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異變陡生(萌新跪求收藏追讀)
- 綜武:武當掌門宋青書
- 玉面孟嘗
- 2313字
- 2024-05-16 15:56:27
此刻,紫霄宮中群雄再看華山派眾人的眼神,已不是最初的敬佩而是幸災樂禍,甚至厭惡。
世態炎涼,可見一斑。
而就是在這種眾人不看好的情況下,華山派之中卻是有一人走出,正是君子劍——岳不群。
張三豐先是讓宋遠橋攙扶宋青書去一旁座位上休息,然后語氣冷淡道:岳先生,有何要教老道啊?
岳不群對上張三豐冷漠的眼神亦是壓力巨大,但想到華山派爛攤子要有人收拾,況且鮮于通倒臺對自己上位也是個絕佳的機會。
他也只能硬著頭皮道:張真人,見教不敢當,晚輩只想替鮮于師兄向武當派賠個不是,一應后果華山派都愿承擔。
聞言,不管是江湖豪客,還是情緒暴躁的武當眾人都在心中豎起了大拇指。
君子劍岳不群還是個厚道人啊!
“退居二線”將一切都盡收眼底的宋青書看到老岳這番作為,不由在內心感嘆道:高手啊。
先不論老岳人品怎么樣,單就這份時時刻刻把門派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擔當,確實令人敬佩。
但是畢竟分屬兩派,自己更要為武當撈好處。
宋青書先是看了看昏死的鮮于通,又看了看處于全場焦點的岳不群,內心中回想了一番原著的劇情,腦海之中突然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或許可以這樣。
…
在岳不群快要頂不住張三豐壓力之時,老張耳朵動了動,語氣平淡道:岳先生,回去告訴你家師長,鮮于通品行不端,意圖對江湖后輩出手,老道代為管教幾年。
就讓鮮于掌門在武當山吃幾年齋飯吧。
聽到張三豐的決定,在場武林群雄瞬間議論紛紛。
“不會吧,武當與華山真成生死大敵了。
“看來張真人真是生氣了。”
…
要知道鮮于通可不是什么普通人,而是江湖大派華山派的掌門。
此刻的華山派更不是《笑傲江湖》中大貓小貓三兩只的情況。
沒有劍氣分裂,真正的五岳劍派魁首。
在江湖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大派。
華山派眾人聽到這個結果也是群情激憤,有那脾氣火爆的弟子更是想沖出去與武當派火并。
岳不群聽到這個消息,眼中喜色一閃而逝,然后語氣沉重道:張真人,難道此事沒有轉還的余地了嗎?
張三豐沉默不語,無當眾人虎視眈眈。
看到這個結果,岳不群面現頹然,嘴中喃喃道:“是師兄咎由自取啊!
罷了,罷了!
請武當眾位同道,善待我家師兄。
華山派這就離開武當山。”說著面色灰敗的走向自家隊伍。
“師哥,就這么丟下鮮于師兄不管了嗎?
此時,華山派隊伍中走出一位盤著婦人發髻,皮膚白皙,衣著干練的美貌婦人,似乎還要勸說岳不群。
但卻被岳不群無情打斷:師妹,無需多言,我意已決!
下山!
將一切盡收眼底的宋青書不由感嘆:現在老岳還是太年輕了。
表情管理還是不到位,恐怕內心還在暗自高興。
殊不知這一切都是自己想要看到的。
只是看到站在老岳旁邊大概只有二十六七歲,一身賢妻良母氣質,即使穿著寬大袍服也難掩傲人身材的年輕婦人之時,小宋內心不由感嘆道:老岳艷福不淺。
自己要不要提前行動,讓華山派變成尼姑庵。
方便自己送溫暖。
“夫人,你也不想你丈夫的掌門之位…”
…
岳不群先是安撫了一下華山派眾人的情緒,然后便準備向武當派眾人辭行。
群雄沒想到華山派竟如此好說話,這么快就準備下山了?
要知道今日上山的眾多門派中,少林排第一,華山就是第二。
如今一個不愿出頭,一個理虧。
老大老二都不干事,自己這些門派還杵在這里干什么?
難道今天真的要虎頭蛇尾!
就在此時,異變陡生。
“嗚嗚,嗚嗚…”
“爹爹,爹爹…”
大殿之外一聲尖銳的小孩啼哭聲,瞬間把想陷入兩難的群雄給驚醒了。
張翠山和殷素素在聽到這個聲音的一瞬間立刻沖了出去。
“五哥,是無忌的聲音嗎,你聽到了嗎?”
“素素,沒錯,是無羈的聲音。”
坐在一旁遐想未來美好生活的宋青書在聽到小孩哭聲的一瞬間立刻睜開了眼睛。
心中暗罵:真是一刻都不消停。
轉瞬之間,以張三豐為首的武當諸俠齊齊沖出紫霄宮。
武林群雄也緊隨其后,就連一旁準備下山的華山派也都跟隨眾人一同來到殿外。
宋青書來到殿外之際,看到的便是這一幕:以武當派為首的中原群雄正虎視眈眈的與一群穿著奇裝異服的番邦高手對峙著。
自己的“好兄弟”張無忌則被一手拿鹿頭拐杖的老者掐著脖子,好不凄慘。
而對方人數卻只有十幾個!
中原武林這邊卻是如臨大敵。
更有群雄忍不住議論道:
“這是蒙元高手!”
“對,是蒙元高手,你看那使判官筆和鹿頭拐杖的便是玄冥二老。”
“身背大弓的便是威震草原的神箭八雄。”
“竟是他們,難道山下已被元庭派兵圍住了嗎?”
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而熟知原著的宋青書看到這一幕心中立刻了然,是汝陽王府的一眾高手,只不過在這個融合的世界中似乎又多出了幾位,事情有些棘手啊。
此時只見對方人群中從中間散開,走出一個身穿黑色道袍,神色陰冷,頭發花白的老人。
“張三豐,好久不見啊。”
“你的威名真是不減當年啊,只派一個小孩出來,便使得中原武林群雄低頭認錯!”
“厲害,厲害啊,老夫佩服至極!”
武林群雄聽到這極盡挖苦的言語,面色都不好看。
尤其是少林的大和尚的更是面色冷的能滴出水來。
明知道對方是在挑撥離間,但這話是事實啊。
今天之事,傳揚出去,天下群雄如何看待他們上山的人。
聽到這誅心之言,張三豐并未在意,先是安撫了已經失去方寸的五徒弟夫婦,然后不疾不徐道,百損,你不在漠北茍活,來我中原武林干什么?
真當我中原武林群雄好欺負吧。
“好欺負不好欺負,我不知道。”
但是你的徒孫現在在我手里,就是不知你與這失散10年的徒孫有無感情了。
說著眼神示意了一旁的鹿杖客,后者當即會意,捏住張無忌的脖子的手又緊了緊。
小張看到自己父母和太師父都出現了,卻是強忍著眼中的淚水,沒有哭出聲。
而看到這一幕的張殷夫婦更是心如刀絞,要不是有武當眾人拉著,恐怕真要沖出去和人拼命。
小宋看到這一幕不由在內心感嘆道:張翠山對小張的教育還是可以的,在江湖大義面前從不妥協。
反倒是老宋在子女教育這方面就差許多。
當務之急還是先把小張救回來再說,畢竟自己與小張的矛盾屬于內部矛盾。
一旦今日真讓小張死在蒙古人手中,那武當真是貽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