起,也必須抗的起。
“母后放心,兒臣身為大明的帝王,自當以天下蒼生為重,以江山社稷為重。”
“這大明江山兒臣扛得住。”
朱鈺煌鄭重開口,語氣鏗鏘有力。
他說的自然不是場面話,從穿越過來,再到接受自己皇帝的身份,他就已經決定把這個國家治理好,甚至帶到一個絕無僅有的高度。
既然老天給了機會,這一世怎么能白活。
總要做出的事情出來。
更何況有系統在,怕個毛啊。
“好好好,吾兒有此決心,母后就安心了。”
周太后蒼白的臉頰終于漏出了一絲笑意,她眼神明亮,緊緊握著朱鈺煌的手,神情滿是期許。
中興大明一直是先帝的理想。
如今先帝猝然崩逝,可這理想不能泯滅。
望著朱鈺煌堅毅的臉頰,周太后從他身上似乎看到了當年的先帝。
先帝當年繼位時也是他這個年紀,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立志中興大明。
每日勤勤懇懇按時早朝,處理政務,下朝后還要批改奏折到深夜,不敢有絲毫懈怠。
但當時先帝接手的已是一個滿目瘡痍的國家,中原蜀地連年干旱災民遍地,邊境建奴流寇時常越關掠奪,又因為前幾任帝皇的縱樂,揮霍無度,以至國庫空虛,根本拿不出多少銀兩賑災發餉。
沒有辦法,先帝只能召集朝臣募捐,可這些大臣平時張嘴仁義道德閉嘴道德仁義,一提到錢卻全都蔫了。
一個個悲天蹌地的哭訴自己多么清廉,多么正直。
最后百官東拼西湊,滿打滿算才湊出一百萬兩,這點錢對當時的亂局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無奈先帝只能動用自己的內庫,又對皇宮開銷進行了大幅度縮減,湊夠了一千萬兩才止住了亂局。
從那以后先帝便徹底看清了這幫朝臣。
順流而行大家相安無事千好萬好,但凡朝局出現一點動蕩這群百官就沒有一個能靠得住的。
逼得先帝只好劍走偏鋒啟用宦官,授予權利與他們抗衡。
后來的魏瑾淳也沒讓先帝失望,這個奴才雖然貪了點,可是對國家大事還是很上心的,而且搞錢也很有一套。
這幾年賑災的錢糧和邊境的軍餉都是他搞得,所以先帝才會對他越來越縱容,因為他清楚這些錢魏瑾淳是從哪里搞的,只要不禍害百姓,其他的事他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可是朝臣不愿意啊,因為這些錢大部分都是從他們身上抽出來的,關鍵是魏瑾淳還處處與他們作對,這就讓他們更不能忍了。
連連上疏彈劾,還舉行了幾次罷朝,不過全都被先帝強行壓了下去。
現在先帝剛剛崩逝,這群人就又跳了出來,周太后怎么能不氣憤。
望著朱鈺煌還略顯稚嫩的臉頰,周太后很是擔心那群老奸巨猾的朝臣他能不能掌控的住。
“皇兒啊,一個人想做的事情跟他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樣的。”
深吸一口氣,周太后拉著朱鈺煌的手,再次輕聲開口道:“你父皇在登基之前也是滿懷壯志。”
“他覺得自己怎么說也是皇帝,是天下共主,可以盡情施展拳腳,匡濟天下,造福萬民。”
“但當你真正坐到那把椅子上,你才會知道,就是把朝堂百官安撫好都要殫精竭慮的。”
“作為皇帝不僅要會識人,罷人,更要會用人,殺人。”
“對于這些朝臣既要倚重,也要提防,不然稍有不慎,便會身敗名裂。”
“皇帝不是神,不是什么事他們都會聽你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下最重要的還是蒼生黎民,也是大明的根基。”
“只有根基穩了,我大明才不會亂。”
“這句話是你父皇常說的,望你能時刻牢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