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殺雞儆猴!
- 能殺人,會種地,這個崇禎很給力
- 飛天小趴菜
- 2029字
- 2024-06-04 19:27:45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崇禎一個一個的說完這十六字真言之時,陳奇瑜腦子里嗡的一聲就炸了開來。
這......這不就是......流賊的打法?
不對!
流賊做的只是前四個字敵進我退而已。
他與流賊戰(zhàn)過無數(shù)次,他很清楚,流賊的整體實力其實并不強。
之所以一直難以消滅,除了他們總是能快速的補充兵員之外,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壓根不與官軍硬碰硬的打。
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完全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而且他們跑起來完全不需要擔心糧草的問題,跑到哪搶到哪。
但官軍不行,官軍每走一步,都需要事先準備好糧草。
所以,剿賊最大的困難,其實并不是打敗流賊,而是追上流賊。
陛下這十六字十言,如果放在大部隊里,根本就不合適。
但是,如果只是少量精兵呢?
按照這十六字真言行事,壓根就不需要與敵軍正面接觸,只需要像狼一樣盯住對方。
等對方露出破綻的時候就撲上去咬一口,然后馬上遠遁。
等對方再次露出破綻的時候,就再上去咬一口,如此循環(huán)往復。
最妙的是,他壓根不需要去考慮破敵的問題。
他要做的,只是咬住對方,讓對方的行動慢下來,給朝廷的大軍爭取時間。
只要官軍能追上對方,破敵根本就不是什么難事。
稍微精銳一點兒的官軍,想要正面打敗流賊,都沒有什么問題。
可以說,有了這十六字真言,這支精銳官員就相當于是走了流賊的路,最終一定會讓流賊無路可走。
當然,就算有了這十六字真言,這支小隊官兵的危險性仍然非常的高。
畢竟剛才陛下已經(jīng)說了,只能給他五千精兵而已。
五千精兵就算再怎么精銳,一旦被對方咬住的話,也基本沒有活命的可能。
但陳奇瑜還是心懷感激的領旨謝恩。
他現(xiàn)在壓根沒有選擇的余地,而且有了這十六字真言之后,他對于完成這個任務,也有了更多的信心。
待陳奇瑜興奮的離開了之后,崇禎才似笑非笑的看向王承恩。
“大伴,你覺得陳奇瑜能完成這個任務嗎?”
“如果他能完成,陛下得一忠心的猛將。
如果他完不成,也不過是少了一個圓滑的官員而已,對于陛下并沒有什么損失。”
“哈哈哈,大伴呀,你學壞了?。 ?
笑著點了點王承恩的方向之后,他臉上笑意一收,冷笑著說道:
“把這段時間積壓的奏疏都拿上來吧,讓朕看看朕重病的這一段時間,大臣們到底給朕找了多少事!”
.......
三個時辰之后,崇禎有氣無力的靠在椅背之上。
望著眼前的奏疏,心里全是無語。
這李若璉當真是超乎他的想象。
當初讓周皇后給他傳信,示意他越亂越好。
其實真正的想法,是覺得李若璉只是個錦衣衛(wèi)指揮同知而已,而且一直還不受前身的重視。
就算讓他放開了搞,他又能搞成什么樣呢?
能把朝堂給搞亂了,讓他混水摸個魚就行。
上一次借著清理白蓮教余孽之事,與李若璉短暫的會面,他也只是大概知道了李若璉做的比他想像中的好。
現(xiàn)在親眼看了這快把屋子堆滿的奏疏,他才意識到自己太小看了李若璉。
他這哪里是把朝堂給攪亂了啊,這根本就是把朝堂給攪爛了。
他已經(jīng)連著看了三個時辰,看完的奏疏其實不到十分之一。
而僅僅是這十分之一的奏疏,就已經(jīng)把朝中絕大多數(shù)官員圈了進去。
如果他現(xiàn)在手里有刀的話,借著李若璉這一波操作,他能直接把朝堂給清空,來個徹底的騰籠換鳥。
但可惜的是,他手里沒有。
所以,怎么處置這些奏疏,就成了個大問題。
“大伴!”
“奴婢在!”
“傳李若璉!”
“是!”
時間不成,風塵仆仆的李若璉從外面進來。
“臣李若璉參見陛下!”
“平身,賜座!”
“謝陛下!”
看著李若璉滿臉風塵的樣子,崇禎好奇的問道:
“你這是干什么去了?”
“回陛下,臣剛剛帶隊端掉了一個白蓮教的窩點?!?
一聽白蓮教,崇禎眼睛就是一亮。
“有什么收獲嗎?”
李若璉從袖子里一掏,雙手捧著一疊組,聲音略帶激動的說道:
“陛下,武清候李國瑞勾結白蓮教,證據(jù)確鑿!”
“哦?
呈上來!”
從王承恩手里接過證據(jù),認真的看完了之后,崇禎不由的心里一松。
李國瑞可是個敢跟他玩出九蓮菩薩顯圣的狠人,上一次李若璉提起之時,他并未打算立刻行動。
一是當時的證據(jù)并不扎實,二是自己現(xiàn)在手里的力量不足,怕他狗急跳墻。
但現(xiàn)在李若璉奉上了扎實的證據(jù),他也不介意替前身報一報殺子之仇。
當然,這些證據(jù)讓他欣喜,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朝堂的事情終于有了解藥。
之前停了五個內(nèi)閣大臣的職,也只是權宜之計而已。
剩下那么多的彈劾,雖然讓大臣們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但同時也是把他自己架在了火上烤。
他無論怎么處置,都不合適。
殺的狠了......
別想了,憑他現(xiàn)在的實力,根本不存在這個選項。
如果輕輕放下,則大臣們一定會更加的肆無忌憚。
最好的辦法,就是殺一個夠份量的人,然后剩下的輕輕放下。
讓他們知道,自己并不是不敢殺人,只是不愿殺人而已。
這一招,叫做殺雞儆猴!
但誰來當這個雞,他一時還沒想好。
位置太高的,殺不動。
位置太低的,起不到什么效果。
而李若璉給他奉上的這些證據(jù),則剛剛好!
武清候,候爺而已。
屬于勛貴,級別卻并不太高,但又是無數(shù)大臣奮斗一生都不敢奢望的高點。
這樣一個人,不大不小,不高不低,正好適合來當這只駭猴的雞。
想到這里,他再不猶豫。
“李若璉!”
“臣在!“
“武清候李國瑞身為大明勛貴,世受皇恩,不思報效,反倒與白蓮教勾結。
朕命令你立刻將其收押,明正典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