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家,黃治強就說了單位的變化,以及分管的工作多了,要在局里面辦公。
最后才告訴金蘭,已經說好了,調銀蘭,銅蘭到招待所去工作。
金蘭問:“治強,你為什么不調我過去工作呢?”
黃治強道:“一來,咱們兒子小,又是吃奶粉,沒有人照顧不行,你看著,我才放心。
二來,我今年準備成立一個建筑公司,你出面,我在幕后操作。
三來,上這個班人累不說,也沒什么意思。”
金蘭聽他這么說,才知道他的打算,他能為妹妹們著想,也難為他了。
銀蘭正在為服裝廠要改制著急,聽說姐夫把她調到招待所上班,也是高興不已。
銅蘭原來準備去粵省的,聽說調到招待所,有姐夫罩著,也就不去了。
只有鐵蘭鐵了心,非要去粵省闖一闖,一家人都勸不住,但黃治強沒勸。
銀蘭和銅蘭這天去招待所報到上班了。
石玉梅對她們倒不錯,把銅蘭安排在總臺值班室,按日班和夜班輪換值班。
把銀蘭安排在招待所食堂里,負責帶服務員做大堂管理,她是正式工,服務員都是臨時工。
銀蘭天天都打包帶些較好的剩菜或臨期的食材回家。
她要分給她媽和金蘭,但金蘭不要,黃治強特意交代了金蘭的,金蘭可不敢違背丈夫的話。
招待所既對內,也對外營業,既有住宿,還有餐飲,會議,宴席,停車,舞場,錄像室,臺球廳,茶樓,棋牌室等十幾項業務。
又處在銅都鬧市,生意一直都很好!
銀蘭的工資和獎金超過了梅志超,達到了每月三百多塊,再加上她帶回來的東西也值百多塊錢,近乎是梅志超這個勞模的一倍了。
梅志超一個月也就兩百塊出頭,還特別辛苦。她媽回去了,找了個堂妹過來幫他們帶小孩。
銀蘭的菜園就不做了,金蘭就全部接過來,有近三畝菜地。
金蘭種菜賣,一年也能賺幾千塊錢,不比上班差。
她就淡了上班的心思,一條心就在家里,丈夫,兒子,菜園上。
元宵節前,甘桂英還真給陳金剛生了一個兒子。
陳敬美夫妻兩人還是挺高興的,可是還沒高興三天,人家就打上門來了。
甘桂英爸媽回來,既不見了老娘,又不見了女兒,焦急不已。
最后才在沙發前的茶幾上,見到了甘桂英留字。
說她帶奶奶去男朋友家過年去了,地址在北門陳家灣。
二人急忙去陳家灣村委會找,因為留字上沒有名姓,只好找村委會了。
編巧就是陳敬美接待的,二人一說明情況,陳敬美就明白了來者身份。
他趕忙泡茶,遞煙。
“親家,你不用著急,桂英和她奶奶在我家里呢。”
聽他喊親家,又說女兒和老娘在他家,一下子懵了。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甘大強急了。
“親家,你不要急,沒事,她們母子平安,已經出院回家了。”
“什么母子平安?”甘大強問他。
“就是桂英和她生的兒子,都平安無事,已經出院回家來了啊。”陳敬美還以為,甘大強已經知道女兒的事了。
“你說的什么混賬話?我女兒才十四歲,怎么生了兒子?快帶我去看!”甘大強急死了。
陳敬美忙請他們二人,跟他回家。
見到了許久不見的老娘,又見到了剛產子的女兒,見這么小的女兒,懷里抱著一個嬰兒,夫妻二人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甘大強的老婆是何瑞,何瑞上前問女兒,才搞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
這時殷紅秀端了茶過來,請他們坐下來喝茶。
“親家,咱們做大人的都忽略了孩子。
他們正處在這個懵懂的階段,不該發生的也發生了,咱們只能只前看。
好在母子都平安,這是大幸。”殷紅秀只好這么說。
已經是既成事實了,誰也無法改變。
“你兒子呢?”甘大強問。
“他出去了還沒回來。”
“以后怎么辦?”甘大強問他們。
“他們年紀還不到,辦不了結婚證,只能先住在一起吧,等孩子大些了再說。”陳敬美就說。
“你們真是想得美!以為事實了就沒事了?
我女兒才十四歲,那時候還未成年!你兒子犯罪了,知道嗎?”
“親家,就算我兒子犯罪了,你還想把他送去坐牢嗎?
這樣對桂英和你們,也沒什么好處吧?”
誰不疼愛自己子女?見甘大強這么說,殷紅秀也不客氣了。
“這不是好處的問題,是你兒子犯罪的問題!
你們以為糊弄一下就可以過去?”
“那你說一下,該怎么辦吧?”殷紅秀賭氣似的說。
“首先,你兒子得去坐牢!
其次,必須給我們補償!
再一個,這孩子你們撫養,我們不管!”
“你要多少補償?”陳敬美問他。
“具體多少我不知道,但律師和法院知道。”
“你一定要把事情做得這么絕嗎?”陳敬美問他。
“不是我做事絕,是你兒子可惡,禍害了我女兒,他不受懲罰怎么行?”
“他受了懲罰,也挽不回已經發生的事啊。”
“那我不管!我就要他受懲罰,你們給我賠償!”
“你既要我兒子坐牢,又要我們賠償?”
“這不很正常嗎?”
“那你們請便吧!”陳敬美也火了。
這時,黃治強進來了,他是殷紅秀打電話叫他回來的,她只相信女婿的能力!
黃治強一進來,首先是敬煙,接著是鞠躬道歉,又請他們坐下來談談。
“甘叔叔,何阿姨,我知道你們生氣。
不瞞你們說,除夕那天,我爸媽也很生氣,還用繩子把他捆起來。
這點你可以問一下桂英,我們去接桂英和奶奶時,他是不是被我們捆著的!”
甘桂英點頭說:“爸,媽,是真的,金剛那天是被捆著的。
后來我和奶奶,還有殷阿姨坐大姐夫的車子回來的。
他和伯伯,二姐夫打車回來的,可能是那時候打車才松綁的。”
聽到女兒證實了這一點,甘大強臉色才好些。
黃治強說:“他們看電影,電視多了,沒有鑒別是非的能力。
就模仿影視劇的情節,又年少沖動,才鑄成大錯。
老實說,不是他自己無意中說起,除了他們兩個當事人,我們所有人都不知道這件事!
要不是我們知道了,怕出意外,去接過來,哪怕她生了,我們都不知道!
桂英是晚上生的,要是沒接過來,奶奶年紀大了,視力又不行,桂英真可能出什么意外,想想都害怕啊。”
眾人一想,還真是這么回事。甘大強臉色也終于好些了。
“甘叔叔,何阿姨,這是新社會,才規定男女都要二十歲之后才能成親。
但是現在的孩子,伙食好,早就成熟了,只是心里不成熟罷了。
在過去舊社會來說,他們成親生小孩,其實很正常的。
當然,我們不是說這個規定不好,只是說在過去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