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樂徐邑
自從趙固請戰的信箋傳往邯鄲之后,二人便是摩拳擦掌,等待著趙王的消息。
終于在數日前,趙王同意突襲中山國的信箋傳來,一同到來的,還有任命代相趙固為主將,都尉牛翦為副將,太子趙章為監軍的任命。
得到命令的幾人,自是緊鑼密鼓的行動起來。
雖說此次行動只是小打小鬧,但該做的準備卻是一點也馬虎不得。
士卒的糧餉、裝備,戰馬的草料,隨軍的民夫等等。
好在趙固早有準備,不過幾日時間,這些戰前的準備便已收拾齊整,大軍也是在位于趙國邊境的「樂徐邑」完成了集結。
“殿下,出了此城,便算是出了我趙國疆域了!”趙固如此說道。
“嗯!”趙章點了點頭。
只見趙章和趙固二人騎著馬,行進在隊列之中。
前后亦有約百名騎兵簇擁著二人,這些便是趙章在這些天里,從訓練好的騎卒中精心挑選好的太子衛率。
二人身后和身前皆有綿延的大軍,行進間激起漫天的塵土。
由于此次出兵只為突襲曲逆邑,故而兵員貴精不貴多。
別看大軍浩浩蕩蕩,足足四五萬人,但實際真正的戰兵卻并不算多。
主力自然是新近訓練完成的騎卒,經過近半年的訓練,起初一萬出頭的新兵,經過一系列的優勝劣汰,終是練成了現在這支人數正好一萬的騎卒。
外加萬余用來在攻下城池后駐守城池的守軍,其余兩萬余人皆是押送糧草兵器的民夫。
作為這支部隊的最高統帥,趙固自是不必事事親力親為,騎卒自有副將牛翦統帥,其余步卒連帶押運糧草的民夫則由代郡郡尉趙希帶領。
他只需要坐鎮中軍,處理兩位副手拿不定事情便可。
面對這大戰來臨前最后的空閑,趙固也是同趙章介紹起了代郡周邊的形勢。
“我代郡毗鄰燕國、中山國,以太行山為邊界。”
“太行山山勢陡峻,峰巒峭拔,極難行走,往來間多是借助河流沖刷而來的谷道,沿谷地而行,或是先民數百年來逐漸摸索得來又加以疏通、修筑而成的山路。”
“大軍通行多依賴這兩種,山中或許有不為人熟知的小路,但多陡且狹,不宜大軍行進。”
“出了太行山,往東盡皆一馬平川,少有易于固守之地,是故這些谷道和山徑便成了幾家必爭之地。”
“為便于防守,各國便都依山勢修筑關隘。”
“我趙國有這「樂徐邑」、「釜口陘」,燕國有「上谷關」、「居庸關」,中山國也有「五阮關」和「鴟之塞」!”
“而我們此次的目標便是「五阮關」以及其后的「曲逆邑」。”
見得趙章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后,便接著說道:“殿下且看,順著這條路繼續往前走,不遠處便是一個岔路。”趙固坐在馬上,抬手指向前面的路。
“沿著淶水谷地往東走,便是燕國的「上谷關」,而沿著山路往東南走,經過「五回嶺」便是中山國的「五阮關」”
“過了「五回嶺」便算是進入中山國的國境了,再往外便有可能被中山國的哨探察覺,故而我們此行會先在「五回嶺」休整一番,一來養足精神,二來偵查「五阮關」情況。”
“嗯!”趙章又是輕輕回應道。
感覺到趙章的反應不像平常那么活躍,趙固也是看向了趙章。
卻見趙章一臉的嚴肅,神情更是凝重如水,手中攥著馬韁,因為太過用力使得指節都有些發白了。
看到如此情形,趙固心中也是了然,明白他是因為臨近大戰,故而心中緊張。
就見趙固輕笑著說道“呵呵,不過殿下大可放心,我趙國與中山國交鋒日久,「五阮關」的情況早已爛熟于心,此次我等猝然襲來,又有憑借殿下所造馬鐙練成的精銳突騎,此戰我等必勝,殿下且放寬心就好!”趙固寬慰著說道。
聞聽趙固的話,趙章也是深吸一口氣,瞧見趙固臉上鼓勵的笑容,趙章哪里還不明白趙固的心意,于是便對著趙固抱拳謝道:“趙相費心了,趙章省得!”
作為一個身處和平年代,對于戰爭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現代人來說,對真正上戰場這件事,哪怕他做了再多的心里建設,緊張也是在所難免的。
“呵呵,殿下客氣了!”趙固也是笑著點頭回應道。
對于趙章這個太子,就這半年來的相處來看,趙固還是很滿意的。
不但沒有尋常貴族嬌生慣養的習氣,能夠適應軍營中艱苦的磨礪;最關鍵的是氣量過人,有容人之度。
這不只是說對于身邊的人能夠寬宏大方,不隨意使氣;更是說對于尋常士卒偶爾無意間的冒犯也能夠灑然待之。
趙固看得出來,這并不只是在自己面前裝模作樣而已,而是當真對這一切有著發自內心的不以為意。
如此心性,在趙固看來便已經是個合格的儲君了。
而能夠被趙王任命為代相這一要職,趙固自然是趙王的鐵桿心腹,也是趙王改革派勢力的中堅力量。
為了趙國能夠延續當今趙國的改革成果,儲君的立場更是至關重要的了。
而趙章,作為主動贊同改革,并身體力行的堅定改革派,在趙固看來真的是最合適的儲君人選了。
故而在這些天的相處中,趙固也是有意無意的加深自己在趙章面前的印象。
巧的是這可謂正中趙章的下懷,為改變自己被廢的命運,趙章本身就有加深自己和這位朝中數一數二的封疆大吏的關系的想法。
如今兩方的想法不謀而合,郎有情妾有意間,二人的關系自然是迅速密切起來。
如今眼見平時對什么事都仿佛波瀾不驚,成竹在胸的趙章,竟然對上戰場這件事緊張若此,趙固自然也是開導起來,并且向他介紹起了戰場上應當注意的一些細則。
時間便在二人的交談間悄然劃過,待的趙章感覺到時,已經是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了,隊伍也是終于來到了「五回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