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子龍到了
- 人在三國,劉備請我當謀士
- 小小的河蝦
- 2444字
- 2024-05-07 17:12:08
建安元年正月。
袁術(shù)親率五萬兵馬,以紀靈為前鋒,向廣陵進兵。
實際上,袁術(shù)并不缺兵馬,他缺的是統(tǒng)兵大將。
現(xiàn)在的大將是橋蕤和張勛。
這二人都不是帥將之才,只因是名門世家子弟,才會被袁術(shù)重用。
便是武力略強的紀靈,也只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將領(lǐng)。
能被呂布射戟罷兵,肯定不是什么厲害人物。
劉備早已聽了周信的提議,派出十幾個探卒守在壽春,又在沿途設(shè)立驛站,備下好馬,只為了探卒能以最快速度把壽春的消息送回下邳。
一路換人換馬,袁術(shù)還沒有離開壽春城,消息已經(jīng)傳回到下邳。
遞送消息的兵士從南面進入下邳城,拍馬狂奔到州牧府,一問才知道劉備不在府中,率領(lǐng)諸吏出北城二十里,迎接簡雍和趙云去了。
兵士又一路狂奔,向北城急去。
北城外。
劉備下馬等候,旁邊站著的是周信和魯肅糜竺,關(guān)羽張飛和諸葛瑾徐盛等人站在身后,眾人翹首望著來路。
“聽說先生又想納妾了?”
劉備對周信微笑問道。
此時前方道上空空如也,簡雍和趙云等人還沒有到。
周信微微一笑:“是有此意,二房三房皆有身孕,如今只有如煙可以同眠,所以……”
“哈哈,先生果然愛美!可有中意女子了?”
“吾妻陳玉將要產(chǎn)子,無暇尋訪,此事不急,可以緩一緩。倒是使君,似乎應該多納幾妾,多生幾個兒子才好!”
周信確實為劉備著急。
劉備不好女色,對美人沒什么要求。
但不愛美人可以,至少也要有個兒子,后繼有人,好讓這些追隨的部屬放心。
劉備何嘗不知道自己應該生個兒子,但對于納妾之事他又不上心,這事就一直這么擱著。
“嗯,此事不急,先穩(wěn)定徐州再說。”
周信回頭看了糜竺一眼,說道:“我聽說糜相之妹年已十七,使君如今僅有甘氏一妾,不如娶之為妻!”
“糜相以為如何?”
周信更是直接向糜竺問道。
對于糜竺的妹妹糜貞,周信沒有任何想法。
自己已有正妻,而糜氏不可能當小妾,就是劉備的小妾也不行,只能當正妻。
正好劉備數(shù)喪嫡妻,現(xiàn)在的甘倩只是妾室,正妻之位還空著。
糜竺明顯愣了一下,感到有些尷尬,一時之間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
如果答應,這事顯然要經(jīng)過慎重考慮,才能做出決定。
如果拒絕,那可是當著劉使君的面拒絕,更加不行。
“嘿嘿,俺看可以,大哥娶了糜相的妹妹,以后咱們就是一家人了!”
張飛非常興奮,只等劉備娶妻之后,他也可以納妾了。
魯肅和諸葛瑾等人都不說話。
這件事對他們來說是好事,但是當著劉備和糜竺的面,有些話不好說出口。
周信的意思也很簡單,雖然知道糜貞或許不能為劉備生出兒子,但劉備娶了她為妻,后面再勸他納妾就比較容易了。
而且,劉備想要擴張兵馬,就需要錢糧,徐州凋敝,收取的稅賦并不太多,養(yǎng)兵過多會加重百姓的負擔。
如果能得到糜氏的鼎力支持,可以減輕一下徐州百姓的壓力。
“此事咱們回去再說。”
糜竺想了很久,終于應道。
他既不拒絕,也不答應。
劉備跟著說道:“先生莫急,此事等徐州安穩(wěn)之后再說不遲。”
“來了,他們來了!”
站在后面的徐盛一聲急喊,讓眾人都抬眼向遠處望去。
果然,簡雍和趙云騎馬走在最前,后面跟著幾輛馬車。
劉備滿面喜色,又向前走出十幾步,眾人趕緊跟在身后。
簡雍和趙云遠遠的勒馬停下,跳下了馬,快步走來。
周信仔細看著趙云。
對方身長八尺,姿顏雄偉,面色堅毅之中似乎又帶著一絲敦厚,給人一種很舒服很信任的感覺。
“子龍,總算把你盼來了!”
劉備又向前迎出幾步,大喜說道。
趙云走到劉備面前,單膝跪下,拱手朗聲道:“趙云拜見將軍!”
“哈哈哈,不須多禮,子龍快起!”
劉備伸手扶起趙云,緊緊抓住對方雙手,又仔細看著對方,感嘆道:“自上次一別,我無時無刻不在盼著再與子龍相見,今日終于見到,此乃天之憐我,吾之幸也!”
“云本該早到徐州,只因家事耽誤,讓將軍掛心了!”
“哈哈,來了就好,來了就好!”
劉備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興奮。
趙云的為人還有武力他很清楚,這樣的將才能夠收入自己麾下,還得感謝周信和簡雍啊!
如果不是周信提醒,或許自己不會派人到冀州請來趙云。
如果沒有簡雍長途跋涉,親自跑到冀州常山,或許也不能把趙云請來。
“憲和,此次到冀州,你辛苦了!”
劉備又對簡雍說道。
簡雍笑著應道:“事情總得有人去做,我辛苦一下是應該的,幸在不辱使命,把子龍給請來了!子龍若不肯來,或許我也不敢回來了!”
眾人皆笑。
就在這時,眾人身后一匹快馬疾奔而來。
趙云望著來馬,心里隱隱猜到,肯定是有事情發(fā)生。
劉備等人也發(fā)覺了,幾乎全部回首望去。
那兵士拍馬到劉備面前,迅速跳下了馬,拱手稟道:“稟使君,袁術(shù)親率五萬兵馬已經(jīng)離開壽春,正向徐州廣陵而來,前鋒紀靈,帶領(lǐng)五千人馬先行。”
劉備不禁大驚:“這么快!”
讓他感到震驚的不僅是袁術(shù)出兵夠快,還有袁術(shù)的兵馬夠多。
剛才一片喜悅的氣氛頓時變得沉重起來。
周信卻是笑道:“不快,來的剛剛好。”
眾人皆是一愣,也不知道他指的是袁術(shù)還是趙云。
“先生說的很對,子龍來的剛剛好,有了子龍,袁術(shù)又有何懼!”
劉備擔心影響到眾人的信心,連忙笑著說道:“子龍,我已在府中設(shè)宴,為你和憲和接風洗塵,我們回城。”
袁術(shù)出兵的時機和兵馬數(shù)量,都在周信的預料之中,沒有什么意外。
劉備帶著眾人回城,先把趙云的家人安頓好,然后眾人在州牧府中齊聚一堂,舉杯歡飲。
幾杯酒下肚,劉備又開始擔憂起袁術(shù)來。
“先生,袁術(shù)親率五萬兵馬來攻,而我們僅有兩萬人馬,還要留下兵馬守衛(wèi)下邳,如何退敵?”
劉備終于忍不住對周信問道,他確實沒有打退袁術(shù)的信心。
這些年來,他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大小之戰(zhàn),然而難有勝績,現(xiàn)在雙方兵馬數(shù)量懸殊,想要打退袁術(shù)太難了!
周信臉上一直保持著自信的表情,似乎完全沒把袁術(shù)率兵來攻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是一杯接一杯的和張飛喝著。
“使君,勝敗之道不在兵多,在于理,在于勢,在于勇!”
周信放下酒杯,緩緩說道。
“袁術(shù)移兵擅攻,而使君守州護民,如此理在使君!”
“袁術(shù)奢淫放肆,不恤民生,強征士卒。而使君仁義為先,心系百姓,士眾同心。徐州百萬之口皆愿與使君同心戮力,同守徐州,共拒外敵,如此勢在使君!”
“袁術(shù)之將,雖出名門,卻無才力,勇者難用。而使君唯才是舉,既有關(guān)張趙之勇,又有眾士之忠,如此勇在使君!”
“使君理、勢、勇俱優(yōu)于袁術(shù),焉能不勝!”
“況且,使君或許還能得泰山之眾相助,共拒袁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