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我死后的第七年,青梅報復(fù)我全家
- 春不負(fù)
- 1397字
- 2024-05-15 19:46:15
余熹的轎攆大搖大擺的回到宮中。
我坐在她身邊看著她的容顏出神。
我和她也算是青梅竹馬,五歲那年,我和父親出游撿回三歲的余熹。
她小小的一個蜷縮成一團,躺在一片枯樹枝下。
我小心翼翼的抱起她:「父親,是個小女孩誒,你們不是一直想要一個女兒嗎?我們把她撿回去吧。」
父親思慮很久,最終還是點點頭。
抱著一個小女孩回家,母親還誤以為是父親在外面養(yǎng)了外室,差點鬧了個大烏龍。
也正是那天,母親有孕了。
隨著年歲的增長,余熹會開口講話,卻始終看不見任何東西。
父親母親曾帶著她四處求醫(yī)問藥,終不得果。
在二人唉聲嘆氣感嘆命運多舛時,我站出來牽起余熹的手說:「父親母親不必?fù)?dān)憂,熹兒眼盲兒子愿意作她的拐杖。」
那一年,我十七。
余熹十五。
在此之前,我與她之間的那些小動作早就被父親母親看在眼里。
他們嘆了口氣,也就默認(rèn)了。
我年少習(xí)武,十八歲參加秋試,一舉摘得武狀元的桂冠。
榜下抓婿時,我一手護著余熹,偏愛的意味明顯。
金鑾殿上論功行賞時,皇帝看我年輕,想為我賜婚。
我跪倒在地自言家中有妻,情深義重兩心相許容不下旁人。
一時間,樓余佳話漸起。
只是后來……
思及此處,馬車外忽然傳來聲音。
「參見公主殿下。」
余熹掀開簾子下車,門外跪著一排的面首。
個個都是風(fēng)流媚骨。
每一個我都不認(rèn)識卻又很熟悉,一抬頭,都和我有著幾分相似。
為首的一個靠進余熹懷里:「殿下今日怎么出去了那么久?」
此人和我面龐有七分相像,眼睛極為相似,看著我時我都有些分辨不出來。
想來是最受寵的一個。
余熹笑著勾起他的下顎:「吃醋了?」
「月兒不吃醋,月兒是擔(dān)心公主。」月兒在余熹的胸口畫著小圈,「聽聞公主去找那個樓小將軍了,他曾經(jīng)用那么卑劣的手段欺辱公主,月兒擔(dān)心他對公主不利……」
「好好好。」
余熹攬著月兒進了屋,兩人若無旁人的打情罵俏,我眼眶一紅。
曾經(jīng)的青梅竹馬,現(xiàn)在早已不作數(shù)了。
余熹作為鄰國公主來訪,林朝皇帝在瓊?cè)A島設(shè)宴招待她。
余朝國力富強百姓安居樂業(yè),君主勵精圖治。林帝也有幾分巴結(jié)余熹的意思。
畢竟他昏庸無能,成天只想著如何享樂。
我的父親也在。
他們應(yīng)當(dāng)是找了一個小院子住下了,今日來的只是遲了些許。
余熹嬌俏的笑出聲:「陛下未免治下太松了,怎么一個五品小官也敢在這么重要的場合來遲?難不成要陛下和本公主都等著他一個人嗎?」
林帝早就知道余熹和我的恩恩怨怨,聞言順著余熹的話一拍桌案:「豈有此理!樓堯!你可知罪!」
我父親跪在地上:「微臣知罪!」
林帝本想高高拿起輕輕放下,畢竟這也不是什么大事。
「知罪就好了?」余熹卻不想放過他,笑的如同從地獄中爬出來厲鬼,「聽聞林朝的天牢可不是一般人能抗住的,本公主也想見識見識,不知道陛下是否賞臉?」
話都說的這個地步了,林帝當(dāng)然也聽懂了。
有人站出來為我父親求情,余熹話鋒一轉(zhuǎn)對準(zhǔn)來人:「這位大人也想見識一下嗎?」
我父親轉(zhuǎn)過去向那人搖搖頭。
林帝身邊的宦官上前摘掉了我父親的帽子,拖著他下去了。
我沖到余熹面前怒吼:「你到底要怎么樣!不要再為難我的家人了!」
可是余熹聽不見。
她聽不見。
也不知道。
我父親下獄后,余熹還專門去瞧了一次。
里面的人受了吩咐,正在給他上刑。
滾燙的鐵板剛燒熱,就要往身上招呼。
我沖過去,想要用自己的身軀擋住那塊滾燙的鐵板。
都是徒勞。
鐵板落在父親身上,他咬著牙愣是抗住了。
余熹倚在門口:「嘖嘖嘖,樓銜月還真是沉得住氣,你都為他丟了官職了他還一聲不吭不敢露面當(dāng)真是大孝子啊哈哈哈哈哈。」
余熹轉(zhuǎn)身離開只吩咐著:「好好招待樓大人,別死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