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劍魔信留蹤 采石磯遇險
- 凌劍傲江湖
- 羽庸龍
- 3087字
- 2013-06-01 17:18:39
眾人又回到雅居,冷羽若有所思地說:“皓天,你不是說劍魔古劍魂給你留下了羊皮信件,快拆看看,是否留下什么蛛絲馬跡,或許對查探東魔、西佛、南殺、北怪前輩他們那段神秘的往事有所幫助呢!”
癲道人亦是道:“是呀,當年貧道雖是年輕氣盛,對于他們幾位的事跡也只是略有所聞,只聽說他們在岳陽樓酣戰三天三夜未未分勝負,與北怪駱云聰有過一面之緣,之后他們幾乎一夜之間都銷聲匿跡了?!?
楚皓天將羊皮信件的封皮小心翼翼地拆開,掏出里面的信件,展開一看,不由得一陣愕然了。
眾人看見他驚訝地表情,都一雙雙疑惑的眼神望著他。
牡丹搶先問道:“怎么了?”
楚皓天將羊皮信件攤開,放在眾人眼前,只見羊皮信件上只寫了五句詩句,第一句:“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第二句:“笑我閑愁經半歲,何妨一晌空塵心”、第三句:“越女紅裙濕,燕姬翠黛愁”、第四句:“長橋臥波,未云何龍”、第五句:“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眾人看完,面面相覷,一頭霧水,不得其解。
楚皓天更是泄氣,沒想到當年劍魔古劍魂臨死前給的信件,自己一直保留著,未曾拆開,這一拆開,竟然就是這幾句古詩,那豈不是等于沒有什么線索么?
白衣劍客金世義卻是陷入沉思,雙目緊緊盯著那五句古詩,嘴里喃喃道:“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要是沒猜錯,這詩句里分別蘊藏著某一個地名,這第一句,想必便是傾城山莊。”
眾人又是一陣長吁,牡丹疑惑地問:“地名?”
靜樹大師點頭表示贊同,“世義說的沒錯,若是南殺古劍魂留下什么線索,一定是有名的地名或者什么標志性的事物,一代傾城逐浪花,想必是傾城山莊無疑?!?
癲道人搔首坐立不安,不耐煩地說:“貧道最怕的就是這些文縐縐的東西了,老禿驢,別賣關子,那剩下四個地方呢?”
白衣劍客金世義咀嚼著第二句古詩:“笑我閑愁經半歲,何妨一晌空塵心,這句古詩里又蘊藏了什么玄機呢?”
靜樹大師淺淺微笑,“阿彌陀佛,何妨一晌空塵心,能夠在塵世中拋卻凡心,當屬出家人,那么這第二句古詩蘊藏的便是少林寺了。”
楚皓天大拇指一豎,贊嘆道:“大師說得在理,只是這傾城山莊與這少林寺有什么淵源呢?風馬牛不相及,八竿子打不著呀!”
“這便是南殺古劍魂的精明之處了,看似沒有任何瓜葛,若是追查下去,一定有關聯?!膘o樹大師道。
冷羽順著大家的思路,思索著第三句古詩,“越女紅裙濕,燕姬翠黛愁,這句詩出自杜甫的《攜妓納涼晚際遇雨》,寫的便是青樓妓女,難不成這第三個地點便是青樓?”
靜樹大師頷首點頭,“阿彌陀佛,羽兒才思敏捷,依貧僧看來,這第三個地點是青樓不假?!?
“可是,天下之大,青樓無數,又是哪間青樓呢?”牡丹疑惑地問道。
白衣劍客金世義哈哈朗聲一笑,看著楚皓天,“這恐怕難不倒酒色風流殺手的皓天吧?”
楚皓天咧嘴嘿嘿笑著說:“本是無情物,何處惹風流。”說完,一雙眼偷偷地瞅了一眼冷羽,冷羽眼神中有幾分幽怨,但旁人都在關注這五句古詩,倒也沒有覺察。
白衣劍客金世義思緒又回到這五句古詩,“長橋臥波,未云何龍?這句又是什么意思呢?還有這第五句‘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既沒有明確的提示,更是沒有什么蘊含,費解,費解?!?
楚皓天倒不在意地說:“沒關系了,若是能夠將前面三個解決,第四第五,我想應該能夠水到渠成,迎刃而解吧!”
癲道人手拍著楚皓天的肩膀,“嘿嘿,小子,既然是北老怪囑托你的事情,你就盡心盡力去辦好來,還有,別小瞧北老怪那本劍訣,高深莫測?!?
楚皓天心中感激癲道人的傳授武功,趕忙款身拜下,“多謝真人的不吝賜教武功,請受晚輩一拜?!?
“快快請起,剛才若非你出手相救,恐怕老道已經經脈逆行,走火入魔了?!卑d道人不免一陣感嘆,“老道糊涂一輩子,往后,我想也應該找一處僻靜之處,隱居世外了。”
靜樹大師道一聲:“阿彌陀佛,牛鼻子,咱倆斗了一輩子,你就別說找一處僻靜之處避居了,就貧僧的珠峰,平日里,和貧僧下下棋,切磋切磋武功,你看可好?”
癲道人朗聲笑道:“老禿驢,有何不可,好,以后貧道就寄居你珠峰了?!?
楚皓天想想也該是時候辭別了,如今已經知道該如何去追查東魔、南殺之謎了,就早些回到中原再做打算,只是,傾城山莊在何處?都未可知。
想及此,楚皓天拱手對靜樹大師、癲道人道:“兩位前輩,晚輩到珠峰,承蒙二位厚愛,不吝傳授武功,皓天想早些去查探我爹以及南殺之謎,就先行告辭了?!?
靜樹大師和癲道人點點頭,靜樹大師笑著說:“皓天,武學修為無止境,俗世紛繁復雜,少些貪嗔執念,多行善德。”
癲道人哈哈笑著說:“皓天,老禿驢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可擇善而從之,不過,武學修為,在于日積月累,切忌不可荒廢武學?!?
冷羽呵呵笑道:“師父、道人,瞧您們,嘮叨個沒完,人家皓天又不是三兩歲的孩童了,懂得這些大道理了?!?
眾人都笑了。
楚皓天和牡丹拜別了靜樹大師、癲道人以及冷羽,兩人便離開了珠峰,白衣劍客金世義在靜樹大師的挽留之下,在珠峰逗留了些時光。
一晃,半個月過去了,江湖上自從嵩山選盟大會之后,武林各派元氣大傷,武林盟主龍嘯奉領導之下,各門各派皆處于休養生息。
江湖寧靜,天下群雄逐鹿中原卻是如火如荼地進行,朱元璋率軍征討,這一天,率軍抵達巢湖,朱元璋目睹巢湖波濤洶涌,正憂慮沒有船只渡江,忽有屬下來報,說巢湖帥廖永安兄弟及俞廷玉父子,遣使歸附,并且愿意提供千艘船只。
朱元璋聽后大喜過望,“此乃天助我也!”一面命人善待來使,另一方面親自迎接廖、俞等人,原來這廖永安、俞廷玉構建水寨在這巢湖之上,防御水寇,近日廬州盜魁左君弼招降,廖、俞不從,左君弼便派人堵湖口,不讓其出入,廖、俞二人遣使修書給朱元璋歸附,無非就是求援。
朱元璋已到巢湖,廖永安、俞廷玉率領其屬下,均上前迎接,朱元璋對其慰勞一番,隨即便命令調集各船,揚帆出湖,很快便抵達湖口,寰宇澄清,一碧如洗,并沒有受到任何敵舟阻攔。
廖永安欣喜道:“朱公到此,先聲奪人,寇眾不戰自潰,從此可安心渡江了。”
話音剛落,忽然看見前面有大艦駛來,朱元璋即與永安出艙遙望,但見樓船數艘,逐浪而來,上載兵士無數,并懸著一幅大旗,寫著“元中丞”等字樣,奇筆不測。
廖永安驚訝道:“莫非是元將蠻子海牙么?他現為中丞,屯兵百里外,如何聞報至此,與我作對?”
朱元璋心有疑慮,生怕這廖永安等人心有異心,于是便與廖永安等相商,讓廖永安、俞廷玉鎮守住巢湖,自己折返登岸,回到和陽調兵遣將,再來搶攻。
回到和陽,朱元璋募集商船,載著精兵猛將,重回巢湖,搶攻元兵,一番廝殺之后,元兵不敵,倉皇逃去,朱元璋手底下將士勇猛異常,搶奪兵器眾多,一路狂追而去。
朱元璋卻是焦慮頓生,此番前去,便是采石鎮,采石鎮地處險要,廖永安亦是深知其險,詢問道:“朱公此前而去,該如何突破?”
朱元璋長嘆一聲,“采石磯雖然險惡,但是牛渚磯防守卻是不易,我等先攻下牛渚磯,再攻采石磯不遲?!庇谑?,朱元璋下令,千帆競發,直抵牛渚磯,牛渚磯防守元兵不過數百人,常遇春、胡大海一干人等手起刀落,一陣強弩箭矢擊射,元兵逃得一個不留。
雖然攻下了牛渚磯,而采石磯卻不那么容易,鎮守采石磯的將領正是那蠻子海牙,待朱元璋督軍不及近岸,只聽見周圍鼓聲四起,箭矢如簧,射向朱元璋的軍隊,傷亡慘重異常。
朱元璋喝道:“誰能攻下采石磯受上賞,封為正先鋒。”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郭英應聲而出,領著數十名長槍手,挺槍上前,不料剛走出數丈開外,采石磯上更是箭矢風雨不透,上前的將士皆中箭撲倒。
郭英慌忙之下,揮動長槍格擋,方才幸免于難,胡大海怒吼一聲,板斧一震,劈開箭雨,搶攻而去,但那亂箭之下,恁憑胡大海力大無窮,亦是攻他不下。
朱元璋震驚,兩元大將都狼狽敗下陣來,元統領蠻子海牙得意洋洋,居高臨下,看著朱元璋軍隊狼狽不堪,伸出右手,中指豎起,對向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