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橋大戰前夕,公孫瓚派部將田楷做青州刺史,派他的小弟劉備做別部司馬隨田楷行動,一齊東南下奔赴青州,目的是從東方犄角袁紹。
青州也是天下十三個州之一,位于山東省北部。
劉備在青州,幫著田楷向西北犄角袁紹,與袁紹發過來的青州刺史臧洪戰斗,數有戰功,當年冬天,田楷即上報公孫瓚,公孫瓚把劉備升為了平原國相。平原國的一個豪民劉平看不起劉備,覺得劉備不配在這里當一把手,就派人刺殺劉備。結果劉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厚待刺客,把刺客感動壞了,挾著寶劍跑了。
因為打董卓期間,州郡兵外出,州內空虛,黃巾就又鬧起來了,青州最嚴重,飽受黃巾肆虐之苦,城邑都成了廢墟,當地民眾饑饉,劉備就對外防御黃巾和袁紹兵,對內積糧厚施,即便是最低等的士人,劉備也和他們同席而坐,同碗吃飯,所以人多來附。劉備叫關羽、張飛都做了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平時哥仨還是同床睡覺,同桌吃飯,但在稠人廣眾的公開場合,關羽、張飛必然垂手侍立,終日不倦,不失下屬之禮。
當時是州、郡國、縣三級編制,州最大,相當于現在的省,郡和國相當于市,縣就不用說了。國的軍政長官叫“相”。青州下轄四郡二國,除了平原國,還有一個北海國,北海國相孔融是個大名士,名滿海內,是孔子的二十代孫,四歲就知道讓梨,平時酷愛讀書,按他的資格是該在朝廷當官的,但董卓嫌棄他愛跟自己唱反調,就把他派到了北海國這個黃巾鬧得最兇的地方當地方官。果然這時候他被黃巾軍圍上了,黃巾軍慕名來看看這個名人。黃巾軍圍住了他的治城。孔融覺得自己名氣大,也不在乎,就在城里守著,每天念書,邊念邊喝酒。
卻說這青州東萊郡還有一個英雄叫作太史慈。這人二十一歲的時候給郡里當高級通訊員,負責往州里遞材料。這一天,東萊郡守找來他說:“州里邊有件事,沒完成好,把責任都推給咱們郡里了。現在朝廷要查這件事,州里邊的材料已經遞往京城了,我恐怕咱們遞晚了,就有理說不清了。”
太史慈說:“那我抓緊跑一趟,爭取趕在他們前面交上去。”
于是太史慈揣著材料,騎著快馬,往京師洛陽跑。人走路,平均一天能走25-40公里,騎馬大約是三倍以上速度,一白天一百五十公里。不分晝夜跑了六七天,到了洛陽,來在接待辦門口,正看見州里的官吏也剛剛到這兒,已經求門官通稟,正等著呢。太史慈下馬,過來用洛陽口音說:“你是哪個單位的?”
“青州州府的。”
“是送材料的嗎?”
“是。”州吏傻乎乎地說。
太史慈說:“材料在哪兒!”
“車上。”
太史慈說:“好多交材料的,抬頭和格式都寫錯了,結果打回去重填,浪費了很多時間。你的材料沒填錯嗎?先檢查檢查,你拿過來我看看?”
州吏傻乎乎地就把材料從車里取出來,打開給太史慈看。太史慈掏出刀子,豁豁幾下就把材料給劃爛了。當時已經有紙了,八十年前蔡倫發明了紙。州吏急了:“他奶奶的!有人壞我的材料!來人啊!來人啊!”大喊。
太史慈趕緊捂住他的嘴,拉到車后,說:“如果你不把材料拿出來,我也就沒法把它給豁了!這是命啊,不都怪我啊。眼下之計,咱倆最好都逃走。不然材料壞了,你也逃不了罪責。”
州吏想了想,也是啊。官府也有法規,州吏無論如何是有失職的責任,誰讓你平白無故把材料給不相干的人看的。于是州吏就晦氣地趕著車,和太史慈一起出了洛陽,想亡命尋出路去。
太史慈這人最壞,走到半道,假裝上廁所,轉身就往洛陽城里跑,搶著把自己的郡材料先遞上去了。氣得州吏沒辦法,又不敢報官,只好頓著腳淪落天涯去了。州里邊聽說材料沒報上去,趕緊再派人報,但是太晚,已經逾期,不受理了。太史慈的郡材料先入為主,國家根據它的說法,判定州里理短,郡里無責,把處理意見已經下發了。
這件氣人的趣事傳出去了之后,太史慈立刻蜚聲州里,一下子成了名人。
太史慈出名以后,北海相孔融都知道他了,多次派人給太史慈的老媽送點心,一并慰問太史慈。但是太史慈因為惹了州里,只好避禍去了遼東,連飯碗也丟了,所以孔融派來的使者他也沒見到。
久之,太史慈從遼東回來了,老媽急急地告訴他說:“不好了,孔北海(就是孔融,因為管著北海國,所以這么叫,類似于袁世凱家在項城,就稱他袁項城,因為對于高級人物,你叫他的名和字,都是不行的)被黃巾圍上了,人家一直存問咱們娘倆,你不能知恩不報啊,快過去看看能幫上什么吧。”
于是太史慈背著包袱皮趕奔北海國的治城去了。到了一看,黃巾賊圍得還不嚴,就鉆進了城里城。
孔融大喜,放下書,說:“想不到你來了,你來了好哇,我正悶著,咱們一起看書,研究一下古代的事吧。”
太史慈說:“不要研究了,現在外面黃巾圍的還不緊,您給我一支兵,我出去斫他們去!”
孔融說:“不用,我們等一等,州里自然派軍隊來解救。咱們一起看書吧,你聽說過我小時候讓梨的事嗎,你看這個故事書······”
太史慈看不下去,孔融又不肯主動出擊,只好等著。等啊,等啊,州里根本不來人。最后,黃巾軍越圍越密,想出去也出不去了。孔融這才急了,放下梨說:“我聽說平原國的劉備,是個滿義氣的人,雖然沒交往過,但是向他告急,多半他能來。”
可是部下的將官,一聽說要出城求救,都個個往后縮,力陳出不得城去:“很久沒有人出去啦,出去就得死啊,現在出不去啦!”
孔融只好作罷。
不料,太史慈聽到此消息,自告奮勇跑上來說:“您下令好了,我一個人愿帶著書信出城。”
孔融一愣孔融一愣:“現在賊圍得甚密,眾人都說不可,你雖然意氣甚壯,但出去無乃實難乎?”
太史慈正色說:“我媽讓我來的,說是報孔北海的知遇之恩,別人說不可,我也說不可,這豈是對得起我媽媽遣我來用意嗎!”
孔融甚壯其言,當即給他嚴密準備,花了很大血本做,確保萬無一失——派了兩個兵跟著他。
次日黎明,太史慈跳上戰馬,帶上雕弓,身后跟著兩個兵,打開城門,直沖而出!
黃巾賊大相驚駭,呼嘯著數千兵馬立刻動員,猛向太史慈沖過去。太史慈一聲怒吼,矛弓并舉,吶喊一聲:“哪個敢當東萊太史慈!”喊完,掉轉馬頭嘩嘩就跑回城里來了!
太無厘頭了,唉!唉!唉!
第二天,又出來了,太史慈躍馬狂呼,連發兩箭,黃巾賊有的起床了有的還臥著,臥著的剛要起床,就聽太史慈大喊一聲:“哪個敢當東萊太史慈!”喊完,騰騰騰就跑鉆回城里去了!——這要起床的,也撇下褂子,臥回床里去了。心說這個瘋子起的還真早。
第三天,黎明,太史慈又出來了,一聲吶喊:“哪個敢當東萊太史慈!”所有睡覺的黃巾賊,沒有一個起來的,你這個東萊太史慈,愛誰當你誰當你吧!太史慈鞭馬直突,射殺幾個哨兵,躍馬突營而出。黃巾賊就聽一陣聒噪,這回太史慈沒往城里回跑,方才明白上當,可是太史慈已經突營而出。群賊立刻呼嘯著光著膀子上馬,拍馬直追太史慈。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一米八四),猿臂善射,立定戰馬,側身左右射擊,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弦不虛發,當即射殺數人,皆應弦生而倒,后面的人嚇壞了,沒有一個再敢追的。
太史慈在眾賊瞠目觀望下,一溜煙地跑遠了。
到了平原國的治城平原縣,見到劉備,太史慈一番陳詞:“我太史慈,是東萊郡的一個野人(指庶人),跟孔北海非親非故,更非骨肉,但是與他名志相投,愿分災共難,不惜冒白刃,突重圍,從萬死之中闖來,來見劉府君,因為孔北海認為將軍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故遣我而來,他于區區困城之中,延頸以望將軍,唯求府君保存北海,救之!”
這里太史慈把自己和劉備相比,如果劉備不救,那就是連一個東萊匹夫的境界和義氣度都沒有了。
劉備當即正色斂容,起身答道:“英雄!孔北海知道世間有一個劉備耶!”意思是,孔北海這樣的大明人居然知道我啊,為了這種知道和信任,我也要冒死救他。
于是壯少兩位英雄,約集關張二人,點齊三千精兵,鳴鼓殺向北海解救困城。黃巾賊一聽說有救兵趕至,沒等三千兵到來,就呼嘯一聲,解圍跑了。
孔融牽著太史慈的手,動容說:“卿真是我的少友也!”
太史慈由此知名,還報母親,母親蒼老的面容露出微笑:“我喜歡你能有以報孔北海也!”劉備由此也蜚聲青州,因為孔融這樣的大名士,愿意指定去求一個區區無聞、草庶出身的劉備來相救,那真是給了劉備榮光和點擊率了。劉備的可見度由此上升。那句“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邪!”,既是感遇,也是透著意外之喜。
隨后劉備呆(待)在青州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