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60.囚徒困境
- 檳城神探:我的相親女竟然是兇手
- 孫郎子楚
- 2065字
- 2024-06-10 17:00:00
危北縣,李華家舊樓。
李輝請了道士,在這里作了一場法事,想告慰父母的在天之靈,殺害他們的兇手已經找到了。
正好,周正來現場補一些證據,跟李輝不期而遇。
這時,李輝的法事已經做完,他認出了周正。
一時間,五味雜陳,這些年對親人的思念,對回憶的恐懼,對未來的彷徨,對生活的不安……紛紛涌上心頭。
情緒激動之下,他竟給周正跪了下來。
“青天啊,青天……”
周正趕緊把李輝扶了起來。
可李輝哭得愈發厲害。
想不到什么安慰的話,周正干脆把他緊緊抱在懷里。
普通百姓,只有個樸素的愿望:公平和正義。
所以為官一方也好,維護安全也罷,在他們看來,都是“青天”。
時至今日,前往包公祠祭拜的游客也仍然絡繹不絕,甚至,經常有人泣不成聲。
“李輝,你爸媽在天上看到你現在的樣子,他們很驕傲,知道嗎?”周正扶著李輝的肩膀,說道。
李輝渾身顫抖著,一直說個不停。
“那天以后,我再也不敢回這里了,十四年了,十四年啊警官。”
“出事后那幾天晚上,我門都不敢出,一直在角落里,用被子裹住整個身體,這樣足足呆了一周,整整一周。”
“人家的童年都是玩具、好吃的、好穿的,我連童年兩個字都不敢提,一提,就想起那天晚上……”
“我經常做噩夢,夢里面當時的場景一直都會再現,還夢到我爸媽在哭。”
“我長大以后任何人都不敢信任,所有苦難,都是一個人扛,警官你能理解嗎?”
“我經常跑到爸媽的墳前哭,一哭就是一整天,要么天黑了才回來,要么就只有我外婆勸我回來。”
周正不禁眼眶也濕潤了,他說:“李輝,正因為如此,你更要堅強,為了讓你爸媽放心,懂嗎?”
李輝點了點頭。
童年失去雙親的劇痛,在他的心臟里插上了一根釘子,這個曾經開朗快樂的小孩,后來變得少言寡語、唯唯諾諾。
此時,他釋放了。
可未來他又會如何,誰也不好說。
當晚,周正回到了家中。
本來勢如破竹地搞定了一個案子,周正現在卻怎么也開心不起來。
周正的父母普普通通,但好在工作穩定,一生中波瀾不驚也把周正給養大成人。
做刑警以前,他會覺得這對所有人都是理所應當的。
可做刑警以后,他發現,世界上所有的邊界條件,都會在自己這里匯聚,被生父殺害的姐弟如此,失去父母的李輝也是如此。
見得多了,他愈發覺得自己很幸運。
“也許你平平凡凡的當下,正是很多人觸不可及的永遠。”
周正的心里久久難以平靜,他又到了一杯水,喝下抗焦慮的藥物。
臺燈下,他拿出一本書讀起來來。
這本書是《博弈論》。
“囚徒困境,是指兩個被捕的囚徒之間的一種特殊博弈,說明為什么在合作對雙方都有利時,保持合作也是困難的。
囚徒困境的場景是:兩個共犯被警察分別關押,他們無法相互溝通。
理論上,如果他們彼此合作,相互包庇對方,最符合他們的共同利益(無罪開釋)。
但在實際中,絕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情況卻很難達到。
在資訊不明的情況下,囚徒往往會出賣另一方。
一方面,這是因為出賣同伙可為自己帶來利益(縮短刑期)。
另外一方面,也因為人性經不起考驗。
畢竟,同伙把自己招出來也可為他帶來利益。
因此,在互相不信任的情況下,90%以上的人會選擇出賣對方。
于是,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彼此出賣,違反了最佳共同利益。
最終的結果是,雙方都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個人做出理性選擇卻往往導致集體的非理性。”
關上了書,敏感的周正感慨頗多。
剛剛審訊的呂光和劉毅,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
如果他們不是分批落網,或者他們在被抓以后相互信任,絕不出賣對方,那這個案子,還能破嗎?
呂光在第一時間就選擇了出賣劉毅,把所有罪責都推到了劉毅身上。
劉毅當然不肯獨自認下所有,他便反擊式的揭發了呂光的殺人事實。
最終的結果,兩人都被判處了死刑。
周正發現,自己跟黃若竹,也正是這樣的囚徒嗎?
兩年前,對大家最好的選擇是,兩人彼此包容,多多溝通,走到一起,組成家庭。
黃若竹,成了那個最先出賣隊友的囚徒。
她為了事業,和潛在更成熟的對象,不告而別。
而周正也負氣式地,開始接觸安琪。
最終的結果是,黃若竹年過30,還沒找到另一半;周正雖然跟安琪走得很近,卻仍不時想念著黃若竹。
愛情的牢籠,也造就了典型的“囚徒困境”。
周正捂住自己的頭,他理不清任何頭緒。
檳城第四中學。
“叮鈴鈴……”
“請所有考生停止答題,考試結束!”
幾家歡喜幾家愁,考完中考的學生們,帶著不同的表情,從校門口走出。
“宣萱,這邊……”在人群中,老宣認出了自己的女兒。
“考得怎么樣?”
“挺好的,爸爸。”老宣的女兒答道。
“就知道我的女兒厲害,看來,你媽天天逼你學習,沒有白忙活!”
“爸,都考完啦……”
“好的,今天我們輕松,吃好的去。”
學校門口,上千學生密密麻麻地在人行道跟前慢慢散開。
他們,也是眾多的囚徒。
一個人報補習班,天天努力學習,能提高分數。
一群人報補習班,天天努力學習,結果提高了分數線。
貶值的,只有“努力學習”這件事情本身。
當然,他們中的一些幸運兒,會成為贏家,進入更好的學校,以后找到體面且高薪的工作。
但他又會進入另一個牢籠,那是寫字樓的格子間。
到時候,他會再次“出賣同伙”。
某一天晚上,他為了在領導面前表現,加班到10點下班。
第二天,就有更多的人,在10點下班。
一周以后,整個公司不約而同地,在10點下班。
終究,檳城成了一個最大的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