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7章 想兒這是在千金買馬骨啊
- 大唐:國庫老鼠含淚走,我的私庫堆不下
- 瓜州有點甜
- 2010字
- 2025-06-12 10:19:54
“我聽說燕王府下屬各大作坊已經雇傭了五萬多名工匠,長安,登州,定襄等地,也不知道有多少工匠富了起來?!?
“不過,這口大鐘的價格肯定不低,他請了這么多人,萬一賣不出去怎么辦呢?”
“雖然朕不知道想兒要把那口鐘賣給誰,不過,你也太小看大唐的有錢人了?!?
“這些年來,大唐各地的權貴們,不管是海上的貿易,還是各種作坊的建設,都賺了不少。”
“不管價格有多高,都不會缺人買的。畢竟,這玩意不僅實用,而且還代表著身份?!?
李世民顯然對大鐘的未來寄予厚望。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不是這座大鐘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制造起來也太麻煩了,他甚至還打算在皇宮里的每一座宮殿里都安裝一座。
“陛下,我聽說燕王府的王富貴已經放出風聲,要在珍寶閣里拍賣一座大鐘。而且,這些日子,燕王殿下還經常往鐘表作坊和鐘表研究所跑,想來用不了多久,便會有新的消息傳出?!?
一旁的張阿難適時插話道。
“鐘表研究所?”
李世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組織的時候,感覺到了一絲異樣。
“不錯,這鐘表研究所是觀獅山書院格物學院下新成立的研究所,據說燕王和許敬宗對此很是重視,經常會有很多學生去那里研究,而這個研究所的負責人,就是發明了大鐘的朗晴?!?
大鐘鬧出了那么大的動靜,張阿難自然也是花了不少心思去了解。
還好,他的努力沒有白費。
“朗晴,那個發明了這大鐘的學生?直接讓一名學生成為鐘表學院的院長?!”
李世民不禁對朗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大唐,想要一步登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張阿難:“他們支持得還真不少。據說,那家鐘表作坊的利潤,已經有百分之五給了朗晴,燕王府光是買來的各種設備,就價值兩千貫?!?
“這都是小事,真要算的話,也不算什么。不過,賣鐘也能賺一大筆錢。若是朕估計沒錯,這作坊一年的利潤,少說也有萬貫之多。這等于說,那郎清一年可以領到超過五百貫的分紅,而且還是年年都有?!?
這些年來,李世民的國庫和私庫都十分闊綽。
雖然這些錢對他來說已經不算什么,但他能感覺到李想對朗晴的看重。
這是在千金買馬骨啊。
……
“王爺,這些東西都是用鋼鐵制成的,處理起來非常的緩慢,而且零件的報廢率也非常的高,這就使得每一座大鐘的造價都非常的昂貴,是不是可以用一些硬木或者是黃銅來做,這樣建造的速度會更快一些?!?
鐘表工坊內,朗晴正在向李想匯報最新的消息。
這些天來,朗晴幾乎沒有休息過,他每天都泡在鐘表作坊和鐘表研究所里面,只為了能夠完成李想提出的一個月生產一千臺的目標。
按照這個速度,一年都不一定能生產出一千臺,更別說一個月一千臺了。
限制大鐘生產速度的,就是各部件的加工速度。
“用硬木黃銅?”
李想腦中閃過這個念頭,開始分析其可行性。
“這些零件日夜不停地運轉,要是用的是硬木或者黃銅,會不會磨損得很快?這樣的話,鐘表的準確度就會大大下降了?!?
處理硬木和處理鋼材,難度絕對是天差地別,所以,李想很清楚,換一種材料的好處。
但如果因為材料的改變而使其準確度大打折扣,那也是毫無意義的。
“多少會有些影響,不過我們可以選擇一些硬度較高的木材,比如紫檀木,再涂上一些鯨油。然后叮囑那些買了大鐘的人,一定要按時給大鐘上發條,每隔十天,就給大鐘涂上一層鯨油?!?
“這樣一來,準確度就有了保證。至于一兩分鐘的誤差,對普通人來說,也不是什么大事。”
“更何況,鐘表研究所還可以進行專門的研究,看一看那些笨重的鐘表,到底有多大的誤差。到時候,我們可以給顧客一些說明,讓他們定期調整時間?!?
朗晴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會和李想提出這個意見。
作為發明了大鐘的人,他當然知道精度意味著什么,也早就想好了應對之策。
“王爺,朗晴的提議,我覺得很好。而且,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材質來定價,想要精確的大笨鐘,就得多花點錢,想要便宜點,我們也能給你便宜點的。這樣一來,很多人都能買得起大鐘了?!?
王富貴插了一句。
跟在李想身邊這么多年,他對生意的嗅覺,比以前敏銳了許多。
很顯然,如果按照明德門現在的大鐘來做,那么一座大笨鐘,就算是成本價,也得在百貫以上。
如果不把大鐘的成本降低,鐘表作坊一年也賺不到什么錢。
不過,這么大的一座鐘,竟然要賣幾百貫,實在不利于推廣。
畢竟,李想對大鐘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從一開始,他就不打算讓大鐘只是一種奢侈品。
畢竟,這玩意兒跟鱷魚包,鏡子什么的,都不是一個檔次的。
“好吧,就按你說的辦。王富貴,你和朗晴商量一下,看看有沒有合適的章程?!?
李想沉吟片刻,便答應了他的提議。
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然后再提升精度。
等到車床、蒸汽機等機械制造出來后,加工金屬齒輪的難度就會降低,鐘表的精度也會隨之提高。
“王爺,我知道了。除了內部的材質不同之外,外殼的設計也可以裁撤一些。比如這個表盤,如果貴的話,我們可以在上面加個玻璃罩。還有,鐘的底座,可以做成銅制的,也可以做成銀質的,也可以用金子。”
王富貴在科研這方面確實不在行。
不過對于如何賣東西,他還是很有經驗的。
“這件事就交給你了。不過,我有一些條件?!?
朗晴和王富貴聽完李想的話,頓時精神一振,聚精會神的聽著李想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