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唐朝和突厥的恩怨以及前世今因(完)
書名: 大唐:重生之我在當不良人作者名: 星家班水門吖本章字數: 1518字更新時間: 2024-04-23 12:38:03
第二年(721年)春二月,毗伽可汗遣使求和,“請父事天子”。又連年遣使向唐貢獻方物,求婚。
725年(開元十三年)夏四月,毗伽派大臣阿史德頡利發向唐朝進貢。頡利發扈從唐玄宗東巡封禪泰山。冬十二月,頡利發辭歸,唐玄宗厚加賞賜,但終究沒有允許與后突厥聯姻。
在這以后,毗伽可汗每年都派大臣至唐朝覲。
727年(開元十五年)秋,吐蕃寫信給毗伽,約他一起侵擾唐邊境,毗伽不但予以拒絕,并且將吐蕃的來信送交唐朝。唐玄宗很贊許毗伽的誠意,在紫宸殿設宴款待送信來的后突厥大臣梅錄啜。又允許在朔方軍西受降城設立互市,每年以縑帛數十萬匹與后突厥交換軍馬,以壯大騎兵隊伍,并改良馬種。從此中原的馬匹更加強壯。
731年(開元十九年)春三月,后突厥左賢王闕特勤死。唐朝派金吾將軍張去逸等送唐玄宗璽詔前往吊奠。并為他立祠廟,刻石為像。唐朝派去6名繪畫高手,在廟的四壁精心繪制闕特勤臨陣作戰的壁畫。這在突厥國中是從未有過的繪畫藝術作品。最有歷史價值的是,732年(開元二十年)立的《故闕特勤之碑》,其漢文碑銘由唐玄宗“御制御書”。碑上還刻有古突厥文字的銘文。這大理石碑分為大小2塊,至今仍矗立在蒙古鄂爾渾河流域和碩柴達木地方,是研究突厥史的重要材料。
734年(開元二十二年),后突厥大臣梅錄啜下毒謀殺毗伽可汗。毗伽在毒藥發作但尚未身死時,發兵殺死梅錄啜及其族黨。毗伽死后,唐玄宗派宗正卿李佺前往吊奠,并為立廟和碑,命史官起居舍人李融撰寫碑文。此大理石碑立于735年,也刻有漢文與古突厥文兩種銘文,和《故闕特勤之碑》樹立在同一地方。
毗伽可汗死后,國人立其子為伊然可汗。伊然可汗曾由唐朝冊封。但不久他就病死。其弟繼立為苾伽骨咄祿可汗,唐朝派遣右金吾衛將軍李質冊封他為登利可汗。登利年幼,其母婆匐參予政事,國人不服。登利的堂叔分掌兵馬,在東者稱左殺,在西者稱右殺。
741年(開元二十九年),登利忌左右兩殺權勢過大,與母親合謀,誘右殺至可汗牙帳,將他殺死,奪其軍隊。左殺判闕特勤害怕被殺,先發制人,攻殺登利可汗,立毗伽可汗之子為可汗。新可汗很快被骨咄葉護殺死,另立其弟為可汗。接著骨咄葉護又殺掉這可汗,自立為可汗。后突厥內亂頻繁。唐玄宗命左羽林將軍孫老奴招撫回紇、葛邏祿、拔悉密等九姓鐵勒部落。
742年(天寶元年)秋八月,拔悉密、回紇、葛邏祿三部聯合攻殺骨咄葉護,推舉拔悉密酋長為頡跌伊施可汗,回紇和葛邏祿的首領分別擔任左、右葉護。后突厥另立判闕特勤之子為烏蘇米施可汗,并以其子葛臘哆為西殺。唐玄宗遣使勸說烏蘇米施可汗內附,他不聽勸告。朔方節度使王忠嗣列重兵于磧口,進行威脅。烏蘇米施害怕,口頭上表示愿降,但實際上進行拖延,并不前來。王忠嗣動員拔悉密、回紇、葛邏祿進攻后突厥。烏蘇米施逃走。王忠嗣出兵,取突厥右廂。后突厥西葉護阿布思、西殺葛臘哆、默啜之孫勃德支、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毗伽可汗女大洛公主、登利可汗女余燭公主等率領部眾千余帳,先后降唐。九月,唐玄宗登花萼樓歡宴來歸的后突厥諸首領,并分發給他們很多賞賜。
744年(天室三載)秋八月,拔悉密攻殺烏蘇米施可汗。后突厥殘部立其弟鶻隴匐白眉特勤繼位,是為白眉可汗。后突厥大亂。唐玄宗命朔方節度使王忠嗣乘其亂出擊,破后突厥左廂阿波達干等11部?;丶v和葛邏祿一起攻殺拔悉密頡跌伊施可汗?;丶v首領骨力裴羅南下占領突厥故地,745年(天寶四載)正月,骨力裴羅擊殺后突厥白眉可汗,送其首級至唐京。后突厥毗伽可汗妻骨咄祿婆匐可敦率眾歸唐。唐玄宗封她為賓國夫人,每年供給她“粉直”20萬。
至此,存在了半個多世紀的后突厥,在唐朝和九姓鐵勒回紇等部的聯合攻擊下,國亡。從此以后,突厥在中國北方退出歷史舞臺,繼之而起的是回紇。)
PS:我懶更新了就把微博里面的一個人發表搬過來了。勿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