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讓于謙先去東南!
- 開局馬克沁,打造大明日不落
- 建安新風骨
- 2099字
- 2024-06-10 19:50:35
朱棣向內閣和兵部大臣提出了東南沿海的治理方略。
楊榮道:“經我永樂一朝治理,又同日本商議,已經平定了邊海倭患,如今的倭寇,同海盜一樣,都是部分流寇罷了,不足為慮。
此事絕對沒有費大人說的那么要緊?!?
方賓道:“陛下!不可疏忽!我們遷往北方已經將近半年了,同東南沿海距離遠,不知詳情,不能妄下定論?!?
楊榮不屑道:“方大人,您處理北方還不夠忙嗎?若是南北都吃緊,咱們大明還要不要安定?”
說罷,他對朱棣道:“陛下,不是微臣認為邊防無礙,而是不能兩頭開戰,可以先定北方再定南方,先北后南,能緩解我們的壓力?!?
方賓道:“那也不能直接撂挑子不理南方!”
“我沒說不理南方!”
“……”
大型辯論再次上演。
在明朝。
無論是內閣還是朝堂之上,永遠都有辯論賽。
朱棣時期還好一些。
就算楊榮不支持處理南方的事情,他也沒有說不理南方。
若是到了嘉靖時期。
管你有沒有問題,選擇站隊就行。
朱棣其實在心中早已有了定論。
因為費信傳來的書信上明確寫了這是仙人給他的指引。
他相信費信,相信仙人,還是認為必須提前在南方布局。
然而該派誰去?
方賓?
他還要處理北方邊事。
其他人都是只懂得上馬打仗的人,根本不懂得治理,而且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能力。
靠費信一個人肯定是做不來的。
他都已經想讓朱高煦去幫費信處理倭寇的事情了。
但此舉不妥。
老二的軍功太盛,再讓他把倭寇拿下,整個南方都聽他的話,朱高熾的太子就不用當了。
可他又不能直接派朱高熾南下,太子需要監國,要是自己有個三長兩短,北京留給誰?
南京又是老二的老巢。
太子如何南下?
去當人質嗎?
這還得看太子的意見才行。
“太子?!?
朱棣低下眉頭對朱高熾冷冷道。
“你怎么看?”
“我?”朱高熾先是搖頭,表露出一副很迷茫的樣子道:“如今陳備北方軍事已經很忙了,但是如果要穩住南方,也不是不行?!?
朱棣追問道:“怎么穩?”
“這……”
其實朱高熾在楊士奇的指點下已經明白軍權的意義了。
他讓朱瞻基同方賓還有馮尚等人籌備。
但是南方讓誰去?
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他很想推薦楊士奇,但是又擔心朱棣不答應,畢竟是自己的幕僚,讓他前往,有種要爭權的意思。
但是經過一番思量,他還是想讓楊士奇去試試。
“父皇,兒臣認為,可以讓楊士奇去試試?!?
“楊士奇?”朱棣有些驚訝,讓太子闡述自己的看法。
“楊士奇是江西人,那是他的老家,靠近福建浙江,對那邊的環境應該很熟悉,而且他為人清廉,嫉惡如仇……”
朱高熾闡述了楊士奇的優點,朱棣其實也很清楚。
但是朱棣還是不認可,畢竟楊士奇是太子幕僚,派他過去會形成很強烈的政治意圖。
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朱棣很清楚事以密成的道理。
讓一個“標志性”人物過去,定會在南方掀起腥風血雨。
不過也不是不能讓楊士奇去管,可以讓他去巡視,順便緩和朱高熾和朱高煦的矛盾。
只可惜這個楊士奇太過嚴苛,恐怕成不了什么大事。
所以朱棣只能在曾經的監獄中找人。
黃淮?
此人比楊士奇還猛,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金純?
純純一個和稀泥的好手。
楊溥?
“對??!楊溥!他可以去,此人不僅有能力,還能藏,會藏,不會很快激化矛盾?!?
想到楊溥,他又想到了于謙。
一文一武配合,不能只和光同塵,還需要酷吏懲治,剛好于謙就是極其強硬的人。
剛好,他還不知道該如何將于謙提拔上來,現在機會不是來了嗎?
“楊士奇要在你身邊,分擔你的壓力,他去了,所以事情都壓在你頭上了?!?
朱棣找了個理由。
朱高熾本就是隨心提議,也沒想過成功,不得就不得了,也省了不少麻煩,于是點頭默認了。
但緊接著,朱棣的話讓他們都感到意外。
“讓楊溥去吧?!敝扉Φ溃骸敖o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
楊榮很驚訝,但又很激動。
楊溥終于能夠放出來了。
他還在想如何能讓他像夏原吉一樣免死出獄。
所以聽到這個名字,楊溥也不反對了,直接說道:“陛下圣明,楊溥也是南方人,也靠近浙江福建。”
朱高熾自然也希望楊溥能夠出來。
三楊。
楊榮、楊溥、楊士奇,這三人都是他認可的文臣。
沒能把楊溥從獄中帶出來,朱高熾總覺得慚愧,畢竟也是肱股之臣,不應該在獄中虛度光陰。
故而他也不反對。
方賓也不反對。
在監獄中,楊溥最沉穩,也最照顧他們。
“那就這么定了!”
“退朝!”
朱棣擺手,返回后宮。
一路上,他一直在詢問馬云關于于謙的消息。
馬云一五一十的回答。
大明共有十個于謙當官。
但是在今年進士科的時候,也有一個于謙。
這個于謙的名聲很不錯,據說崇拜“文天祥”,家里掛著的都是“文天祥”的畫像和詩文。
馬云道:“陛下,這個于謙有點意思,據說他七歲時,有個和尚驚奇于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拯救時局的宰相?!?
所以微臣認為他應該就是仙人所言的于謙?!?
“哈哈哈……”
朱棣聽后,摸著自己花白的胡子樂了。
“咱們老朱家同和尚有緣?!?
“老爹是和尚,我拜和尚為師,這個于謙也是得到了和尚的預言。”
“如今考了功名,幾十年后土木堡,時間剛好對得上?!?
“就讓他去南方吧。”
朱棣很開心也很認可,但是馬云卻憂慮道:“可他才二十出頭,能行嗎?別被那邊的人壓咯?!?
“地頭蛇嗎?”朱棣不屑道:“咱們大明哪里有地頭蛇?讓錦衣衛去查清楚了?!?
馬云一開始有些不解,但仔細一想,方才明白朱棣的良苦用心。
讓錦衣衛跟著去。
剛好查一查東南地區的問題。
“好!那就讓他進來見陛下?”
“嗯。”
朱棣點頭,腦海中已經想好了該怎么考一考這個于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