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破廟里,見大家都一個不少的回來了,老三老六也帶回來幾條魚,就隨便處理一下丟在鍋里煮。說起來實在可憐,也不知道老和尚是從哪里撿來的破陶罐,就成了大家的鍋,至于碗筷,那是沒有的。就連鹽都沒有,是一條條不知煮了多少遍的醋布,酸澀難聞,味道也就可想而知了。這讓李軒想起來前世看過的一個笑話,有專家說是吃泡面不衛生,容易致癌什么的,有人在下面評論“老子都窮到吃泡面了,還在乎它衛不衛生,會不會致癌?”
等到大家都吃了東西,李軒就又把眾孩喊了過來,大家也還是東倒西歪的圍著他。
“明個天亮了,大家一起去河里洗個澡,尤其是頭臉,洗干凈點,哥哥明天帶你們吃好吃的,今晚別鬧騰,好好休息一下,以后啊,我們就有家了,一天吃三頓飯,吃的飽飽的?!?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懂事早,那沒人要的孩子懂事就更早了,聽到李軒這樣說,大家并沒有顯露出多么高漲的情緒,其實心里都明白,也許只是哥哥安慰他們,畢竟老和尚也說過很多類似的話,但大家還是過著一樣的日子。
看著大家勉強的笑容,虛假的附和,李軒也不再多說什么,挨個拍了拍腦袋,就拿出U盤研究了起來,只有李二,眼神出奇的亮,透著一股從來沒見過的倔強勁。
不知什么時候,李軒也睡了過去,也許是白天車夫給他的一角銀子,也許是眾多茶客聽故事的熱情,又或許是胡老三和婆婆對他們的無私奉獻,這一晚李軒睡的十分安心。
直到天亮,外面的蟲鳴鳥語,早早的叫醒了這個來自后世孤獨的靈魂。李軒站起身來,伸了伸懶腰,把弟弟妹妹們喊起來一起去河邊洗澡。一個個面黃肌瘦的,身上的衣服......身上的破布也臟兮兮的,看著這一幕,李軒不由的又頭疼了起來,沒辦法,先將就吧。婆婆那里應該蒸好了饃饃,不知道那一角隨銀子能買多少米面,應該是夠大家吃一頓飽的吧。昨日臨走前,李軒就和胡老三算了一下,由于故事講的吸引人,以往喝一碗茶就走的顧客,昨日卻是停留了許久,連茶錢都比以往多了兩三倍。
于是就托胡老三去城里都買了米面,先讓大伙吃頓飽飯,今天的故事講完應該還能有不少收入,后面一定要去城里一趟,得搞清楚這是什么地方,什么朝代了。問過胡老三,這老倌活了這么大歲數,不知道活到哪去了,一問三不知,天天就守著老妻,守著茶攤,等著自己外出很多年的兒子回來,連地方都不肯挪一下。家中的吃穿用度,要不常來的茶客給捎帶點,要不就是拖著很久,實在支應不下去的時候進城買一趟。其實也沒多遠,從婆婆的話語中得知,胡老三進城一趟,來回也就一個時辰多點,這也是茶攤能勉強糊口的原因。
看著大家邊玩水邊洗完了澡,也不等頭發干,就出發了。反正這天也暖和,不等走到婆婆家,就干的差不多了。
“婆婆,聞著味了,弄了什么這么香?”李二大聲喊著。
“娃子,今有福氣,煮了面,快來快來,這個香呦?!焙先呎f著話,邊撈著面,一看旁邊桌上,已經有個穿著灰色衣衫的中年文士在吃了。
“爺,今天這么早就來客人了啊。”
“嘿,找你的,寫故事,正好面熟了,就來了一碗?!?
說著話,李軒走到近前打量了一下。中年文士也剛好吃完,抹抹嘴起身抱拳道:“昨日府中家眷路過這,聽到有稚子說書,說的還是軍中故事,聽的十分滿意,奈何尚未講完,今日又有要事脫不開身,就讓在下來此記錄,好拿回去給老夫人解悶?!?
“哦,記得記得,那您稍等一會,小子先和弟弟妹妹吃碗面,祭祭五臟廟再給您詳細說來?!?
說罷,便和李二幫忙撈起了面,婆婆也在一邊笑瞇瞇的看著。
“小友,這祭五臟廟是什么說法?”
“啊,呃,就是填飽肚子,以前有個老和尚總是這么說。”
“填飽肚子和祭五臟廟有何關系?五臟廟在何處?可靈驗?”
“五臟廟啊,是天底下最大的廟,那是相當靈驗,需日日祭拜,且人人信服。”
“小娃子可是胡編亂造?細細說來,府中家眷多數信佛,說得好了少不了你的賞錢。”
呃,有錢?行啊。還有這種好事!
“這五臟啊,眾所周知,心肝脾肺腎,里邊又住著神、魂、意、魄、志。所謂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如此重要的地方,是不是得日日上供,是不是人人得信服?”
“哈哈哈哈哈,有道理,倒是被你小子誆了一道,那又為何是天底下最大的廟?”
“此大非彼大,人世間最大的事是什么?不就是吃飽肚子嘛!”李軒玩味的說道。
“你這番歪理邪說倒是頗有新意,從何處聽來的?”
“老和尚啊,之前收養我們的老和尚講給我的,怎么能是歪理邪說呢?!?
“哈哈哈哈,好,那你快快祭你的五臟廟,老夫就等著聽你的故事了。”說罷這中年文士就起身鋪開他的筆墨紙硯,寫寫畫畫了起來,李軒湊過去一看,卻是寫起了五臟廟之說。
“呃,您覺得這番說法可還行?”
“乍一看,像是歪理邪說,細一思,倒也有點微言大義的意思,不錯不錯。”
“那,您覺得說的好嗎?”
“額,好啊,哈哈哈,小友這是......看賞!”愣了一下的中年文士終于反應了過來,不曾想自己隨口一句話倒是被這小子記了去,倒是滑頭,不過還是掏出了一把銅錢拍在桌子上。
李軒頓時喜笑顏開,不錯,有賞總比沒有好。“謝謝您嘞,您且先寫著,小子吃面。”
和弟弟妹妹們吃過了面,李軒來到胡老三旁邊,低聲說道:“爺,是不是給您鋪子起個名字啊?小子還有很多故事,往后可以天天來您這說,總得讓那些客人有個記掛的,您說呢?”
“隨你們折騰,爺也不識字,有爺一口吃的,和你婆婆能一直在這就成?!闭f罷拍了拍李軒的頭看向婆婆,“老天爺有眼吶,娃子還真開竅了。”
跟胡老三打過了招呼,就來到了中年文士這邊,看著他寫五臟廟。
“識字?”
“不識,想學!不瞞您說,小子記性很好,看過的東西就很難忘記?!?
“過目不忘嗎?哈哈哈,你這小子倒是奇怪的很?!?
“真的,您別不信,就您寫的這些字,小子雖然不認識,但看過之后,重新給您寫一遍問題是不大的。要不要打個賭?”
“呃,能寫?賭什么?”中年文士古怪的看著李軒,摸了摸下巴,一臉的懷疑之色。
“也不賭什么,小子要是寫下來了,您幫個忙,弄個匾額,這茶攤沒個名字不像話,您寫一個就行!”
“一言為定?!?
“駟馬難追!”
說罷,接過毛筆,擼了擼袖子,就開寫了起來。剛才已經看過,這中年文士寫的楷書,倒是不難,與自己后世所學相差不大。
這邊中年文士看著李軒裝模作樣,漸漸的瞪大了眼睛,仿佛看到了什么怪事。也確實奇怪,一個說自己不識字的孩子,這寫字的做派卻一副書法大家的樣子,行筆迅捷有力,字形正倚交錯,線條粗細變化明顯,跌宕有致,沒個十幾年浸淫,怎能有這力透紙背的功力!又被這小子擺了一道!
“你師承何人?”
“老和尚啊,不是和你說了嗎,老和尚教了我許多,年幼不懂,便都記了下來?!?
“這字也是?不認識的情況下,這如何記?”
“簡單,您認為小子是寫,小子自己卻是當畫,寫出來不容易,畫出來還難嗎?”
“呃,這也行?你這法子倒是新奇,行行行,你贏了,說說吧,給這茶攤寫什么名?”
“有間茶館?!敝心晡氖慷⒅钴?,等他的下文,等了半響也不說話。
“這是有間茶館,老夫坐在這里了,不用你提醒,說名字?!?
“名字就叫有間茶館!”李軒笑著說道。
“呃,?。磕氵@小子,哪來恁多的小心思,奇了怪了?!闭f罷便提筆寫在了紙上。“小子你照著再寫一遍,回頭讓人做好了匾給你送過來?,F在該忙正事了,把你昨日講的故事,從頭再說一遍,老夫可是帶著賞錢過來的?!闭f罷從懷里掏出一塊銀子,啪的拍在了桌子上。李軒定眼瞧去,呦呵,不小啊,比昨日車夫給的大了一倍有余!
“得嘞,老二,上茶!您可聽好了,小子說慢點您記好,回去了幫小子美言幾句,常來,好故事多著呢!”
話說這北宋年間,宋遼兩國在金沙灘一帶交戰,這遼王心懷叵測,佯請宋王到遼營舉行雙龍會,妄圖一網打盡宋室君臣......
不知不覺間,李軒說的口干舌燥,這中年文士聽著竟忘了下筆,尤其是聽到活擒潘仁美,孟良火燒韓昌等精彩部分,更是拍案叫絕。等說完了穆桂英破天門陣,更是淚水都止不住的流了下來,拍著桌子直呼,蒼天有眼吶,蒼天有眼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