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行,都釋放壓力是吧?
- 說好一起當學霸,你開掛?
- 我真的不想被錘
- 2021字
- 2024-06-02 20:26:26
陳凡面色不斷變幻,咬牙切齒的說道:“打擊的可不是我一個人的自信心。”
“還有那些頭回參加數競的高一學弟!”
“我不算什么,看看他們被打擊的多慘!”
陳凡傲然的昂起頭:“沒關系,還能撐得住,從300分降到290分,還能接受!”
蘇銘淵還不認為有什么,看戲的眾人被狠狠打擊。
這話太傷人了!
從300分降低到290分,進國集穩定的不能在穩定,太穩定了!
290分能沖擊IMO,而且沖擊IMO也不需要看數競初賽成績。
初賽也不算什么,沒有必要太在意。
陳凡、蘇銘淵不在意初賽,不意味著這些人不在意初賽。
二人以后還有機會,他們過不了初賽,可就沒有下一次了!
“還有高一?!编嵤筷少\兮兮的笑著,“不僅我們會被打擊,還有高一也會被打擊?!?
“說的也是,高一才是被打擊的重點,看看高一怎么想的?!?
“這一回的數競沒到全軍覆沒,那也是死的七七八八,都要忐忑到放榜。”
“太慘了!模擬初賽沒考過那么差,題目難度差距太大了!”
眾人都連連叫苦,題目難度提高,對參加考試的天才來說也會造成影響。
不是誰都有資格沖擊國集的。
要不要繼續備戰數競,要看看數競初賽成績。
達不到省隊分數線,直接選擇放棄,全力備戰高考。
蘇銘淵也默默的看著,發現他們都在自我調節,還調節的很成功。
陳凡用同學的痛苦緩解自己的。
高二、高三用高一的痛苦緩解壓力。
一環扣著一環,全都有很完美的釋放方式。
壓力被釋放,效果還不錯,都算是達到效果,不需要有任何的緊張情緒。
不就是參加數競,還有機會!
很快!
一行人也不廢話,趁著周六休息先去回家放松。
數競考不好,早就有預料。
沒有點自我調節能力,也不會去七中待到高三,早就被一茬接著一茬的天才打擊走了。
“回不回學校?”陳凡蠢蠢欲動。
“不回,回家休息休息?!?
“嗯???”
陳凡露出夸張的表情:“你,蘇王,休息時間不回學校復習?”
“單純的復習沒用,需要點調劑?!碧K銘淵淡定解釋,“比如說回家一趟,也會成為調劑?!?
在陳凡不解的眼神里蘇銘淵淡定離去,一點都不在意看法。
陳凡咋咋呼呼的,早就已經習慣,不需要驚訝。
看得出陳凡有準備,就要看看是怎么準備的,數競能到多少分,以陳凡為標準上浮三五分。
“三五分還不夠,老陳沒到選拔上IMO的標準,怎么也得上浮七八分。”
“七八分差不多,每次考試比老陳高七八分,達到IMO標準不難。”
“定個小目標,沖擊IMO金牌。”
.........
數競之后是物競復賽,知道蘇銘淵、陳凡要參加的很少,一共都沒有幾位。
基本上默認沒有參加物競班培訓是去陪跑,陳凡也這么認為。
“復賽有實驗,沒有專門訓練,你要過.....咳咳咳!咱們要過有點難?!?
“淘汰之后專心等待數競,數競是強項,過兩天就要公布成績,進省隊輕輕松松?!?
“省隊啊......”蘇銘淵喃喃自語。
每年七中進省隊的人數最多,省一的數量最多,沒有參加過數競隊,也大致了解數競的情況。
數競初賽是基礎,省隊是第一道門檻!
進省隊之后的題目會提高一層難度,省隊之后的題目會增加難度!
要從省隊脫穎而出,需要更深入的學習才行。
全國能進國家集訓隊就60人,能進IMO的6人。
每年省隊考試不會少,初賽是篩選,省隊是挑選有天賦的種子培養。
挖掘種子潛力,釋放參加省隊集訓的潛力!
“省隊題目難多了,也不會給你設置陷阱,看著題目就要坐蠟?!标惙层恼f著,像是想起不美好回憶,臉上帶著痛苦面具,“真的難受!”
“有難度更好,沒難度才奇怪。”蘇銘淵躍躍欲試,“就要有難度的!”
陳凡:“.......”
徹底服氣了,能看出是真心實意的想著挑戰更高難度。
聲音里沒有自傲和狂妄,還是將人打擊的不輕!
“我先去復習,物理復賽一起去?”
陳凡回過神:“好。”
望著蘇銘淵走向自習室的腳步,陳凡忍痛將邁向宿舍的腳收回,用惡狠狠的表情看向蘇銘淵,大聲道。
“等我!”
.........
【姓名:蘇銘淵】
【數學:32/100(1級)】
【化學:8/10(0級)】
【物理學:9/10(0級)】
【生物學:4/10(0級)】
【信息學:2/10(0級)】
【材料學:0/10(0級)】
【爆肝時間:0】
物理卡在升級邊緣,任憑怎么復習都升不了,讓蘇銘淵相當郁悶。
沒有爆肝時間,整日無所事事,就在那里聽取建議。
幸好,蘇王的名聲還算給力,得到不少建議。
物競也不準備擺爛,該試一試也要去嘗試。
物競實驗沒把握,趕鴨子上架,碰運氣了。
理論是有把握的,答應不浪費復習數競的時間去復習物競,全身心的投入物競也行,倒是不怎么反對。
“等到物競結束,趕緊想辦法突破1級,不能在浪費時間?!?
沒有學科升級之后的爆肝時間,吸收知識太難了!
體驗過愛因斯坦的腦子,換回平庸的腦子一下子難以適應。
思考問題得到答案是兩個維度。
腦子就有種轉不動的感覺,老是動不了。
先提升數競,得到的建議是提高數競,需要將數競也一起提高,順帶著完成建議。
數競要突破2級,吸收的新知識讓他過得很充實,必須要承認,數競的新知識是真有不少。
吸收了一些,以為高中很牢靠,又會有新的方向。
同學里保送的幾乎都不到校,平日里也會有網絡上的聯系,請教要怎么做,也會有大致的答案。
拿到保送資格都是同年級中的佼佼者,天賦異稟存在,每個人給點建議,效果也就有了。
“高中數學先打基礎,集訓班開始,還有的學,學的是基礎,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