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生內心的極端情緒,被郵遞員的一聲喊戳破,就像水庫大壩被沖開一個小口,頓時一瀉千里。
王玉生想罵郵遞員,打斷他人生最后一件事。
又想感謝郵遞員,因為郵遞員救了他的性命。
他的心情挺復雜的。
打開門,拿到報紙。
再次站到楊樹下,看著上面的繩套。
王玉生沒了勇氣,不敢把腦袋伸進去。
“好死不如賴活著,算了,我不死了,繼續活著。”
王玉生心里安慰自己一番。
閑的沒事干,他翻開日報。
前幾版都是官方新聞。
王玉生沒興趣看,直接翻到文藝版。
在這一版,能看到詩歌散文小說等。
相比嚴肅的新聞報道,文藝版的內容更讓人賞心悅目。
王玉生從左上角開始看,看了一篇散文兒。又看了一篇紀實文學。
接著看到一首詩歌。
詩歌的名字叫《山高路遠》。
單單看這個名字,沒多大的感覺。
閱讀詩歌具體內容,王玉生眼睛猛然瞪大。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這兩句話猶如來自世外的梵音,狠狠擊中王玉生心靈深處。
他的血在燃燒,心在沸騰。
他覺得這兩句詩,是專門寫給他的。
待業是一條沒有未來的路,是一條絕望的路。
然而,周先生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敢問路在何方?
答案是路在腳下。
只要勇敢一點兒,向前走一步,人生之路將徐徐鋪展開。
所以。
不要因為眼前沒有出路,就擔憂,就害怕,就煩躁,就想不開。
沒有路不要緊,往前走一步,就有路了。
要相信腳步比路更長,要相信人定勝天。
也要相信人的力量是無窮的。
都說世界上最高的山是珠穆朗瑪。
實際上,還有比珠穆朗瑪更高的山,那就是人。
山高人為峰!
王玉生仰天大吼,“我要奮斗,我要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
《山高路遠》這首詩,不僅激勵了王玉生,也激勵了很多與王玉生情況相似的青年。
他們從這首詩中,感受到正能量,心中充滿雞血,不再做街溜子,不再混天度日。
積極謀劃自己人生的出路,主動出擊,四處尋找就業機會。
一首詩改變了無數待業青年的精神面貌。
這個現象引起了媒體記者的關注。
他們寫了多篇報道,詳細報道《山高路遠》這首詩的影響力。
大學校園里的文學青年,見面談的話題都圍繞《山高路遠》這首詩。
文學女青年到處打聽《山高路遠》的作者是何方神圣。
她們想見這首詩的作者,想送給他親手織的圍脖。
《山高路遠》引起如此大的轟動。
然而,它的作者王國強壓根不知道這事。
這年頭,信息滯后很嚴重。
人在山村,不聽廣播不看報紙,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么。
王國強跟隨三叔等人,這幾天一直在山林里尋找熊羆。
他們之前得到的消息,熊羆進入狍子溝。
王國強三人在狍子溝蹲守兩天,一直沒見到熊羆。
熊羆很可能離開狍子溝,去向其他地方。
三叔決定,改變策略,不再蹲守熊羆,而是在山林間尋找熊羆的蹤跡。
尋找的重點是熊羆的便便。
有經驗的獵人,觀察動物的糞便,可以判斷出具體是哪種動物。
這是王國強的知識盲點,他跟在三叔身旁,認真學習。
一般說來,圓形便便是食草動物,比如豬牛羊;如果便便細長個頭小,是小型食肉動物。
尋尋覓覓。
終于,發現一坨新鮮的糞便,濃濃的臭味四處飄揚。
三叔觀察一番,確定這就是熊羆的便便。
三叔向獵犬們招手,“都過來,聞味兒。”
找到熊羆便便不是目的,真正目的是讓獵犬們識別熊羆的氣味。
三叔的四只獵犬,立刻聽從主人指揮,跑過去,低著頭聞味兒。
張虎子和老李的獵犬,并沒有動,它們只聽自家主人的命令。
兩人下命令后,他們倆的十只獵犬跑過來,也低著頭聞味兒。
等獵犬們都識別了熊羆的氣味,三叔摸摸一只黑狗的腦袋,“大旺,接下來往哪里走?”
這只狗是他四只獵犬中的頭狗,捕獵經驗豐富。
老大低聲吼著,身子往北面沖。
三叔解開大狗脖子上的鐵鏈,大旺快速往北面跑去。
三叔把其他三只狗的鐵鏈也解開,三只從狗飛快跟上。
張虎子和老李也做了同樣的事。
十幾只獵犬狂奔前行,跑出浩浩蕩蕩的氣勢。
王國強眼里滿是羨慕。
這就是獵犬的作用。
在山林打獵,獵犬是獵人的左膀右臂。
有獵犬在,事半功倍。
王國強心里念叨著,“我的狗兒子們,快快長大吧。”
他的五只鄂倫春獵犬幼崽,還沒長大,也沒完成馴服。
王國強走神時,三叔等人已跑步去追他們的獵犬。
王國強跑步去追。
他比其他三人年輕二十來歲,身體更壯,速度更快。
眨眼間。
王國強跑到其他三人前面。
“叔,你們慢著點,不要著急,我去追狗。”
翻過一道山嶺。
下方的山溝里傳來急促的狗吠聲。
這十幾只狗都是獵犬,經過多年的訓練,參與無數次打獵,早就被訓練成優秀的獵犬。
如果沒有發現獵物,它們一聲都不叫。
只有發現獵物后,它們才汪汪地叫。
如果它們的叫聲急促,一聲比一聲高亢,說明一件事,它們正與獵物纏斗。
王國強循著狗吠聲找去,看到了十幾只獵犬。
它們形成一個包圍圈,圍著一只棕色的熊羆。
有幾只獵犬比較生猛,張大嘴,咬熊羆的皮毛。
其他的獵犬也都張著大嘴,猩紅的舌頭吐出來,尋找機會,咬熊羆。
這就是成熟獵犬的特點,發現獵物后,不需要主人發話,它們直接圍獵。
要是小型的獵物,被它們圍住,結果只有一個,被它們拿捏的死死的。
不需要主人動手,獵物就到手了。
所以,當獵人小分隊進山打獵時,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分割獵物時,獵犬也占一份。
王國強端起肩膀上的五六半獵槍,槍口對準熊羆,手指放在扳機位置。
只要扣動扳機,熊羆就掛掉。
如果一槍掛不了,那就多補幾槍。
然而,現實情況比王國強想象的復雜很多。
他舉著獵槍,十幾分鐘過去,一直沒有找到開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