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鈞初中畢業后,母親從南方回來接他到南方。母親當時不愿意去南方打工了,和雷霆鈞商量說在縣里找個工作不去南方打工,而當時雷霆鈞說想去南方看看。
雷霆鈞來到南方后,看到當地人好像家家戶戶都有小作坊一樣廠房。國家剛改革開放才十幾年,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南方人勤勞樸實,敢闖敢干,有拼搏精神正好派上用場。在改革的春風中,全國各地如雨后春筍般地投入到經濟建設上。
在當時,走在村里就能聽到每家每戶都有機器的聲響。一個小村莊能聚集十多個省份的農民工,房租也不是很貴,一個月也就幾百塊錢。在工廠里上班,一個月都有一千多塊錢,那時的一千塊錢,經花的很!
雷霆鈞記得很清楚,他和姑家的表弟找到一個生產摩托配件的工廠上班。這家生產摩托配件工廠的老板是有五個人合伙經營。
這家工廠的廠房成三角形布局,三棟三層高的樓房相互依托,構成廠房的主體。樓下是用彩鋼瓦圍著的通道,也是流水線,一個摩托配件的模型有十多個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一臺鉆機。
雷霆鈞工作特別的認真,學的也快,維修的師傅叫阿波,是一個很瘦的廣東人。阿波很喜歡和雷霆鈞聊天,雷霆鈞可能是剛開始下學,人比較實在能吃苦,工作也不偷懶。
這個工廠是有五個老板合伙經營的,有三個老板的父母都住在村子里,他們的老房子都騰出來給工人們住,是不收房租的!
工廠里上班活也不是很累,也有休息的時候,平常和工友們上街買買東西,到處逛逛,日子也過得挺快樂。
雷霆鈞在工廠里上班,也結識了一些比較合得來的工友。有一對夫妻是貴州人,他們夫妻兩個人身材高高胖胖,說話不緊不慢,對人很熱情。
雷霆鈞在工廠休息的時候,經常和他們一起去街上玩。因為,打工的廠房是在村子里,在村子里是不熱鬧的,除非是趕集或者有什么會。鎮上離村里有十多里地,鎮上是很熱鬧的,當地人和外地人把市場占的滿滿的,賣東西的多的很,水果,日用百貨,各色小吃,中高端餐廳,洗浴桑拿按摩店應有盡有!每條街上都是人滿為患,不到凌晨三點四點不打烊。
從這個時候,雷霆鈞就愛買書讀書,基本上都是和文學有關的書籍,還涉及到歷史。當時,買的書可能是文言文的原因,對書中的大意理解的也不是很透徹。就只知道是好書,記得買的書中有《論語》、《左傳》、《資治通鑒》、《戰國策》……等等一系列書籍。
在當時怎么也不會想到,二十年后的今天能成為網絡作家,在網上寫書。這二十年短暫而又漫長,在過的時候感覺很煎熬,過完后感覺二十年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
時光如梭,如白駒過隙。二十年發生很多的人和事,再次回憶青春的歲月,依然感覺到苦澀的甜蜜。