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那你有沒有什么好的提議?
- 大明: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搞事
- 大明反骨仔
- 2043字
- 2024-05-27 00:02:00
隨著一些制度一步步地被討論了出來。
之后,這些在會議上被商議好,商議出來的制度,也會拿出來,變成白紙黑字,進行全城公示。
還好,到了現如今這個時代,這雕版印刷已經是非常地成熟了。
倒是不需要再用朱標跟錢慶云手動去抄了。
只不過……
這張貼的事,還是要麻煩朱標跟錢慶云帶著人去做。
甚至……
還需要他們現場聽取一些百姓的議論,或者是意見。
以便接下來,李枳能更好地對制度進行修改,修正。
今后……
這五百九十二人,就相當于是那什么代表了。
然后,從這五百九十二人當中,李枳還得考慮,再挑選出十二個人出來,專門用來留在府衙,對官府的行政事務,進行監督。
至于說,貌似很多的百姓,斗大的字,都不認識一個。
李枳自然也想到了必須抓教育。
只是……
教育這種東西,你沒個三五年,甚至是十年的,能出來效果?
成人學校,以及小孩子的學校,目前,李枳也正在找人修建之中。
另外老師方面……
講道理!
這著實不太好找!
而且……
你這找過來,專業也不對口啊。
如果是從這個世界找來的,肯定都是滿口的仁義禮智信,孔子,論語什么的。
教不了他所需要的民主、自由。
不過……
也只能是慢慢來了!能教會百姓識字,就已經算是成功了。
……
跟劉基、朱標、錢慶云等人一起回到了府衙。
李枳也是不無感慨道:“其實……從這些日子看來,百姓對這國家大事的參與熱情,還是很高的嘛。”
朱標也是吐槽道:“說不定人家只是晚上無聊,想過來看看這里有什么熱鬧。就跟聽說書似的!”
李枳便道:“即便是那樣,也不礙事。反正,都能參與進來就好。”
隨后……
劉基、朱標、錢慶云就去休息了。
而李枳,也是只能是從揚州,再趕回溧水去。
回到溧水,已經是晚上的亥時過半。
明蘭也是跟李枳道:“夫君你這若是來來去去,麻煩的話,也不用每日都跑回來,那多辛苦!”
李枳便只是回道:“萬一家被朱八八給偷了怎么辦,朱八八這人,干得出這種事來。”
明蘭知道他老是習慣說曾經的陛下的壞話。
因此……
倒也不在意了。
這天晚上……
李枳也在考慮釋放奴婢的事。
當然!
目前還不太著急。
畢竟釋放奴婢這種事,你不是說放了就算了的,你還得確定對方有一定的生存的能力才行。
以后……
這奴婢就換成女工吧。
這名字一換,自然,制度也必須得跟上。
包括如何保障女工的最低工資,還有人身不受雇主侵犯。
但有一說一。
弄出這樣一項制度出來,反對的聲音,恐怕會有不少。
尤其是對于揚州城的一些富人階級來說。
另外……
說不定也會有一些百姓,或者可以說是小地主,說不定家中也有一些奴婢。
翌日。
李枳沒有立刻到揚州去。
而是從自己做起,先把自己家里的四五十個奴婢,給釋放了。
只能說……
這四五十個奴婢意見很大!
哭著便跟李枳道:“家主你這是不想要我們了?”
李枳無語,我又沒說不要你們。
便只好耐心地解釋道:“我不是不想要你們了,你們也不必擔心,今后你們就吃不上飯。”
“我的意思只是說,以后,你們都自由了,可以自己選擇去哪里打工,或者是嫁給誰。”
“比如說,你不喜歡這里了,那你就去別家。”
然后這些奴婢便道:“去別處,也沒有這里好啊!”
“對!”
居然還有人附和。
李枳便道:“所以,你們今后同樣可以留在這里,只是,待遇變了!”
“變少了?”
立刻就有人關心道。
“如果家主有何困難直接說出來就是,我們都是你救的,怎么可能會不懂得知恩圖報。”
李枳便道:“不,是變多了!”
其實以古代的生產力,這奴婢階層,還是很有必要保持的。
畢竟……
你看就像是劉基,如果他沒有奴仆幫他干活,那難道他干完了一天的活后,還得自己回家燒火做飯,燒水沐浴?
那得多浪費劉基的時間。
有這個時間,幫他多多出謀劃策不好?
如果是放到后世,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因為你已經有了熱水器了,而且還能買一個定時自己做飯的電飯鍋。
甚至……
你還可以點外賣,去外面吃。
當然!
這都不算是什么大事了。
真正的大事,其實是該如何處理好衙門,還有百姓代表之間的關系。
往樂觀了去說,李枳至少還能有七十年。
所以……
要不要再弄一個組織來監督這些人?
關鍵……
他們還擁有甲胄跟刀劍。
唔……
感覺也可以讓官府衙門來監督他們。
反正……
一個百姓代表,代表的是十戶人,那就讓這十戶人,有權向官府對其提出彈劾,可以罷免對方的代表一職。
現如今人數少,所以監督起來,肯定是沒問題的。
但以后要是人多了,那就不好說了。
只能說……
先這樣設置吧。
第二天的晚上,李枳便開始跟所有人講這部分的內容。
可以說……
很公平。
你可以監督我,但我也同樣可以監督你!
只見眾人都沒有什么異議,甚至還覺得很合理。
劉基更是點了點頭。
表示像自己這樣身份的人,終于也能監督別人了,雖說感覺還是有點可有可無。
其實……
劉基感覺這樣一來,在華夏國當官的人肯定會很憋屈。
因為自古以來,當官就是為了做什么?
不說為了魚肉鄉里吧,至少也是為了高高在上,受人敬仰,才會去當官。
現如今……
被李枳這么一弄,這有能力的人,說不定當官的意愿便會大大地降低。
搞不好,還有可能消極理政。
這多少有點不利于衙門日常的行政。
劉基很快便把這樣的缺陷,告知了李枳。
李枳便道:“你這話說的,也有道理,也就只有像我這樣大公無私的人,才有可能去干這樣活,那你有沒有什么好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